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球体控制等截流量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领域溢流式污水截流井,尤其涉及一种由液面高度控制截流量的球体控制等截流量截流井。
背景技术:
在现有城市污水排放体系中,通常存在三种污水管网情况,合流制污水管网,分流制污水管网和混流制污水管网,新兴城市一般采用分流制污水管网,老城市或老城区依旧沿用合流制污水管网。在旱流时,合流制污水管网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但下雨时, 由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限,有一部分合流污水必将排入水体,从而影响水体环境。现在常用的截流井有三种形式跳跃式截流井,堰式截流井和槽式截流井。跳跃式截流井和槽式截流井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当瞬时来水量较大时,稀释后的雨污混合水会更多地进入截流管,从而进一步稀释污水处理厂的储水池的污水,由于处理能力有限,多余部分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体,留在污水处理厂储水池的污水被稀释,污染物含量下降,处理时还要额外加碳,增加了处理成本,没有起到最大限度的截污作用。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各地政府对城乡雨污合流管道的截污、分流及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要实现雨污合流管道的理想截污,就必须对现有截流井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实现截流流域最大限度截留污染物的功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公开一种结构合理,能很好地实现等截留量的结构新颖的截流井。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球体控制等截流量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且具有一定容积的、外形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井体,井体壁上至少一个雨污混合水流进口即合流管,截流污水的截流管和溢流管;其特征在于井内带浮力控制装置的球体装置。球体装置由球管和内球组成,球管的下端与截流管连接,内球位于球管内,与球管同轴,两者的表面之间有一定间隙,内球的上端与连杆固定连接。浮力控制装置由连杆、杠杆、浮球和支架组成,连杆的下端与内球固定连接,上端与杠杆铰接,杠杆的中间与支架铰接,右端与浮球固定连接,支架固定在井体上。当旱流或雨量较小时,截流井内水面较低,浮球下落,带动杠杆顺时针转动,杠杆带动内球向上运动,截流管内位于内球处的截面积增加,但由于此时水面较低,截流管口的污水的压强较小,流速较小,流量一定。而当雨量较大时,截流井内水面逐渐升高,浮球抬起,带动内球向下运动,截流管内位于内球处的截面积减小,但由于此时水面较高,截流管口的污水的压强较大,流速较大,流量也一定。如果将浮力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构件的尺寸合理确定,就能使球体上下移动的距离与水面高度相对应,从而使截流管的截流量恒定,故称之为等截流量截流井。[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解决了在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储存能力和截流井、管网储存能力的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稀释后的雨污混合水过多地进入截流管,从而进一步稀释污水处理厂的储水池的污水问题,实现截流流域污染物截流的最大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位较高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球体控制等截流量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且具有一定容积的、外形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井体1,井体壁上至少一个雨污混合水流进口即合流管2,截流污水的截流管 3和溢流管11 ;其特征在于井内带浮力控制装置的球体装置。球体装置由球管4和内球5组成,球管4的下端与截流管3连接,内球5位于球管 4内,与球管4同轴,两者的表面之间有一定间隙,内球5的上端与连杆6固定连接。浮力控制装置由连杆6、杠杆7、浮球8和支架9组成,连杆6的下端与内球5固定连接,上端与杠杆7铰接,杠杆7的中间与支架9铰接,右端与浮球8固定连接,支架9固定在井体1上。平时,污水经下水道从雨污混合水流进口即合流管2流入截流井1,再从截流井1 的污水流出口即截流管3流入截流管道。下雨时,雨污混合水同样由下水道管道从雨污混合水流进口流入截流井,当截流井中的混合水高出污水流出口时,截流管3处于满流状态, 当水位继续升高时,浮球8会浮起,带动内球5向下运动,实现截流控制。
权利要求1. 一种球体控制等截流量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且具有一定容积的、外形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井体(1 ),井体壁上至少一个雨污混合水流进口即合流管(2),截流污水的截流管(3)和溢流管(11);其特征在于井内带浮力控制装置的球体装置,球体装置由球管(4)和内球(5)组成,球管(4)的下端与截流管(3)连接,内球(5)位于球管(4)内,与球管(4)同轴,两者的表面之间有一定间隙,内球(5)的上端与连杆(6)固定连接,浮力控制装置由连杆(6)、杠杆(7)、浮球(8)和支架(9)组成,连杆(6)的下端与内球(5)固定连接,上端与杠杆(7)铰接,杠杆(7)的中间与支架(9)铰接,右端与浮球(8)固定连接,支架(9)固定在井体(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领域溢流式污水截流井,尤其涉及一种由液面高度控制截流量的球体控制截流井。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公开一种结构合理,能很好地实现等截留量的结构新颖的截流井,该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外形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井体,井体壁上至少一个雨污混合水流进口即合流管,截流污水的截流管和溢流管;其特征在于井内带浮力控制装置的球体装置,解决了在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储存能力和截流井、管网储存能力的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稀释后的雨污混合水过多地进入截流管,从而进一步稀释污水处理厂的储水池的污水的问题,实现截流流域污染物截流的最大化。
文档编号E03F7/02GK201962778SQ20102065353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凌素芳, 吴春笃, 朱睿, 殷晓中, 陈兴和, 陈坚, 陈骁, 陶明清 申请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