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米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0546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米缸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米缸,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米缸。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出米,一次就能够取出精确分量的大米,并且能在取米过程中将掺杂的杂质清除,能极大方便人们的智能米缸。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智能米缸,包括有机座、米缸、定量筒、出料管Ⅰ、阀门Ⅰ、过滤箱、出料管Ⅱ、阀门Ⅱ、引流板Ⅰ、电动凸轮Ⅰ、吸尘扇Ⅰ、引流板Ⅱ、电动凸轮Ⅱ、吸尘扇Ⅱ和出料口,在机座的顶部设置有米缸,在米缸的下方设有定量筒,在米缸和定量筒之间设置有出料管Ⅰ。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够自动出米,一次就能够取出精确分量的大米,并且能在取米过程中将掺杂的杂质清除,节约时间、操作简单的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智能米缸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米缸,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米缸。
【背景技术】
[0002]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肩等,以保证生产安全。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然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大米。现代新型大米还应用色选、风选、去菌除尘、灭菌绝虫、抗菌、阻氧、抑酶、仿生包装等加工技术以使大米更卫生安全,鲜香营养,损耗更小。
[0003]在现有的米缸中取用大米时,需要手动去取用大米,取用大米的量不准确,需要多次拿取才能准确的取出定量的大米,浪费时间,而且无法在取用大米时对掺杂在大米的杂质进行清除,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出米,一次就能够取出精确分量的大米,并且能在取米过程中将掺杂的杂质清除,节约时间、操作简单、能极大方便人们的智能米缸。
【实用新型内容】
[0004](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在现有的米缸中取用大米时,需要手动去取用大米,大米的量不准确,而且无法在取用大米时对掺杂在大米的杂质进行清除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出米,一次就能够取出精确分量的大米,并且能在取米过程中将掺杂的杂质清除,能极大方便人们的智能米缸。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智能米缸,包括有机座、米缸、定量筒、出料管1、阀门1、过滤箱、出料管Π、阀门Π、引流板1、电动凸轮1、吸尘扇1、引流板Π、电动凸轮Π、吸尘扇Π和出料口,在机座的顶部设置有米缸,在米缸的下方设有定量筒,在米缸和定量筒之间设置有出料管I,在出料管I上设置有阀门I,在出料管I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安装在机座上,并且与出料管I连接,在过滤箱内壁的左上方设置有引流板I,引流板I与过滤箱内壁铰接连接,在引流板I下方设置有电动凸轮I,电动凸轮I与引流板I底部接触,在过滤箱内壁的右上方设置有吸尘扇I,在过滤箱内壁的右下方设有引流板Π,引流板Π与过滤箱内壁铰接连接,在引流板Π的下方设有电动凸轮Π,凸轮Π与引流板Π底部接触,在引流板Π左侧的过滤箱内壁上设置有吸尘扇Π,在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0008]优选地,还包括有过滤网,在吸尘扇I和吸尘扇Π上都设有过滤网。
[0009]优选地,米缸、定量筒和过滤箱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0010]工作原理:初始时将阀门I和阀门Π关闭,然后将米倒入米缸内,做饭取大米时,将阀门I打开,米缸内的大米顺着出料管I流入到定量筒内,当定量筒内的大米满时,关闭阀门1此时,控制电动凸轮1、电动凸轮Π、吸尘扇I和吸尘扇Π工作,然后又打开阀门Π,定量筒内的大米从出料管Π流入到过滤箱内,大米掉落在引流板I后滑落到引流板Π上,配合着电动凸轮I和电动凸轮Π的作用下,敲击引流板I和引流板Π,使落在引流板I和引流板Π上的大米大幅度跳动,掺杂在大米内的灰尘和较轻杂质就会被吸尘扇I和吸尘扇Π吸走,最后大米从出料口流出,定量筒内的大米全部流出后关闭阀门π,完成取米,这样就达到了定量取米和清除杂质的效果。
[0011 ]因为还包括有过滤网,在吸尘扇I和吸尘扇Π上都设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挡住大米,防止大米被吸尘扇I和吸尘扇π吸走,避免浪费粮食。
[0012]因为米缸、定量筒和过滤箱的材料均为不锈钢,不锈钢具有强度高,不生锈和抗腐蚀能力强的特点。
