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冷藏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个有调节湿度装置的冷藏柜,用于防止贮藏货物干燥。
通常,冷藏柜装有一台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一台用于冷却贮藏室、或贮藏陈列室的蒸发器,一台压缩机和一台冷凝器,后二者是安装在柜的工作室中。一般货物的贮藏空间是由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进行冷却,利用自然的空气对流或风扇转动,使贮藏室中的空气通过安装在贮藏室上部和下部、或上部、或下部的蒸发器。温度控制装置如恒温器控制着制冷设备的运行,以保持贮藏室内的予定的温度。
贮藏室内湿度的变化取决于制冷设备的工作条件,也就是在制冷设备运行时,贮藏室内空气中所含的蒸气被冷凝,并且在蒸发器的冷却片上结霜。冷凝的结果使通过该设备的蒸发器的空气是干燥的,因此,贮藏室内的相对湿度减小。相反,如果制冷设备停止运行,蒸发器上的霜就会融化,最终变成水,水再次蒸发,并且再次湿润空气。这样,贮藏室又达到高湿度的状态。但是,这样的湿度变化可能会损坏贮藏在冷藏柜中的货物。为了解决干燥问题,已经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有这样的一种方法,就是把预定量的水连续不断地送入到贮藏室中,使室内空间变湿。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具有把水送到室的管道,冷藏柜应安装在靠近水源处。这样,冷藏柜的位置将会受到限制,为了满足所要求湿度,就要增加费用。保持湿度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将某种制冷物质引入柜中,但贮藏室中的空气可能会被污染。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把冷藏柜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然而,这就增加了室内的热负荷。
根据本发明,冷藏柜有一个货物贮藏室,冷藏柜装有一台使贮藏室冷却的制冷设备,设备中包括一台压缩机,一台冷凝器和两台蒸发器,两台蒸发器并联连接,以便冷却液有选择地流入其中一台蒸发器,两台蒸发器中的一台被安装在贮藏室内,用于冷却室内的空气,而另外一台安装在空气通道中,空气通道与冷藏柜的外部相通,用于冷却来自外界空气的水蒸气,或空气通道与贮藏室11连通,使得被预先冷却的水所润湿的空气进入贮藏室内进行循环流动。
对常规的制冷设备进行简单改进后的结构只需要一小部分空间,就可提供给贮藏室适当的湿度。
根据本发明构成的冷藏柜的一些例子,用附图加以说明,其中图1是第一个冷藏柜的纵断面视图;
图2是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3是时间曲线图,用来说明图2中制冷设备的工作过程;
图4是第二个冷藏柜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第三个冷藏柜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第四个冷藏柜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9是图6中C-C截面的剖视图;
图10是说明第四个冷藏柜中用到的空气通道的示意图;
参照图1,冷藏柜1包括一个上部贮藏陈列室11和一个下部机械工作室12。贮藏室11是由上部隔热墙板111、下部隔热墙板112、上部板111和下部板112之间延伸的侧板(没有表示)、前玻璃窗113和开、关冷藏柜1后面开口的可滑动的后玻璃门114构成的。在贮藏陈列室11内,许多搁板水平地放置在贮藏室11内,把室分成许多陈列的区间。
第一台蒸发器14安在室11上部板111的内表面上,用来冷却贮藏室11。利用第一台蒸发器14吸气一侧的第一台风扇15使室11内的空气与第一台蒸发器14进行强制的热交换循环。装在第一台蒸发器下面的排水槽用来收集蒸发器14滴落下来的水。因此,贮藏陈列室11是由第一台蒸发器14制冷的。
