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组合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54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组合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尤其是儿童家具制造领域。
随着婴儿的长大,婴儿床成为多余的家具,开发一种能随婴儿成长改变为不同用途的多用途婴儿家具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社会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满足由婴儿成长为成人的全过程都能有相应用途的多用途组合婴儿床,并使之具有结构简单、组合容易、一物多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设计实现的。
由床侧架板,床面及附加挡板构成的多用途组合婴儿床,床面单元由台面及与台面底部相连接的抽屉组成;床面单元及挡板由连接元件支撑在床侧架板上,每个床侧架板的上部在竖向设置两排有用于将床面单元升高放置的预留连接孔;床面单元下部具有足以使小儿能放置屈膝的空间。
采用了如上的设计后,床面单元在婴儿期间用作婴儿床的床面层,在儿童期间作为儿童的书桌台面,到成年(或少年)期又可使床面单元升高组合成为写字台台面,从而使婴儿床在不同的成长时期组合变换为相应的各种功能的家具。由于婴儿床成型时已在床侧架板上预留了相应的连接孔,变换组合形式时十分方便,结构简单,一物多用。既避免了儿童长大后婴儿床的遗弃浪费,又节省了添置新家具的购置费用。


如下。
图1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婴儿床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开后的床架和床面单元的方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组合为儿童书桌使用的外观图。
图5是图1实施例组合为书桌台面的外观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在图1、图2和图3中可看到,床面单元1由台面2及与台面底部相连接的抽屉3组成。在此例中,抽屉通过滑槽挂在台面2的底部。两床侧架板4和5与横板6一道组成床架,床面单元及挡板7、8由连接元件(一般是螺钉)通过连接孔(9、10、11、12、13、14、15、16)固定并支撑在床侧架板上,每个床侧架板的上部竖向设置有两排用于将床面单元升高放置的预留连接孔(17、18及19、20),这两排预留孔具有确定的排间距d。床面单元下部具有足以使小儿能放置屈膝的空间21,这样小儿在利用床面单元作为台面使用时,屈膝的双脚可放置在台面单元的下面,这个空间的高度(从地面算起)一般在50cm左右为宜。
这样,本实用新型被作为婴儿床出售和使用,挡板7、8和挡杆23、24起到防止婴儿滚下床的阻挡物的作用。当小儿较大时,可去掉挡板7,成为图4所示的儿童桌式样,将原来的床变成了桌子,供小儿学习、玩乐。拆下的挡板7既可弃去,也可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在床侧架板上(其连接孔22最好预留),成为儿童放置玩物的搁板。
当小孩进一步长大,儿童桌也不再时宜时,再将床面单元1作进一步的升移,使床面单元被紧固元件通过床侧架板上方的预留连接孔设置在更高的层面上,形成了可供学生和成人使用的写字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在实际实施时可做成各种具体外形,为美观起见,所留的各预留孔在未作连接使用时可用与床相同色彩的填塞封堵。床侧架板的两排竖向预留孔的个数可依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一般说来,孔数越多,床面单元升高设置的高度选择越精确。
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一物多用,变换容易美观实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组合婴儿床,由床侧架板,床面及附加挡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床面单元(1)由台面及与台面底部相连接的抽屉组成,床面单元及挡板由连接元件支撑在床侧架板上,每个床侧架板的上部竖向设置两排有用于将床面单元升高放置的预留连接孔;床面单元下部具有足以使小儿能放置屈膝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组合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预留连接孔具有确定的排间距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组合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床侧架板上部置有将挡板用作搁板时与之连接的预留连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组合婴儿床,由床侧架板,床面及附加挡板构成,床面单元(1)由台面及与台面底部相连接的抽屉组成;床面单元及挡板由连接元件支撑在床侧架板上,每个床侧架板的上部竖向设置两排有用于将床面单元升高放置的预留连接孔;床面单元下部具有足以使小儿能放置屈膝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幼儿成长的进程进行组合变化,成为儿童书桌及成年人写字台,结构简单,一物多用。
文档编号A47D13/00GK2252567SQ9623288
公开日1997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8日
发明者赵保森 申请人:赵保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