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江河湖泊混凝土堤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尤其涉及江河湖泊人造堤坡的建筑。
技术背景 我国的港口、码头众多,与江河湖泊邻接的城市也很多,由于江河湖泊的堤岸多为 土质结构,质地松软,加之长期受到水流的冲击,堤岸显得凹凸斑驳,有时还会出现坍塌现 象,既不安全,也不美观,于是在城市腹地和邻接城市水域的堤坡上砌筑水泥堤坡,但由于 目前现有的水泥堤坡大多为水泥沙浆或水泥板覆盖在堤坡上,加之覆盖的水泥沙浆或水泥 板厚度较薄,有的并无钢筋加固,因而水泥堤坡的强度不高,又堤坡上斜坡面积较大,既不 牢固又不经济,使用一段时间后大多产生裂缝,使得现有水泥堤坡的安全性能和城市美化 效果大为降低,目前尚未发现牢固、经济的人造堤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江河湖泊 人造堤坡,既牢固耐用又很经济,大大提高了人造堤坡的安全性能,更好的美化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新型江河湖泊 人造堤坡,包括构筑于堤坡上的底座,该底座上装置有面板框架,该面板框架和所述的底座 之间连接有框架支撑杆,所述的面板框架上安装有面板。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底座上装置有面板框架,面板框架和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有 框架支撑杆,面板框架上安装有面板,因而面板框架能够竖直或略为倾斜的固定在底座的 靠近水的一侧,框架支撑杆的一端与面板框架的中部或中上部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 的远离水的一侧固定连接,从而将面板框架稳定的固定安装在底座上,面板框架上安装有 面板,再在底座与面板之间的空隙中填实泥土即可。面板框架由于有框架支撑杆支撑并固 定,填土时面板框架和安装在其上的面板不会被泥土挤压损坏。同样面板框架和安装在其 上的面板也不会被江河湖泊的水压压垮。 由于面板框架和安装在其上的面板是竖直或略为倾斜的安装在底座上,因而面板 的面积较堤坡倾斜的面积大大减小,节约了制造成本。 面板框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侧设有内凹的嵌槽,面板插入嵌槽中并固定嵌 装在面板框架上。 面板框架上固接或预埋有框架凸耳,用于连接其它部件。 面板框架上设有通孔,用于连接其它部件。 面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外形为矩形。 底座由砌块砌成,砌块为泥土砖块或水泥砖块,底座上表面的靠近水的一侧设有
制约面板框架水平移动的凹坑,面板框架依靠自身的重力使其下端稳定的插入到凹坑中,
并由于受到凹坑的制约,使得面板框架的下端不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 底座上表面的远离水的一侧固接或预埋有底座凸耳,用于连接其它部件。[0013] 框架支撑杆由钢管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面板框架上的框 架凸耳和底座上的底座凸耳上。 框架支撑杆由钢管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面板框架上的通 孔和底座上的底座凸耳上。 框架支撑杆由角铁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面板框架上的框 架凸耳和底座上的底座凸耳上。 框架支撑杆由角铁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面板框架上的通 孔和底座上的底座凸耳上。 框架支撑杆由槽钢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面板框架上的框 架凸耳和底座上的底座凸耳上。 框架支撑杆由槽钢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面板框架上的通 孔和底座上的底座凸耳上。 框架支撑杆由钢筋混凝土杆件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面板 框架上的框架凸耳和底座上的底座凸耳上。 框架支撑杆由钢筋混凝土杆件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面板 框架上的通孔和底座上的底座凸耳上。
当面板框架较高时,面板框架和底座之间连接有两根或几根框架支撑板。 底座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构成或由砌块砌成,砌块为泥土砖块或水泥砖块,底座上
表面的靠近水的一侧设有制约面板框架水平移动的凹坑,面板框架依靠自身的重力使其下
端稳定的插入到凹坑中,并由于受到凹坑的制约,使得面板框架的下端不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 底座上表面的远离水的一侧固接或预埋有底座凸耳,用于连接其它部件。 面板框架的最下面是底座的上表面。 面板框架的最下面安装有中空且底部开口的面板支承块,该面板支承块的内壁呈 半圆柱面,有利于该面板支承块受力均匀,面板插入面板框架中并叠加在面板支承块上,因 而增加了面板和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将面板的重力分布到整个底座上,既有利于整个底 座的稳定,又缓解了底座局部受力过大,使底座承压均匀,延长底座的使用寿命,还由于面 板支承块的底部开口 ,既节约了材料消耗,又增加了面板支承块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使面 板支承块更稳定的固定在底座上。 面板支承块与底座之间铺垫有嵌条,用于将面板支承块更稳定的定位在底座上, 面板框架的下端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嵌条上。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作进一步的 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底座1由砖块砌筑在河堤的中下部位,面板框架6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
