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81134发布日期:2025-03-17 17:4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属于家具领域。


背景技术:

1、置物架是一种放置物体的承载工具,可以在置物架上归置一些较为小件的物品,避免东西在房间内堆放的过于杂乱,以此来提高房间的整洁度。

2、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置物架都是固定设置的,拼装好之后不能对其放置形态进行更改,只能作用常规放置物品的置物架来进行收纳使用,无法根据房间内的实际空间情况来改变其使用状态,以及无法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调节,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包括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所述左置物架和所述右置物架插接在一起,所述左置物架包括左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的侧边依次设有左侧u形框架一、左侧u形框架二与左侧u形框架三,所述右置物架包括右支撑架,所述右支撑架的侧边依次设有顶板、右侧u形框架一、右侧u形框架二与底板,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插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左侧u形框架二插接在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左侧u形框架三插接在所述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与所述底板形成的空间内。

4、进一步地,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所述左侧u形框架二与所述左侧u形框架三三者远离所述左支撑架的端部均开设有左侧孔,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所述左侧u形框架二与所述左侧u形框架三三者的顶部均设有左侧置物顶板,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所述左侧u形框架二与所述左侧u形框架三三者的底部均设有左侧置物底板。

5、进一步地,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两者远离所述右支撑架的端部均开设有右侧孔,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两者的顶部均设有右侧置物顶板,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两者的底部均设有右侧置物底板。

6、进一步地,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所述左侧u形框架二与所述左侧u形框架三三者的尺寸相同,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两者的尺寸相同,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两者的尺寸相同。

7、进一步地,所述左支撑架的中部设有两个左侧固定杆,所述右支撑架的中部设有两个右侧固定杆。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房间内的具体空间以及实际使用情况来改变其使用状态,如,可以将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两者横向交叉拼接在一起,使两者的端部相接触,此时,整个置物架长度较短,便于预留空间较小的时候进行使用,也可将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两者往外抽出,扩大两者的长度,此时的置物架状态完全展开适合放置于客厅位置,当做屏风使用,最后,也可以将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两者之间的位置拼成直角或者其它角度,以此来提高整个空间的利用率。

10、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两者上的若干个u形框架的尺寸相同,当将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两者进行拼接时,此时,左置物架上的u形框架会与右置物架上的u形框架交叉堆叠,两者之间相互支撑,进而可以提高整个置物架的稳定性。

11、当预留摆放置物架的空间较小时,此时,可以将左支撑架上的左侧u形框架一插进顶板与右侧u形框架一之间的空间,左侧u形框架二插进顶板与右侧u形框架一之间的空间,左侧u形框架三插进右侧u形框架二与底板之间的空间,随后,推动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使得左侧u形框架一、左侧u形框架二与左侧u形框架三的端部紧贴着右支撑架,使得顶板、右侧u形框架一、右侧u形框架二与底板的端部紧贴着左支撑架,此时,整个置物架的长度较短,便于预留空间较小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12、当预留摆放置物架的空间较大时,可将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两者往外抽出,扩大两者的长度,此时的置物架状态完全展开,适合放置在空间较为宽阔的地方进行使用,减少空间的留白,或者也可以将其放置于客厅与玄关之间的位置,当做屏风使用。

13、最后,也可以将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两者之间的角度拼成直角或者其它角度,将该装置放置于房间内的转角位置处,极大的利用空间位置对其进行摆放,合理安排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14、通过左侧固定杆与右侧固定杆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进行拉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所述左置物架和所述右置物架插接在一起,所述左置物架包括左支撑架(1),所述左支撑架(1)的侧边依次设有左侧u形框架一(3)、左侧u形框架二(4)与左侧u形框架三(5),所述右置物架包括右支撑架(2),所述右支撑架(2)的侧边依次设有顶板(6)、右侧u形框架一(7)、右侧u形框架二(8)与底板(9),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3)插接在所述顶板(6)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7)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左侧u形框架二(4)插接在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7)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8)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左侧u形框架三(5)插接在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8)与所述底板(9)形成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3)、所述左侧u形框架二(4)与所述左侧u形框架三(5)三者远离所述左支撑架(1)的端部均开设有左侧孔(14),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3)、所述左侧u形框架二(4)与所述左侧u形框架三(5)三者的顶部均设有左侧置物顶板(12),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3)、所述左侧u形框架二(4)与所述左侧u形框架三(5)三者的底部均设有左侧置物底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7)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8)两者远离所述右支撑架(2)的端部均开设有右侧孔(17),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7)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8)两者的顶部均设有右侧置物顶板(15),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7)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8)两者的底部均设有右侧置物底板(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3)、所述左侧u形框架二(4)与所述左侧u形框架三(5)三者的尺寸相同,所述顶板(6)和所述底板(9)两者的尺寸相同,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7)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二(8)两者的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架(1)的中部设有两个左侧固定杆(10),所述右支撑架(2)的中部设有两个右侧固定杆(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置物架,包括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所述左置物架和所述右置物架插接在一起,所述左置物架包括左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的侧边依次设有左侧U形框架一、左侧U形框架二与左侧U形框架三,所述右置物架包括右支撑架,所述右支撑架的侧边依次设有顶板、右侧U形框架一、右侧U形框架二与底板,所述左侧U形框架一插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右侧U形框架一形成的空间内。有益效果,该技术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房间内的具体空间以及实际使用情况来改变其使用状态,可以改变整个置物架的长度,便于适用于预留空间的大小,也可以将左置物架与右置物架两者的位置拼成直角或者其它角度,以此来提高整个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方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庆元县双媛竹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23
技术公布日:2025/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