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摇式井下清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清理工具。
背景技术:
用传统的方法在阴井或下水道清理时,用勺子和耙子一类难以清理沉淀在阴井下 面的泥浆,有些难度大的顺之用人工下井清理,用绳子与桐子往上吊,有些阴井下面会产生 焦气对人造成中毒,危险性相当大,在清理焦气池时人不小心会中毒死亡,要打开井盖过了 几个月人才能下井清理,也要用绳子往上悬才能把腐烂的废弃物弄上地面,在其它明显有 毒的井下更是无法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可用于阴井、下水道、焦气 池或者有毒的井下清理作业,能避免人工下井或中毒,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特点是,包括挖斗组件,包括两挖斗和中间 支架,两挖斗对称分布在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两挖斗的相邻部分别连接到中间支架,并可 绕中间支架转动;管体,管体的下部左右两侧形成有滑槽;活塞,内置于管体中,并且其左 右两侧各连接有穿过该滑槽的连杆,各连杆与同侧的挖斗连接,连杆与活塞、挖斗的连接均 为可转动的连接;以及螺纹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螺纹件和移动螺纹件,移动螺纹件可直线传 动地连接活塞。一手握住管体,一手旋转转动螺纹件,从而驱动移动螺纹件移动,移动螺纹件再带 动活塞,活塞通过拉杆带动各挖斗,各挖斗将相对中间支架绕一轴线转动,从而两挖斗之间 可形成张开、闭合的动作,并进而可进行井下清理作业,由挖斗来进行井下清理作业,避免 了人工下井或中毒,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井下包括但不限于阴井、下水道、焦气池 或者有毒气体的井下。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移动螺纹件为螺杆,转动螺纹件为 螺母。螺母为驱动件,螺杆为传动件,这样转动螺母就可使螺杆直线移动,并进而带动活 塞,以实现挖斗组件的开、合动作。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管体包括手柄、活塞接头和活 塞外壳,活塞接头固定连接活塞外壳并且螺纹连接手柄。管体由独立的手柄、活塞接头和活塞外壳构成,以便于组装。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活塞接头内置有活塞堵头,活塞堵 头内置有油封件,活塞连杆穿过油封件并且其下端连接到活塞,上端可拆卸地连接位于手 柄中的拉杆,拉杆还可拆卸地连接到移动螺纹件。活塞堵头限定活塞的极限位置,拉杆、活塞连杆等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组装并且 也便于延长整个装置。[0012]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螺纹传动组件还包括转动手柄外 壳,所述螺母固定在该转动手柄外壳内,转动手柄外壳和手柄通过转子、手柄接头连接,转 子具有头部和螺杆部,转子的头部可转动地位于转动手柄外壳中,转动手柄外壳下端由转 子保护盖封住,转子的头部限定在所述螺母和所述转子保护盖之间,转子的螺杆部穿过转 子保护盖并螺纹连接手柄接头,手柄接头螺纹连接手柄的上端,螺杆穿过螺母、转子后和拉 杆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转子的头部可转动地位于转动手柄外壳中,转动手柄外壳下端由转子保护盖封 住,转子的头部限定在所述螺母和所述转子保护盖之间,转子的螺杆部穿过转子保护盖并 螺纹连接手柄接头,手柄接头螺纹连接手柄的上端,螺杆穿过螺母、转子后和拉杆的上端可 拆卸地连接,因此转动手柄外壳可相对手柄转动,只需要利用转动手柄的转动就可以驱动 螺母转动。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转动手柄外壳的外侧径向伸出摇 柄杆,摇柄杆的末端连接有摇柄。摇柄杆增加了力臂,使得操作者省力进行清理作业,并且摇柄便于手把持。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把手为多个管件可拆卸地拼接而 成,拉杆由多个杆件可拆卸地拼接而成。把手为多个管件可拆卸地拼接而成,拉杆由多个杆件可拆卸地拼接而成,因此整 个清理器是可延长的,以适应不同深度的井下作业。