第二台蒸发器17放置在室11的下部分,处在由空气通道18所形成的通道中,空气通道18是由下部板112的内表面和复盖在室11内底部的延伸底板19之间确定的,底板19规定了前空气孔181和后空气孔182,借助于前后空气孔181、182,贮藏室11中的空气就能通过空气通道18,利用第二台蒸发器17的排气一侧的第二台风扇20强制空气通过第二台蒸发器17。
通过下部板112形成一个连通进口孔21,使冷藏柜1的外面与空气通道18的吸气端相通,并且此孔是由节流板22控制的。当节流板22把孔21打开时,装在空气通道18上的节流板22封闭了室11内通道。从而外面的空气通过孔21进入空气通道18中,并且通过第二台蒸发器17。
如图2中所示,用在冷藏柜1中的制冷设备23包括一台压缩机231,一台冷凝器232,2台蒸发器14、17和一台积贮器233。压缩机231、冷凝器232、积贮器233一般放置在下部的工作室12中。第一台蒸发器14和第二台蒸发器17用并联方式联接,两台蒸发器14、17的吸气连接处装有一个选择阀24,它又与冷凝器232相通。减压装置234和单向阀235分别设置在每台蒸发器14、17的吸气一侧和排气一侧。因此,在制冷设备23工作时,由于选择阀24的工作使冷却液通过任何一台蒸发器。
制冷设备的工作和调湿装置将参照图1-3进行说明。当电子激励级电路(没表示)通电时,压缩机231和第一台风扇15运转,并连续工作,直到激励级电路断电为止。在图3中由t0表示的这一时刻,贮藏陈列室11中的温度通常超过预定的温度,因此,通过选择阀24的工作使冷却液流入第一台蒸发器14,同时节流板22关闭孔21。选择阀24和节流板22由一个恒温器(没表示)控制。
在此刻,第二台风扇20也被驱动,因此,贮藏室11中的空气在室11内循环,并通过第一台、第二台蒸发器14、17(循环方向由图1中的箭头A表标)。另一方面,压缩机231把冷却液压缩,并送入冷凝器232中,然后通过第一台蒸发器14和积贮器233,回到压缩机231的吸气一侧。这样,通过第一台蒸发器14的空气使室11冷却。
在制冷过程中,如果贮藏室11中的温度低于预定的温度(如图3中t1表示),选择阀24动作,改变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同时,节流板22打开孔21,使外面和空气通道18之间相通。第二台风扇20的运动也停止,如图3所示。在这时,节流板22把室11的内部和空气通道18的吸气端之间的通道隔开。因此,通过第一台风扇15的工作使室11中的空气只通过第一台蒸发器14。在第一台蒸发器中的冷却液的流动被阻止的情况下,制冷设备23中的冷却液流过第二台蒸发器17。由第一台蒸发器14所冷凝的室11中蒸汽再次蒸发,而这种蒸发的结果使贮藏室11中的湿度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冷却液流过第二台蒸发器17,用第二台蒸发器17通过热交换,使空气通道18中的空气冷却,而冷却的结果使空气中的部分气压随蒸汽的冷凝而减小。由于外面的气压相对地比空气通道18中的气压高,因此外面空气通过孔21流入空气通道18中。空气的流动方向用带有箭头B的虚线表示。因此,空气中的蒸汽被冷凝,并且在第二台蒸发器上结霜。
当制冷设备的工作停止时,贮藏室11中的温度一般要升高,最后超过预定的温度。在由图3中t1表示的这个时间时,贮藏室11的空气循环和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又回到时间t0的初始位置,制冷工作又重新开始。即使是空气中的蒸汽冷凝使通过第一台蒸发器的空气干燥,但是,由于第二台蒸发器17上的霜被融化,因此,通过第二台蒸发器17的空气被润湿。
如图3所示,上述工作的循环取决于室11内的温度,并且连续进行直到激励级电路断电为止。因此,贮藏室11中的循环的空气的湿度由第二台蒸发器17维持。
在上述例子中,采用的是强制对流。但是,也可采用自然对流。
