尘杯组件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2977发布日期:2024-12-27 09:4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尘杯组件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吸尘器,尤其涉及一种尘杯组件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发展,吸尘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现在吸尘器已经成为人们清扫室内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重要工具。相关技术中,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机和与吸尘器相连的尘杯组件,尘杯组件包括尘杯和旋风锥,吸尘器主机的底部设置有与尘杯连通的吸尘口,旋风锥位于尘杯内,旋风锥为侧壁具有通孔的筒状结构件,吸尘器启动后,带尘空气经吸尘口进入尘杯内,带尘空气绕旋风锥转动并进行尘气分离。

2、然而,相关技术中,当垃圾过多时,垃圾易堵塞吸尘口,导致吸尘器的工作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尘杯组件及吸尘器,解决了垃圾多了易堵塞吸尘口的问题,提高了尘杯组件及吸尘器的工作可靠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尘杯组件,包括:尘杯、风道件和旋风锥;

4、所述风道件设置于所述尘杯中,所述风道件的外壁与所述尘杯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集尘腔;

5、所述风道件具有风道,所述风道件的一端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吸尘口,所述旋风锥设置于所述风道件远离所述吸尘口的一端,所述风道件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风道和所述集尘腔的缺口;

6、所述旋风锥被配置为对进入所述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尘气分离,且尘气分离后的灰尘颗粒经所述缺口进入所述集尘腔中。

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尘杯组件通过设置风道件,将风道件设置于尘杯中,使得风道件的外壁与尘杯的内壁之间形成集尘腔,风道件具有风道,风道件的一端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吸尘口,使得吸尘口与集尘腔相互独立,风道远离吸尘口的一端设置有旋风锥,且风道件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风道和集尘腔的缺口,这样,在旋风锥吸力作用下,经吸尘口进入风道内的气流经旋风锥进行尘气分离,分离后的灰尘颗粒可在旋风锥的离心力作用下在风道中旋转并经缺口进入集尘腔中,由于集尘腔与吸尘口是隔离的,从而可以避免尘气分离后的灰尘颗粒因自身重力堵塞在吸尘口处,提高了吸尘器的工作可靠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风道件远离所述吸尘口一端的侧壁上。

9、这样,垃圾在负压风力的作用下沿风道移动,并经缺口进入集尘腔中,可以避免垃圾过多时缺口距离吸尘口太近而导致吸尘口堵塞的问题。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尘口设置于所述风道件的底部。

11、这样,以便于吸附垃圾。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的外壁与所述尘杯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集尘腔。

13、这样,进入集尘腔内的垃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环形集尘腔旋转,避免垃圾卡滞在集尘腔中。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与所述尘杯同轴设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的外壁面为圆弧面;所述尘杯的内壁面为与所述风道件的外壁面相匹配的圆弧面,以使所述集尘腔形成为圆环形的集尘腔。

16、这样,可以提高进入集尘腔内垃圾旋转时的顺畅性,避免垃圾存在卡滞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旋风效果。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中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第一方向呈螺旋延伸,以使所述风道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呈螺旋延伸的螺旋风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风道件的延伸方向。

18、这样,可以使得垃圾在第一方向上沿螺旋状的风道移动,避免吸尘口处堆积的垃圾过多而导致堵塞的问题。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挡尘件,所述挡尘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风道中,所述挡尘件被构造为开闭所述风道。

20、这样,可以防止风道中的垃圾回流的问题。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尘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导风板和所述风道件中的一者。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尘件与所述导风板连接。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挡尘件的一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与所述尘杯可拆卸连接。

25、这样,以便于将风道件和尘杯进行拆卸维护、清理或保养。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尘杯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螺纹柱,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可供所述螺纹柱穿过的通孔,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

28、这样,拆装方式简单,成本低。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风锥与所述风道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30、这样,提高了尘杯组件的密封性,从而提高吸尘效果,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31、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机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尘杯组件。

3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具有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尘杯组件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尘杯组件及吸尘器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110)、风道件(120)和旋风锥(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23)设置于所述风道件(120)远离所述吸尘口(122)一端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口(122)设置于所述风道件(120)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120)的外壁与所述尘杯(110)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集尘腔(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120)与所述尘杯(110)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120)的外壁面为圆弧面;所述尘杯(110)的内壁面为与所述风道件(120)的外壁面相匹配的圆弧面,以使所述集尘腔(111)形成为圆环形的集尘腔(11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120)中设置有导风板(124),所述导风板(124)沿第一方向呈螺旋延伸,以使所述风道(121)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呈螺旋延伸的螺旋风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风道件(120)的延伸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尘件(140),所述挡尘件(140)活动设置于所述风道(121)中,所述挡尘件(140)被构造为开闭所述风道(1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件(140)活动连接于所述导风板(124)和所述风道件(120)中的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件(140)与所述导风板(124)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24)上设置有安装槽(1241),所述挡尘件(140)的一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41)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120)与所述尘杯(110)可拆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120)具有第一连接部(125),所述尘杯(110)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5)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112),所述第一连接部(125)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12)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5)为螺纹柱,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为可供所述螺纹柱穿过的通孔,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锥(130)与所述风道件(120)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150)。

16.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主机以及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尘杯组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尘杯组件及吸尘器,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吸尘口易堵塞的技术问题,该尘杯组件包括:尘杯、风道件和旋风锥;风道件设置于尘杯中,风道件的外壁与尘杯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集尘腔;风道件具有风道,风道件的一端具有与风道连通的吸尘口,旋风锥设置于风道件远离吸尘口的一端,风道件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风道和集尘腔的缺口;旋风锥被配置为对进入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尘气分离,且尘气分离后的灰尘颗粒经缺口进入集尘腔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包括尘杯组件。本申请解决了垃圾多了易堵塞吸尘口的问题,提高了尘杯组件及吸尘器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茜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6
技术公布日:2024/1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