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利用废水冲厕所的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利用废水 冲厕所的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冲洗厕所用的器具中, 一般都是用自来水直接冲洗,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洗脸、洗衣服后形成的大量废水没有得到充 分利用,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在一些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和宾 馆酒楼等用水量大的场所,邻果能把生活废水充分利用起来,将 能有效节约水资源。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废水冲厕所的冲水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可利用废 水冲厕所的冲水装置,它由装水容器、过滤容器、废水进入管、 自来水进入管、废水溢出管、冲水管、手动冲水装置和容器盖组 成。在装水容器里有一过滤容器,过滤容器上有一废水进入管, 装水容器的两侧壁上装有废水溢出管和自来水进入管,顶部有一 封闭式的容器盖,底部则装冇一冲水管,在冲水管的上方装有一手动冲水装置。曰常生活中形成的废水-鲍过废水进入管进入过滤容器,经过 滤容器过滤后,废水进入装水容器,装水容器上有一封闭式盖。 当人们需要冲洗厕所时,只要拉一下手动冲水装置上的手柄,废 水就被手动冲水装置上的压头压入冲水管冲洗厕所。当进入装水 容器的废水过多时,则通过容器两侧边的废水溢出管流出,当装 水容器里的废水不足时,可以通过自来水进入管加入自来水,不 影响正常冲洗厕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X技术方案,能把生活中大量的废水 充分利用起来,有效节约水资源,对当前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有 着重要意义。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宾馆内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装水容器[l]、过滤容器[2]、 废水进入管[3]、自来水进入管[5]、废水溢出管.[4]、冲水管[6]、 手动冲水装置[7]和容器盖[8)组成。在装水容器[1]里有一过滤容 器[2],过滤容器上有一废水进入管[3],装水容器的两侧壁上装 有废水溢出管[4]和自来水进入管[5],顶部有一封闭式的容器盖[8],底部则装有一冲水管[6],在冲水管的上方装有一手动冲水装置m。 '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废水通过废水进入管[3]进入过滤容器 [2],废水进入管[3]设计成一个弯头或在管口设一块挡板,可以 防止臭气味倒流出来,过滤容器上的过滤网可以自由取出,废水 经过滤容器过滤后,废水进入装水容器[l],装水容器上有一封闭 式容器盖[8],可以防止废水的臭气味流出。当人们需要冲洗厕所 时,只要拉一下手动冲水装置[7]上的手柄,废水就被手动冲水装 置上的压头压入冲水管[6]冲洗厕所。当进入装水容器的废水过多 时,则通过容器两侧边的废水溢出管[4]流出,当装水容器里的废 水不足时,可以通过自来水进入管[5]加入自来水,不影响正常冲 洗厕所。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宾馆或酒店等用水量大的场 所时,在第一间房内安装的本实用新型,其废水溢出管一根与下 一层第 一 间房的废水进入管相连,另 一根与第二间房的 一根废水 溢出管相连,第二间#的另一根废水溢出管与第三间房的 一 根废 水溢出管相连,以此类推,最后一间房的废水溢出管与下一层最 后一间房的废水进入管相连,这样,废水在整栋宾馆的装水容器 中能形成循环,当第一间房内装水容器里的废水过多时,通过废 水溢出管流到第二间房、第.三间房……内的装水容器,当这一层 每间房内的装水容器都盛满了废水时,还可以通过第 一 间和最后 一间房内的废水溢出管流到一下层,以此类推,实现循环利用。
权利要求1、可利用废水冲厕所的冲水装置,它由装水容器、过滤容器、废水进入管、自来水进入管、废水溢出管、冲水管、手动冲水装置和容器盖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装水容器里有一过滤容器,过滤容器上有一废水进入管,装水容器的两侧壁上装有废水溢出管和自来水进入管,顶部有一封闭式的容器盖,底部则装有一冲水管,在冲水管的上方装有一手动冲水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废水冲厕所的冲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进入管设计成一个弯头或在管口设一块挡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废水冲厕所的冲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容器上的过滤网可以自由取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开公了一种可利用废水冲厕所的冲水装置,它由装水容器、过滤容器、废水进入管、自来水进入管、废水溢出管、冲水管、手动冲水装置和容器盖组成,在装水容器里有一过滤容器,过滤容器上有一废水进入管,装水容器的两侧壁上装有废水溢出管和自来水进入管,顶部有一封闭式的容器盖,底部则装有一冲水管,在冲水管的上方装有一手动冲水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把生活中大量的废水充分利用起来,有效节约水资源。
文档编号E03D11/11GK201121361SQ20072006428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
发明者黄华初 申请人:黄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