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智能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18549发布日期:2025-04-11 18:24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动智能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联动智能床。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关注,智能家具的需求逐渐增加。在众多智能家具中,智能床因其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舒适体验而备受青睐。现有的智能床通常具备一定的调节功能,如床垫高度的调节、靠背角度的变化等,但在结构设计、功能实现及用户体验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传统的智能床大多采用单一的电动调节系统,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无法满足用户对不同睡姿和休息需求的个性化要求。此外,现有技术往往在动力传输和部件连接上采用刚性连接,这不仅增加了机械磨损,还可能导致电机的使用寿命缩短。而且,针对不同部位的调节,往往需要多个独立的电机和控制系统,增加了整体的复杂性和成本。

3、在床头部分,现有的智能床大多采用简单的靠背调节方式,缺乏对颈部和背部的综合调节设计,无法有效适应用户在不同状态下的需求。同时,床头柜的功能设计也相对单一,缺乏与床体的联动性,无法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4、此外,现有智能床在运输和存储方面的设计也存在局限性。大多数智能床的结构较为笨重,无法实现有效的折叠和空间节省,导致在搬迁和存储时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动智能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联动智能床,包括床头本体、床身本体,所述床头本体位于床身本体所在的前端部,

4、所述床身本体包括床架、床垫,并在所述床架上设置背部床板活动组件、腰部床板组件以及腿部床板活动组件,使所述床垫形成背部床板活动组件、腰部床板组件以及腿部床板活动组件的上部覆盖;

5、所述腰部床板组件水平固定在所述床架的上表面中部,通过所述腰部床板组件的抬升,形成对上方床垫中部的隆起调节;

6、所述背部床板活动组件水平固定在所述床架的上表面前部,通过所述背部床板活动组件的偏转,形成对上方床垫前部的抬升高度调节;

7、所述腿部床板活动组件水平固定在所述床架的上表面后部,通过所述腿部床板活动组件的偏转,形成对上方床垫候补的抬升高度调节。

8、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床板活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u型支架、第一滚轮件、背部床板件;所述第一u型支架的横梁横跨设置并使两端部铰接在床架上,所述第一u型支架所在两组支腿的端部连接第一滚轮件;

9、所述背部床板件的内侧端铰接连接在腰部床板组件上,另一侧端向外;

10、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部固定在床架的端部,另一端部连接在第一u型支架上,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对第一u型支架的推进,使所述第一u型支架形成以中部横梁为转轴转动,所述第一u型支架上的第一滚轮件在背部床板件的底部滚动并同步发生偏转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床板件为两组平行分布并相互铰接,同时位于所述背部床板件的底部设置头部电机,通过所述头部电机对位于外侧的背部床板件产生偏转运动。

12、进一步地,所述腿部床板活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u型支架、第二滚轮件、腿部床板件;所述第二u型支架的横梁横跨设置并使两端部铰接在床架上,所述第二u型支架所在两组支腿的端部连接第二滚轮件;

13、使位于内侧的腿部床板件铰接连接在腰部床板组件上,位于外侧的腿部床板件向外延伸;

14、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部固定在床架的端部,另一端部连接在第二u型支架上,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对第二u型支架的推进,使所述第二u型支架形成以中部横梁为转轴转动,所述第二u型支架上的第二滚轮件在内侧腿部床板件的底部滚动并同步发生偏转转动;

15、位于外侧的腿部床板件下部外侧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床架端部。

16、进一步地,所述腿部床板件为两组平行分布并相互铰接,同时位于所述腿部床板件的底部设置脚部电机,通过所述脚部电机对位于外侧的腿部床板件产生偏转运动。

17、进一步地,所述床架位于中部通过铰接件分成前后对称的两组,并实现所述床架的整体翻转折叠。

18、进一步地,所述腰部床板组件包括腰部床板件、腰部电机以及l型顶腰件,所述腰部电机位于腰部床板件的底部,通过所述腰部电机的输出端形成对l型顶腰件的输出,使l型顶腰件形成对上部床垫的中部向上顶出。

19、进一步地,所述床头包括床头柜件、靠背运动组件、靠背垫,所述床头柜件内部嵌装有靠背运动组件,并使所述靠背垫形成对靠背运动组件的外侧包裹,所述靠背运动组件形成多角度偏转移动并同步带动靠背垫的移动。

20、进一步地,所述靠背运动组件包括靠背安装板、靠背角度调节板、铰接件、第三驱动电机;