图4说明另一种冷藏柜,其中与图1中所示的设备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在本例中,底板19和下面的板112的内表面之间所确定的空气通道用一块隔板29水平地分开,形成第一空气通道30和第二空气通道31。空气通道30、31分别通过前空气孔32a、32b及后空气孔33a、33b与贮藏陈列室11相通,空气孔是在底板19的前端及后端形成的。
第一台蒸发器14′和第一台风扇15′安装在第一个空气通道30内,第二台蒸发器17′和第二台风扇20′安装在第二空气通道31内。此外,第二个空气通道31的吸气端经过进气孔21与冷藏柜1的外部相通,在通道31内装有节流板27便于控制孔21的开和关。当节流板27使孔21处在打开的位置时,贮藏室11的内部与第二个空气通道31的吸气端之间的通道便被节流板27封闭。在孔21中可以配置防尘过滤器35,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制冷设备、风扇和节流板的工作同第一个例中所述的一样。
这样,在第一台风扇15′工作时,贮藏陈列室11中的空气经前面的空气孔32a进入第一个空气通道30,与第一台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使空气冷却,同时制冷的空气经后面的空气孔33a返回到室11内。第二台风扇20′使贮藏陈列室11内的空气经过前面的空气孔32b进入第二个空气通道31,通过第二台蒸发器17′经由后面空气孔32b返回到室11内。这样,贮藏陈列室11被第一台蒸发器14′冷却。
当贮藏室11的温度低于预定的温度时,冷却液流入第二台蒸发器17′,同时节流板27移动,从而打开孔21,让外面的空气进入第二个空气通道31的吸气端。第二台风扇20′停止转动,而第一台风扇15′仍在转动。因此,贮藏室11内的空气进入第一个空气通道30,同时通过第一台蒸发器14′。室内的空气被节流板27禁止通过第二个空气通道31进行循环。
这时,由于通过第一台蒸发器14′的冷却液被中断,在第一台蒸发器14′上的霜被融化,同时使通过第一台蒸发器14′的空气润湿。因此,贮藏陈列室11内的湿度增加。另一方面,因第二台蒸发器17′制冷,所以,经过孔21进入第二个空气通道31的吸气端的外来空气中的蒸汽被冷凝,同时在第二台蒸发器31上结霜。
如果贮藏陈列室11内的温度超过预定的温度,那么,贮藏陈列室11内的空气循环以及冷却液的流动又回到初始阶段,同时制冷设备又重新开始贮藏室11的制冷工作。在这时,第二台蒸发器17′融化的水使得通过第二台蒸发器17′空气润湿。通过制冷设备的全部工作过程就可连续得到任何一台蒸发器上的霜所产生的湿气。
图5表示图4中表示的实施例,其中下面的板12有另外一个出气孔36其孔把陈列柜1的外面和第二个空气通道31的排气端沟通,安置在通道31的第二个节流板37控制第二个孔3b的开和关。当节流板37处于远离孔36的位置时,第二个空气通道31的排气端与贮藏陈列室11内部之间的沟通被节流板37中断,而让外面的空气循环。两块节流板27和37总是同步运动的,第二台风扇20′的转动取决于节流板27、36的运动。即当两块节流板中的一块关闭它的孔时,另一块节流板也关闭它的孔,当两个孔同时被关闭时,第二台风扇20′是不运转的。当两个孔21和26都打开时,外界的空气流入第二个空气通道31,由于第二台风扇20′运转将空气排到冷藏柜1的外面。当外界空气循环流动时,外界空气中所含的蒸汽被冷凝,而且在蒸发器上结霜。因此,改进了第二台蒸发器的冷凝性能。
图6至10表示改进第二台蒸发器位置的占空因素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已经在图10中清楚地表示出来。下面的板112有一延伸的空间40,它是由一个延伸到工作室12的隔热壁部件401围成的。第一台蒸发器14′和第一台风扇15″安装在第一个空气通道30′中,使得空气通过前孔32a和后孔33a在贮藏陈列室11内循环流动。因为延伸空间40完全由下面的板112所形成的,同时与贮藏陈列室11分开,第二个空气通道31′通过隔板29使它与第一个空气通道30′分开,空间40是由一个前孔32b,一个把前孔32b和延伸空间40的吸气孔311a进行内部连通的吸气管道311、一个把延伸空间40的排气孔312a和室11进行内部连通的排气管道312、和一个把延伸空间40与室11进行沟通的后孔33b共同构成的。第二台蒸发器17″安置在延伸空间40内,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第二台风扇安置在延伸的空间40内以达到强制对流的目的。延伸空间40的内部,特别是延伸空间40的吸气端通过孔21与冷藏柜1的外部连通,该孔是由一块节流板27控制,有关内容参照上述图1、4或5中的说明。
