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41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铰链。
目前我们使用的铰链大都是单边开启的,这种结构往会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例如有门盖箱体类物品在屋内摆放时,由于位置的限制有时会觉得不顺手,门窗坏了拆卸维修时也很麻烦。尤其是擦洗高层建筑上室外的窗户时更显得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随意卸下并能使箱体门盖及门窗多边开启的铰链,从而克服现有铰链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机构实现的它包括机座体、栓体、复位叉、弹簧及中间有隔板的筒体。机座体和筒体分别安装在门窗框和门窗上。安装在筒体内的栓体,伸出位置与机座体对应。该机构有栓体在机座体内复位状况和栓体在筒体内的定位状况。复位叉、弹簧及筒体的隔板均起到使定位和复位状况能够自动转换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是以一组上述铰链配合使用而完成其作用的。本铰链处于复位状态时,栓体插入到安装在门窗框的机座体内,可以栓体做转轴使门窗盖开启。铰链处于定位状态时,栓体缩进筒体,使门窗盖和框脱离。这样在门窗盖开启方向所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安装两只铰链并使其处于定位状态,就能实现门窗盖的自由开启,并且铰链处于复位状态时还具有自锁功能。通过以上叙述不同的铰链组合就可完成多种多边开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机座体有一坑道,坑道贯穿与坑道底面相交的机座体另一侧面,在坑道装门面上各有梯状突起或其等效物,其两个斜面与坑道底面相交。栓体为有一凸台阶和止动槽的圆杆,复位叉中间设有和栓体直径匹配的通孔,复位叉一端为凸轴,凸轴大直径圆柱的尾部为两片半月形头部呈锥体的薄管,薄管的内径和栓体直径匹配,薄管外部套有一弹簧。筒体有一圆柱空腔被一隔板分为前腔和后腔,从隔板的纵面对称轴上开设一个贯通的槽孔,在隔板平面中心开设一个和栓体直径吻合的通孔,在对称槽孔长轴的隔板平面上开设和两个复位叉的半月形薄管匹配的通孔。从槽孔的两头各装进一止动块,止动块后的槽孔内有一弹簧,该弹簧顶住止动块。被复位叉以及复位叉上的弹簧套住的栓体在前腔,在栓体凸台阶后有一弹簧套住栓体,这一段套住的部分在后腔。复位叉凸轴的小直径圆柱可伸出筒体外和机座体坑道接触。
为使栓体能方便地滑入机座体,和坑道底面相交机座体侧面上的坑道口为喇叭状,在喇叭状坑道口的另一端的坑道底面上设有一窝孔,以使栓体伸进去定位做轴向转动。
隔板纵面上槽孔内的弹簧采用“e”型簧,该弹簧为一不完整圆,其一端有一直边,直边顶住止动块,圆周可安装在隔板和筒体相交位置开设的一道圆槽内。
为使推拉门窗也能应用本实用新型,即能推拉,又能开关卸下,可将筒体装在推拉门窗内,机座体装在一滑块内,滑块嵌在轨道内和推拉门窗的滑轨之间做相对运动,铰链处于复位状态时,滑块和推拉门窗之间固定,门窗能和滑块一起运动。当铰链处于定位状态时可开启门窗。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一个机座体内设置两个对称的坑道,通过不同的对称位置可使门窗完成多向多面的开启。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它能使箱体门盖类物品、门、窗多边开关,从而使安排物品时位置顺手,又由于它能方便地卸下,所以清洁维修安全方便。同时该实用新型具有自锁功能和定位功能,单独使用可取代插销,因而使用时更方便。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轨道使用,能使推拉门窗兼有本铰链的优点,也扩大了应用范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使用状况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双边单向开启门时铰链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
图1中机座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复位叉结构示意图。
图4为筒体隔板剖面示意图。
图5为隔板上各机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7为双边双向开启门时机座体的示意图。
图8为推拉门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为一箱体门双边单向开启情况,1为箱体上门的上、下框,2为铰链筒体,3为铰链机座体,机座体3在箱体上、下框上,筒体2在箱体门上,四只铰链安装在门的两边,当一边铰链处于定位状态时,筒体和机座体分开,也即门和箱体分开,若此时另一边铰链处于复位状态,就可以使门以这边铰链筒体中的栓体为转轴开启。如果两边铰链定位复位状况互换一下,就可从另一个方向开启门,从而实现箱体门双边开启的功能。
图1中机座体3如图2所示。坑道4在机座体3的两个侧面上都有敞口,其中和坑道4的底面5相交侧面的敞口为喇叭口6,坑道的立面上有两个梯状突起7。远离喇叭口6在坑道底面5上有窝孔8。