21、所述靠背安装板的后端面固定在床头柜件的内侧,所在的前端部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铰接件铰接有靠背角度调节板,同时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靠背安装板所在的中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两组铰接件之间的横向连杆上,随后再通过第三驱动电机驱动与横向连杆相连的铰接件摆动,从而同步实现靠背角度调节板的偏转。

22、进一步地,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板所在的下部设置两组铰接孔,并同步实现与两组铰接件连接,位于下端部的铰接件上同步铰接有颈部角度调节板,使所述铰接件铰接活动时,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板与颈部角度调节板相对运动。

23、进一步地,位于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板、与颈部角度调节板之间位置设置按摩驱动件,使所述按摩驱动件位于靠背垫所在的后端部,通过按摩驱动件的驱动同步带动靠背垫的蠕动。

24、进一步地,所述颈部角度调节板与其中一组铰接件之间的内侧采用弹簧件连接;使所述颈部角度调节板与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小于13度。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6、1、本装置采用的床头本体位于床身本体的前端部,支持组合和单独使用,满足市场定制需求。床身本体:包括床架和床垫,提供基础支撑和舒适性。

27、2、本装置在床身本体上设置的背部床板活动组件、腰部床板组件、腿部床板活动组件,在该结构上能够形成对上部床垫的多个角度抬升调节,满足实际的床垫多角度舒适性调节。

28、3、本装置在背部床板活动组件以及腿部床板活动组件上,均采用滚轮件与该结构进行与床板的角度抬升调节,非刚性连接,降低了电机的负担,延长了使用寿命。

29、4、本装置采用的床架及床头组件的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运动机制,实现了靠背和颈部的多角度调节,大幅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和灵活性。同时,床架的折叠设计有效地降低了空间占用,提升了运输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联动智能床,包括床头本体(1)、床身本体(2),所述床头本体(1)位于床身本体(2)所在的前端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床板活动组件(211)包括第一电机(2111)、第一u型支架(2112)、第一滚轮件(2113)、背部床板件(2114);所述第一u型支架(2112)的横梁横跨设置并使两端部铰接在床架(21)上,所述第一u型支架(2112)所在两组支腿的端部连接第一滚轮件(2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床板件(2114)为两组平行分布并相互铰接,同时位于所述背部床板件(2114)的底部设置头部电机(2115),通过所述头部电机(2115)对位于外侧的背部床板件(2114)产生偏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床板活动组件(213)包括第二电机(2131)、第二u型支架(2132)、第二滚轮件(2133)、腿部床板件(2134);所述第二u型支架(2132)的横梁横跨设置并使两端部铰接在床架(21)上,所述第二u型支架(2132)所在两组支腿的端部连接第二滚轮件(21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21)位于中部通过铰接件分成前后对称的两组,并实现所述床架(21)的整体翻转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床板组件(212)包括腰部床板件(2121)、腰部电机(2122)以及l型顶腰件(2123),所述腰部电机(2122)位于腰部床板件(2121)的底部,通过所述腰部电机(2122)的输出端形成对l型顶腰件(2123)的输出,使l型顶腰件(2123)形成对上部床垫(22)的中部向上顶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1)包括床头柜件(11)、靠背运动组件(12)、靠背垫(13),所述床头柜件(11)内部嵌装有靠背运动组件(12),并使所述靠背垫(13)形成对靠背运动组件(12)的外侧包裹,所述靠背运动组件(12)形成多角度偏转移动并同步带动靠背垫(13)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动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运动组件(12)包括靠背安装板(121)、靠背角度调节板(122)、铰接件(123)、第三驱动电机(1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动智能床,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板(122)、与颈部角度调节板(125)之间位置设置按摩驱动件(126),使所述按摩驱动件(126)位于靠背垫(13)所在的后端部,通过按摩驱动件(126)的驱动同步带动靠背垫(13)的蠕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动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角度调节板(125)与其中一组铰接件(123)之间的内侧采用弹簧件(126)连接;使所述颈部角度调节板(125)与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小于13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动智能床,包括床头本体、床身本体,床头本体位于床身本体所在的前端部,在床架上设置背部床板活动组件、腰部床板组件以及腿部床板活动组件,使床垫形成背部床板活动组件、腰部床板组件以及腿部床板活动组件的上部覆盖;通过腰部床板组件的抬升,形成对上方床垫中部的隆起调节;通过所述背部床板活动组件的偏转,形成对上方床垫前部的抬升高度调节;通过腿部床板活动组件的偏转,形成对上方床垫候补的抬升高度调节。本装置采用的床架及床头组件的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运动机制,实现了靠背和颈部的多角度调节,大幅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和灵活性。同时,床架的折叠设计有效地降低了空间占用,提升了运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方东,方玉焜,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斯茂特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