在工作中,当制冷设备开动时,冷却液流入第一台蒸发器14″,第一台和第二台风扇15″、20″运转。因此,在室11内的空气被送入第一空气通道30′,以便与第一台蒸发器14″进行热交换。从而室11内的空气被第一台蒸发器14″冷却。在这时,由于空气中的蒸汽被冷凝,通过第一台蒸发器14″的空气是干燥的。另一方面,第二台风扇20″也运转,使得室11内的空气通过第二空气通道31′及延伸空间40。
当贮藏陈列室11内的温度冷却到预定的温度以下时,冷却液流入第二台蒸发器17″,同时第二台风扇20″停止运转。然而第一台风扇15″继续运转,同时贮藏陈列室11内的空气穿过第一台蒸发器14″流经第一个空气通道30′。因为蒸发器上的霜融成水,通过第一台蒸发器14″的空气是湿的。另一方面,孔21由于节流板27的动作而被打开,这样,当延伸空间40内的空气冷却时,外面的空气流入空间40,而空气中的蒸汽在第二台蒸发器上结霜。
如果贮藏陈列室11内的温度超过预定的温度,循环重新开始。这时,第二台蒸发器上的霜融化,由于融化的霜使通过第二台蒸发器17″的空气湿润。因此,贮藏陈列室11内的空气湿度维持在所要求的程度上。
权利要求
1.冷藏柜有一个货物贮藏室,并且装有一个用来冷却贮藏室的制冷设备,这设备包括一台压缩机、一台冷凝器和二台蒸发器,其特征是其中两台蒸发器以并联方式连接,以便使致冷剂有选择地流入其中一台蒸发器,两台蒸发器中的一台安装在贮藏室内,用于冷却室内的空气。另外一台安装在空气通道中,空气通道与冷藏柜的外面相通,用于冷凝来自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或者空气通道与贮藏室11连通,使得被予先冷凝的水所润湿的空气进入贮藏室内进行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
1中的冷藏柜,其特征是其中,空气通道和冷藏柜外面之间相通是由节流板控制的。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权利要求
2中的冷藏柜,其特征是其中,防尘过滤器放在空气通道的外界空气进口处。
4.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
的冷藏柜,其特征是其中,借助于通道一端的进口和通道另外一端的出口使空气通道与冷藏柜的外面相通,进口和出口可由节流板关闭。
5.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
的冷藏柜,其特征是其中,一台蒸发器安装在贮藏室的顶部,而另外一台蒸发器安装在贮藏室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
1至4中的任何一项的冷藏柜,其特征是其中,两台蒸发器安装在贮藏室的底部,由一块隔板把流过蒸发器的空气分开。
7.根据权利要求
1至4中任何一项的冷藏柜,其特征是其中,一台蒸发器安装在贮藏室的底部,而另外一台蒸发器安装在贮藏室下面的另外一个室中。
8.一种冷藏柜,其特征正如关于任何一种实例的介绍并以附图加予说明。
专利摘要
有调湿装置的冷藏柜,其制冷系统有两台并联的蒸发器,其中一台安装在贮藏陈列室内,用来冷却贮藏的货物。另外一台安装在空气循环通道中,通道通过前后孔与贮藏室相通,使空气在室内循环。空气通道的吸气一侧通过一个孔也与外界相通,孔的开闭由节流板控制,以便中止外界空气循环;蒸发器只冷却外界空气,使它的水蒸汽冷凝,被冷凝的水蒸汽随后把在贮藏室中循环的空气加湿。
文档编号F25D19/04GK85106968SQ85106968
公开日1987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85年9月17日
发明者南云章吉 申请人:三电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