图3为复位叉9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四分之一剖视,复位叉9内部有一和栓体直径匹配的通孔10,复位叉一端为凸轴,凸轴大直径圆柱尾部有两片半月形头部呈锥体的薄管片11,薄管片11的内径和栓体直径匹配。
图4为筒体隔板的剖面示意图,隔板的纵面对称轴上开设一个贯通的槽孔12,对称槽孔12的长轴在隔板的平面开设两个和复位叉9半月形薄管11匹配的通孔13,在隔板平面中心开设一个和栓体直径吻合的通孔14。在隔板和筒体壁相交处开设一道圆槽15。
图5为隔板处各机构装配图。16为止动块,17为e型簧。e型簧17直边横置在槽孔12内,顶着止动块16,e型簧17在松驰状态时向前顶止动块16,止动块16横搁在通孔14上,卡进栓体的止动槽内,使栓体不能运动,从而起到定位作用。e型簧17的圆弧段置圆槽15内。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A图为复位状态,B图为定位状态,2为具有一圆柱体空腔的筒体。筒体中部是隔板19,两端由压盖封住,栓体18上有一止动槽21和凸台阶20。,凸台阶20后部栓体上套着弹簧23在筒体后腔,带有止动槽21的栓体部分在筒体的前腔,这部分栓体穿过复位叉9的通孔10,簿管片外套有压力弹簧22。复位叉小直径圆柱头部伸出筒体外,和坑道4底面接触。
A图上栓体18的头部插在坑道4的窝孔8内,压力弹簧22、23均处松弛状态,筒体2和栓体18之间能相互转动,因此门可以栓体为轴转动。
将A图上所描绘的复位状态时的栓体18向后拉,当止回槽21到达槽孔12位置时,e型簧17回弹,使止动块16嵌进止回槽21,栓体18脱离机座体3并且固定定位,这样就可以将筒体从坑道4的喇叭口6拉出。
定位状态转换到复位状态时是这样的,参看B图。当筒体从喇叭口6外推送入坑道4时,由于复位叉小直径圆柱的头部接触到坑道口底部,当遇到梯状突起7时,复位叉的整体便向筒体内缩,复位叉半月形薄管11头部锥状体便伸进隔板19平面上的通孔13,见图4。由于锥状体直径逐渐加大,这样锥状体便压迫止动块16使其向外排直至排出止动槽21,这时,压缩弹簧22、23回弹,使整个栓体连同复位叉弹回坑道4内,这样便又回到A复位状态。
如果将一个机座体内设置两个对称的坑道,就可完成各种方向的开启,图7描述的是双边双向开启的机座体,此为同一坑道底面的对称坑道,对称窝孔8有两个对称的喇叭口6,两对对称的梯状突起7。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推拉结构门窗盖上的示意图。图中24是门窗框,25是滑块,滑块嵌在滑轨26中,这二者之间可相对运动,在滑块25上安装机座体3,筒体2安装在门窗内,这样当铰链处于定位时,就可使门窗和滑块25相互固定,一起随滑轨26推拉。当将门窗框上一边的铰链处于定位状态时,可以开启。将门窗框上所有铰链置于定位时,就可卸下门窗。
权利要求1.一种铰链,包括机座体(3),栓体(18),复位叉(9),簧及中间有隔板(19)的筒体(2),其特征在于①机座体(3)有一坑道(4),坑道(4)贯穿与坑道底面(5)相交的机座体的另一侧面,在坑道立面上各有梯状突起(7)或其等效物,其两个斜面与坑道底面相交;②栓体(18)为有一凸台阶(20)和止动槽(21)的圆杆;③复位叉(9)中间设有和栓体直径匹配的通孔(10),复位叉(9)一端为凸轴,凸轴大直径圆柱的尾部为两片半月形头部呈锥体的薄管(11),薄管(11)的内径和栓体(18)直径匹配,薄管外部套有一弹簧(22);④筒体(2)有一圆柱空腔,被一隔板(19)分为前腔和后腔,隔板的纵面对称轴上开设一个贯通的槽孔(12),在隔板的平面中心开设一个和栓体(18)直径吻合的通孔(14),在对称槽孔(12)长轴的隔板平面开设两个和复位叉半月形薄管匹配的通孔(13),从槽孔(12)的两头各装进一止动块(16),止动块(16)后的槽孔(12)内有一弹簧(17);⑤栓体凸台阶(20)后部有一弹簧(23)套住栓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和坑道底面(5)相交的机座体侧面上的坑道口为喇叭状(6),在喇叭状坑道口(6)的另一端坑道底面(5)上设有一窝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隔板纵面上槽孔(12)内的弹簧(17)为一不完整圆,其一端有一直边,直边顶住止动块(14);圆周安装在隔板(19)和筒体(2)相交位置开设的一道圆槽(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筒体(2)装在推拉门窗(24)内,机座体(3)装在滑块(25)上,滑块(25)嵌在推拉门窗轨道(2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机座体(3)内设置两个对称的坑道(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铰链,它包括机座体、栓体。栓体和机座体坑道相对,伸出筒体插进坑道内可做转动,收缩进筒体和机座体分开。这两种位置的转换是通过安装在筒体前腔套在带有止动槽及凸台阶的栓体上的复位叉、弹簧以及后腔套在栓体上弹簧配合装在隔板槽孔内的止动块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改过去铰链单边开启的状况,具有多边开启、定位、插销、拆卸功能。给箱体、门盖类物品及建筑门窗的清洁与维修使用带来方便。
文档编号E05D3/00GK2184061SQ9420175
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9日
发明者吴迥 申请人:吴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