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行车新型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锁的构造,具备该构造的车锁能有效防止自行车被盗。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自行车被盗现象非常严重。为了防止自行车被盗,有些自行车上还同时加装了二、三把锁,然而,由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各种车锁一方面是很容易被盗窃分子使用作案工具剪断或撬开,另一方面是车锁都是自行车的附件,车锁的损坏并不影响自行车本身的使用,而且被剪断或撬开的车锁很容易被拆除并重新安装上新锁,改装后的自行车仅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是否为被盗车辆。因此,自行车失窃案是缕缕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自行车锁所存在的缺点,有效防止自行车被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新型防盗锁,该锁与自行车融为一体,锁的制动部分置于车体内部,只有相应的钥匙才能打开,其它工具难以对其起作用。如果用外力强行破坏,一是非常困难;二是如果强行损坏车锁,自行车本身也将受到严重损坏,窃得的自行车将无法使用,因而从根本上防止了自行车的被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行车新型防盗锁位于自行车车架前端上,主要由制动条、制动孔、钥匙、和钥匙孔组成。车锁依靠其制动条插入前叉中,使自行车前叉无法移动,从而使自行车无法掉头和转向,由此达到锁定自行车的目的。车锁的主要部件制动条和制动孔皆置于车体内部,并与车架一同生产,成为自行车本身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A是自行车的整体外形图;图1B是与车锁有关的自行车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局部图。
图2是自行车在运动状态下车锁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自行车在锁定状态下车锁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车把,2.车架,3.前叉,4.制动条,5.制动孔,6.钥匙,7.钥匙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自行车的整体外形图以及与车锁有关的自行车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车把(1)、车架(2)和前叉(3)。图1B中标出的圆为车锁在自行车上的大致安装位置。新型防盗锁位于车架(2)的前端,并与车架(2)一同铸造,在前叉(3)上开一菱形小孔,称之为制动孔(5),该孔的形状也可根据需要设计成矩形、圆形或椭圆形,但应与制动条(4)的截面形状相一致,制动孔(5)的大小应稍大于制动条(4)的截面,以便制动条(4)能顺利进出。制动条(4)选用高强度的金属或合金制造。
图2和图3分别显示了自行车在运动状态和锁定状态下车锁的局部放大图。制动条(4)可通过钥匙(6)的拨动而前后移动。当自行车处于运动状态时,制动条(4)处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前叉(3)、车把(1)可在车架(2)内自由滑动,自行车处于正常状态;当自行车处于锁定状态时,制动条(4)处于图3所示的位置,前叉(3)和车把(1)因受到制动条(4)的阻挡而无法自由转动,自行车也因此无法掉头和转向,从而起到锁定的目的。
此车锁的最大优点是防盗防撬功能强。因为车锁的主要部件,制动条(4)和制动孔(5)都置于车体内部,因此即使有窃贼企图偷车,也无法打开车锁或将其剪断;如果窃贼妄想扭动车把而将制动条(4)拧断,一来因为制动条(4)的强度很高,即使费时费力也难以做到;二来因为在外力作用下,制动条(4)很容易使前叉(3)变形,对自行车本身造成损坏,同样达不到偷车的目的。
与目前所使用的各种自行车车锁相比,此新型防盗锁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防撬防盗功能强的特点,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自行车易盗易销的现状。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新型防盗锁,其特征是该车锁主要由制动条(4)、制动孔(5)、钥匙(6)、和钥匙孔(7)组成;该车锁置于自行车车架(2)前端,并与车架(2)一同生产,车锁的主要部件制动条(4)和制动孔(5)皆置于车体内部;该车锁依靠制动条(4)经由制动孔(5)插入前叉(3)中,使自行车前叉(3)无法移动,从而使自行车无法掉头和转向,由此达到锁定自行车的目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自行车新型防盗锁,该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锁的构造,具备该构造的车锁能有效防止自行车被盗。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是依靠钥匙(6)拨动置于车架(2)内的高强度的制动条(4)插入前叉(3)中所起到的阻碍作用,使自行车无法掉头和转向,从而达到锁定自行车的目的。因为该自行车新型防盗锁的主要部件制动条(4)置于车体内部,并与车架(2)联为一体,克服了目前市场上各种自行车锁易被窃贼损坏、防盗功能不强的缺点,可适用于各种自行车。
文档编号E05B71/00GK2654811SQ98219738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5日
发明者彭昌盛 申请人:彭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