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除臭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02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除臭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臭、去污、环保、节水的蹲或坐的新型除臭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便器一般采用除臭剂或用风扇抽排换气的方法除去卫生间的臭气。使用除臭剂极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采用风扇抽排换气的方法虽可以避免二次污染,但便池内壁总是残留一些污垢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而且有的抽排换气装置结构复杂,安装维修麻烦,制造成本高。可见,上述除臭方法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卫生洁具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零部件少,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中无臭味,不污染环境的新型除臭便器,它可以达到除臭、去污、环保、节水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法是一种新型除臭便器,包括便池、水箱,其特征是在便池上装有能向便池内输送水雾的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由雾化室、雾化器以及调水阀门组成,所述雾化室进口通过调水阀门与水箱相通,雾化器置于雾化室内,雾化室的水雾出口低于便池上沿,并通往便池内。
在上述方案中,对于坐便器而言,雾化室和便器连为一体,雾化室位于便池靠近水箱的侧面,雾化室的水雾出口位于雾化室上部坐便池侧壁上的便池液面和便池上沿之间,雾化室的进水口通过调水阀门与坐便器水箱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对于蹲便器而言,雾化室和便器分离,雾化室位于蹲便器内,雾化室的水雾出口位于雾化室上端,在蹲便器上方设置有向雾化室供水的水箱,该水箱通过调水阀门与雾化室相连。
本实用新型以水为原料来吸收便池内的臭气,雾化器将水细化成一团雾漂浮于便池内,在便池内的臭气还没扩散到空间中就被迅速吸收掉。
本实用新型除臭便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雾化器既能产生负离子效应,又能扩大水的比表面积,所以极大地提高了除臭效果;2水雾可加湿便池内壁,从而阻止污垢的滋生,起到杀菌去污的作用;3由于所使用的原料只有水,所以不会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是理想的环保类产品;4雾化器的耗水量仅为80毫升/小时,可以节约用水;5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无需另设排气管道,技术推广性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坐便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蹲便器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是在原座便器的基础上增加雾化装置而成的。此雾化装置由雾化室8、雾化器7及调水阀门2组成,雾化室8和便器9连为一体,雾化室8位于便池9靠近水箱1的侧面,雾化室8的水雾出口4位于雾化室上部坐便池9-1的侧壁上便池液面和便池顶面之间,可以防止水雾向外扩散。雾化室8的进水口5通过调水阀门2与坐便器水箱1相连。雾化器7通过导线6外接24伏交流电。件号3是雾化室8的上盖板。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蹲便器是在原蹲便器的基础上增加雾化装置而成的。此雾化装置由雾化室8、雾化器7、调水阀门2及向雾化室供水的水箱1组成。雾化室8和蹲便器分离,雾化室8位于蹲便池9-2内,雾化室8的上端是敞口,也是水雾出口,水箱1位于蹲便器上方,该水箱1通过调水阀门2与雾化室8相连。转动调水阀门2可以自动调节进入雾化室8内的储水量,从而保证雾化器7正常工作。雾化器通过导线6外接24伏交流电。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采用市面上常见的超声雾化器。
尽管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了详尽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人们还可对其作出不偏离中心的修改,这些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除臭便器,包括便池、水箱,其特征是在便池上装有能向便池内输送水雾的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由雾化室、雾化器以及调水阀门组成,所述雾化室进口通过调水阀门与水箱相通,雾化器位于雾化室内,雾化室的水雾出口低于便池上表面,并通往便池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除臭便器,其特征是,对于坐便器,雾化室和便器连为一体,雾化室位于便池靠近水箱的侧面,雾化室的水雾出口位于雾化室上部坐便池侧壁上的便池液面和便池上沿之间,雾化室的进水口通过调水阀门与坐便器水箱相连。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除臭便器,其特征是,对于蹲便器,雾化室和便器分离,雾化室置于蹲便器内,雾化室的水雾出口位于雾化室上端,在蹲便器上方设置有向雾化室供水的水箱,该水箱通过调水阀门与雾化室相连。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新型除臭便器,其特征是所述雾化器外接24伏交流电。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除臭便器,包括便池、水箱,其特征是在便池上装有能向便池内输送水雾的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由雾化室、雾化器以及调水阀门组成,所述雾化室进口通过调水阀门与水箱相通,雾化器置于雾化室内,雾化室的水雾出口低于便池上沿,并通往便池内。本实用新型以水为原料来吸收便池内的臭气,雾化器将水细化成一团雾漂浮于便池内,在便池内的臭气还没扩散到空间中就被迅速吸收掉。该产品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无需另设排气管道,技术推广性强。
文档编号E03D9/00GK2600504SQ03254688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日
发明者王轩 申请人:王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