[0013](3)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够自动出米,一次就能够取出精确分量的大米,并且能在取米过程中将掺杂的杂质清除,节约时间、操作简单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座,2-米缸,3-定量筒,4-出料管I,5-阀门I,6_过滤箱,7_出料管Π,8_阀门Π,9_引流板1,10_电动凸轮1,11_吸尘扇1,12_引流板Π,13_电动凸轮Π,14-吸尘扇Π,15-出料口,1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智能米缸,如图1-2所示,包括有机座1、米缸2、定量筒3、出料管14、阀门15、过滤箱6、出料管Π 7、阀门Π 8、引流板19、电动凸轮110、吸尘扇111、引流板Π 12、电动凸轮Π
13、吸尘扇Π 14和出料口 15,在机座I的顶部设置有米缸2,在米缸2的下方设有定量筒3,在米缸2和定量筒3之间设置有出料管14,在出料管14上设置有阀门15,在出料管14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箱6,过滤箱6安装在机座I上,并且与出料管14连接,在过滤箱6内壁的左上方设置有引流板19,引流板19与过滤箱6内壁铰接连接,在引流板19下方设置有电动凸轮110,电动凸轮IlO与引流板19底部接触,在过滤箱6内壁的右上方设置有吸尘扇111,在过滤箱6内壁的右下方设有引流板Π 12,引流板Π 12与过滤箱6内壁铰接连接,在引流板Π 12的下方设有电动凸轮Π 13,凸轮Π与引流板Π 12底部接触,在引流板Π 12左侧的过滤箱6内壁上设置有吸尘扇Π 14,在过滤箱6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15。
[0021]还包括有过滤网16,在吸尘扇Ill和吸尘扇Π 14上都设有过滤网16。
[0022]米缸2、定量筒3和过滤箱6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0023]工作原理:初始时将阀门15和阀门Π8关闭,然后将米倒入米缸2内,做饭取大米时,将阀门15打开,米缸2内的大米顺着出料管14流入到定量筒3内,当定量筒3内的大米满时,关闭阀门15。此时,控制电动凸轮110、电动凸轮Π 13、吸尘扇111和吸尘扇Π 14工作,然后又打开阀门Π 8,定量筒3内的大米从出料管Π 7流入到过滤箱6内,大米掉落在引流板19后滑落到引流板Π 12上,配合着电动凸轮IlO和电动凸轮Π 13的作用下,敲击引流板19和引流板Π 12,使落在引流板19和引流板Π 12上的大米大幅度跳动,掺杂在大米内的灰尘和较轻杂质就会被吸尘扇111和吸尘扇Π 14吸走,最后大米从出料口 15流出,定量筒3内的大米全部流出后关闭阀门Π8,完成取米,这样就达到了定量取米和清除杂质的效果。
[0024]因为还包括有过滤网16,在吸尘扇Ill和吸尘扇Π14上都设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能够挡住大米,防止大米被吸尘扇111和吸尘扇Π 14吸走,避免浪费粮食。
[0025]因为米缸2、定量筒3和过滤箱6的材料均为不锈钢,不锈钢具有强度高,不生锈和抗腐蚀能力强的特点。
[002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智能米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座(I)、米缸(2)、定量筒(3)、出料管I (4)、阀门1(5)、过滤箱(6)、出料管Π (7)、阀门Π (8)、引流板1(9)、电动凸轮1(10)、吸尘扇1(11)、引流板Π (12)、电动凸轮Π( 13)、吸尘扇Π( 14)和出料口(15),在机座(I)的顶部设置有米缸(2),在米缸(2)的下方设有定量筒(3),在米缸(2)和定量筒(3)之间设置有出料管1(4),在出料管I (4)上设置有阀门I (5 ),在出料管I (4)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箱(6 ),过滤箱(6 )安装在机座(I)上,并且与出料管1(4)连接,在过滤箱(6)内壁的左上方设置有引流板1(9),引流板1(9)与过滤箱(6)内壁铰接连接,在引流板1(9)下方设置有电动凸轮1(10),电动凸轮1(10)与引流板I (9 )底部接触,在过滤箱(6 )内壁的右上方设置有吸尘扇I (11),在过滤箱(6 )内壁的右下方设有引流板Π (12),引流板Π (12)与过滤箱(6)内壁铰接连接,在引流板Π (12)的下方设有电动凸轮Π (13),凸轮Π与引流板Π (12)底部接触,在引流板Π (12)左侧的过滤箱(6)内壁上设置有吸尘扇Π (14),在过滤箱(6)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米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过滤网(16),在吸尘扇I(11)和吸尘扇Π (14)上都设有过滤网(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米缸,其特征在于,米缸(2)、定量筒(3)和过滤箱(6)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文档编号】A47J47/04GK205514269SQ201620084398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
【发明人】邓斯文
【申请人】邓斯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