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泡泡吸热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818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膜泡泡吸热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制造和人体相接触的吸热垫,该吸热垫与人体接触时,其上囊状泡泡内的吸热物可以吸取大量热量。
用于人体的垫类根据其用途不同可有地毯、凉席、枕头、衣服、帽、鞋垫、椅垫、沙发垫等各种形式。通常这些垫类具有柔软和透气的特点而广泛地被使用。但是,由于这类垫类的热容量低,在炎热的气候下使用时,由于散热困难而使人体感到燥热不适。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普通垫类散热性差的缺点而提出的新型设计。
本实用新型采用薄膜片状材料,在其上制有许许多多隆起的封闭小囊,或用三层薄膜制成复合材料,其中间层制成蜂房式封闭小囊,小囊中充填有吸热体,使之增加了吸热功能,克服了现有的垫类散热性差使人感到不适的缺点。这里的薄膜是指橡胶、尼龙、塑料、高分子材料,或由这类材料与织物类、革类、绒毛类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一般要求不透水。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形式是用两片薄膜,其中至少一片上预制有许许多多凹坑,在凹坑中充填吸热材料,这类吸热材料的大量成分可以是水,或无机盐类,或一种化学吸热剂,它在0℃~37℃范围内可以产生正逆向化学反应,一个方向反应吸热,另一个方向反应放热。吸热材料可以直接充填入囊,此时薄膜要求具有不透水性能。也可以预先封装成球或胶囊再充填到小囊里,此时可以采用可透水的薄膜,也可以用织物代替薄膜。将此两片薄膜贴合在一起,就成为带封闭小囊具有吸热能力的柔软的垫材。如果再用另一片薄膜将隆起小囊一面贴平,则形成中间层具有吸热蜂房式结构的片状复合垫。在胶囊之间的空隙上可以打上通气孔,以增加垂直方向的透气性,也可以空隙上布设诸如柔性线类的加强筋以增加强度。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这种充有吸热质的球或胶囊作为元件,直接贴在一层薄膜上或贴在两层薄膜之间制成。由于球或胶囊本身具有不透水性能,此时采用的薄膜可以是透水的,也可以用织物如布代替薄膜,效果不变。薄膜之间,薄膜与球或胶囊之间用加热压合或胶合的方法实现贴合。对于带预制成球或胶囊的吸热体,也可以采用缝制实现贴合。把本实用新型剪裁加工,就可以制成各种人体接触用具如地毯、床毯、凉席、枕头、衣服、帽、鞋垫、椅垫、沙发垫等。
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吸热功能,且剪裁方便,可广泛用于制造各种人体接触性用具。这类用具的吸热、柔软、透气的特性将会受到欢迎。


图1.为基本形式的吸热垫的外观。图2.为单面隆起的吸热垫的截面。图3.为双面隆起的吸热垫的截面。图4.为双面隆起、吸热物预制在胶囊内的吸热垫的截面。图5.为蜂房状吸热垫的截面。图中①、②为薄膜,③为吸热质,④为胶囊。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制造和人体接触的吸热垫,其特征在于这种吸热垫带有充填有吸热物的小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垫,其特征在于这些小囊是由两片薄膜贴合制成的,这两片薄膜至少有一片带有事先预制的小凹坑,两片薄膜贴合后,这些小凹坑就形成封闭小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垫,其特征在于这些小囊是由三片薄膜贴合制成的,中间一片薄膜预制成带有事先预制的小凹坑,三片薄膜贴合后,这些小凹坑就形成封闭小囊。
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吸热垫,其特征在于小囊里的吸热物是直接充填入囊的。
5.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吸热垫,其特征在于小囊里的吸热物是预先封装在小球或小胶囊中的。
6.如权利要求1、2、3、4、5所述的吸热垫,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吸热物里,水是大量成分之一。
7.如权利要求1、2、3、4、5所述的吸热垫,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吸热物是在0℃~37℃范围内可产生正逆向化学反应,并且一个方向反应放热,另一个方向反应吸热的化学吸热剂。
8.如权利要求1、2、3、4、5、6、7所述的吸热垫,其特征在于充有吸热物的小囊之间空隙上打有小孔。
9.如权利要求1、2、3、4、5、6、7、8所述的吸热垫,其特征在于薄膜是采用橡胶、尼龙、塑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或由这些材料与织物类、革类、绒毛类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垫,其特征在于这种吸热垫是由两片薄膜间贴有事先预制封闭的球或胶囊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用两片或三片薄膜材料,至少在一片薄膜上预制成许多小凹坑,几片薄膜贴合后形成封闭小囊,小囊内充填吸热物,这些吸热物也可以预先封装在小球或小胶囊中,制成具有吸热能力的片状材料。作为基本材料剪裁加工,便可制成炎热季节使用的各种人体接触的垫类如地毯、沙发垫、凉床毯、凉鞋垫、凉椅垫、凉枕头等。本实用新型保留了垫类柔软透气的特点,增加了吸热功能。
文档编号A47C27/00GK2068784SQ8922107
公开日1991年1月9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16日
发明者翁学谦 申请人:翁学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