5下端插入底座1上表面的凹坑中(图中凹坑未画出),并竖直的立在底座1靠近河水的一侧 上面,框架支撑杆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一端与预埋在面板框架6中部的框架凸耳5通过 螺杆、螺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接在底座1上远离河水一侧的底座凸耳2通过螺杆、螺母 固定连接,使得底座1、面板框架6和框架支撑杆4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关系,面板框架6 的下面是中空的底部开口的面板支承块3,面板支承块3上面是面板7,面板7由钢筋混凝 土制成,从面板框架6的内凹的嵌槽6-1中插入,然后在底座1与面板7靠近河岸一侧之间 的空隙中填实泥土即可。 面板7和面板框架6几乎是竖直的矗立于底座1上靠近河水一侧,面板7的重量 由面板支承块3支承,由于面板支承块3与底座1的整个上表面接触,因而面板支承块3将 面板1的重力分散分布在整个底座1上,避免了底座1 一侧受力较大,另一侧受力较小而形 成的受力不平衡,又由于面板支承块3的底部开口 ,增加了面板支承块3与底座1之间的正 压力和摩擦力,使得面板支承块3能够稳定的支承面板1的重力。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施方式之一,其中所述的面板框架并不仅 仅局限于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可由槽钢或角铁构成;所述的框架支撑杆并不仅仅局限于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可以是由钢管、角铁、槽钢等构成,所述的面板支承块不仅仅可以直 接放置在底座上,还可在底座与面块支承块之间铺垫嵌条来定位面板支承块。上述变化和 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的保护之中。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包括构筑于堤坡上的底座(1),其特征是该底座(1)上装置有面板框架(6),该面板框架(6)和所述的底座(1)之间连接有框架支撑杆(4),所述的面板框架(6)上安装有面板(7)。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板框架(6)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其内侧设有内凹的嵌槽(6-1)。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板框架(6) 上固接或预埋有框架凸耳(5)。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板框架(6) 上设有通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板(7)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其外形为矩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支撑杆(4)由钢筋混凝土杆件构成,且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框架(6) 上的框架凸耳(5)和所述底座(1)上的底座凸耳(2)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支撑杆(4)由钢筋混凝土杆件构成,且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框架(6) 上的通孔和所述底座(1)上的底座凸耳(2)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支撑杆(4) 由钢管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框架(6)上的框架凸耳(5) 和所述底座(1)上的底座凸耳(2)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支撑杆 (4)由钢管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框架(6)上的通孔和所 述底座(1)上的底座凸耳(2)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支撑杆(4) 由槽钢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框架(6)上的框架凸耳(5) 和所述底座(1)上的底座凸耳(2)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支撑杆(4)由槽钢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框架(6)上的通孔和所 述底座(1)上的底座凸耳(2)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支撑杆(4) 由角铁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框架(6)上的框架凸耳(5) 和所述底座(1)上的底座凸耳(2)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支撑杆 (4)由角铁构成,其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框架(6)上的通孔和所 述底座(1)上的底座凸耳(2)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1)由 钢筋混凝土浇筑构成或由砌块砌成,该底座(1)上表面的靠近水的一侧设有制约所述面板 框架(6)水平移动的凹坑。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1)上表面的远离水的一侧固接或预埋有底座凸耳(2)。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板框架(6)的最下面安装有中空且底部开口的面板支承块(3),该面板支承块(3)的内壁呈半圆柱面。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板框架(6)的下端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嵌条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板框架(6)和所述的底座(1)之间连接有两根或几根框架支撑板(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尤其涉及江河湖泊人造堤坡的建筑。本实用新型新型江河湖泊人造堤坡,包括构筑于堤坡上的底座、该底座上装置有面板框架,该面板框架和所述的底座之间连接有框架支撑杆,所述的面板框架上安装有面板。它既牢固耐用又很经济,大大提高了人造堤坡的安全性能,更好的美化环境。
文档编号E02B3/12GK201495523SQ2009200490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9日
发明者刘丹, 刘春元 申请人:刘丹;刘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