为了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安是提供了一种手摇式阴井清理器,其特 征是在于下部组合的二只活动挖斗,每只挖斗上部有四个排气孔,二只挖斗中间用中轴相 连,在挖斗外面上部焊有第一 u型接头,第二接头焊在活塞两边,两个接头通过连杆连接, 活塞中间装有活塞拉杆,活塞拉杆穿过活塞堵头ο型密封圈内与上部手柄内可拆卸的拉杆 相连,拉杆与转动手柄内的组件螺杆相连用插销固定,螺杆穿过组件转子与螺母拧上,转子 与螺母装在转动手柄内,在摇柄的转动下,由转动手柄内的组件螺母带动螺杆的伸缩以及 带动了拉杆,活塞,连杆及挖斗的分与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清理阴井下面有形状的废弃物时,其特征是可换上组装好 配套带有尖齿的备用挖斗,拆下原来组装好的转动手柄接头,手柄,长拉杆,可把拆下来的 长拉杆一端连接到带有尖齿的挖斗组件活塞拉杆上,另一端与手柄组件螺杆连接,把手柄 套在长拉杆外面,一端与活塞堵头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手柄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手摇式阴井清理器是无需电原,无需人工下井,利用螺母与螺杆通过 手摇方法带动拉杆及下端二只控斗在阴井下将泥浆或废弃物自动装在挖斗内,本实用新型 清理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对人避免了中毒的危险,同原始的方法相比,能达到省工省时, 对人大大提高了安全,给企业单位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图1是手摇式井下清理器的构造图。图2是图1中螺纹传动组件的分解视图。图3是图1中挖斗组件、活塞组件的分解视图。图4是挖斗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构造图。[0025]图中关键符号说明1油眼、2上盖、3转动手柄外壳、4螺杆、5、螺母、6转子、7定位孔8转子保护盖、9 固定螺丝、10手柄接头、11、14、42、44拉杆连接插销12拉杆、13手柄、15活塞接头、16活塞 堵头、17活塞拉杆、18活塞、19、21连杆固定插销、20连杆、22U型连杆接头、23挖斗、M中轴 定位螺丝25、39垫片、沈中间支架、27排气孔、观中轴、四滑槽、30连杆固定接头30_1活塞 外壳、31密封圈、32、33、34、36螺纹、35摇柄杆37摇柄、38摇柄螺丝、40摇柄螺帽、41拉杆 备用接头、43备用拉杆、45、备用手柄、46备用手柄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具体的描述中,各方位用语均是以井下清理器用于作业时的通常状态为参 考,挖斗一般位于井下清理器的下部而手柄位于上部,下面所述的“左右”主要是用来说明 任意相反的两侧,而不是要将要说明的内容限定为特定情况下的左侧或右侧。如图1至3所示,活塞外壳30-1的下部左右两边对称位置各开一条滑槽四。活 塞18可滑动地内置于活塞外壳30-1中,活塞18的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连杆固定接头30, 连杆固定接头30从活塞外壳30-1同侧的滑槽四中伸出,两连接固定接头30上各通过连 杆固定插销19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杆20。两挖斗23以活塞18为中心对称布置在活塞18的 左右两侧,各挖斗23上焊接有U型连杆接头22,各挖斗23与同侧的连杆20通过U型连杆 接头22可转动地连接,连杆20因此为一传动件,将活塞18的移动传递到挖斗23。活塞外 壳30-1的下端焊接有支架26,支架沈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活塞外壳30-1的延伸方向, 两挖斗23的轴向平行于支架沈的延伸方向,分别布置在支架沈的两侧,两挖斗23的邻近 侧的轴向两端有连接耳,支架26的长度方向两端也有连接耳,各连接耳上有耳孔,各连接 耳的耳孔共轴线,中轴观穿过各连接耳的耳孔,将各挖斗23可转动地连接到支架沈上,中 轴观两端连接上中轴定位螺丝M和垫片25,定位螺丝M头部直径大于各耳孔的直径,从 而避免中轴观从各耳孔中滑出。由于前述机构,活塞18的移动将转换成挖斗23绕中轴观 的转动。继续参照图1到图3,活塞外壳30-1的上端焊接有接头15,油封31装入到活塞堵 头16中间,活塞堵头16紧压到接头15中。活塞拉杆17的下端穿过活塞堵头16中的油封 31连接到活塞18。参照图中井下清理器的上部构造,摇柄杆35焊接在转动手柄外壳3上,螺丝38穿 过摇柄37的中部,并拧紧在摇柄杆35的外端,摇柄杆35外端的两侧各设置有垫片39,供 螺丝38穿过,螺丝38用螺母40拧紧。摇柄37的长度适合于手握,摇柄37最好设置成能 绕螺丝38转动,以避免对操作者手部皮肤的擦伤。螺母5是固定地设置在转动手柄外壳3 中,不能在转动手柄外壳3中转动。转子6也装入在转动手柄外壳3中,转子6可在转动手 柄外壳3中转动。转动手柄外壳3的下端外有螺纹,转子保护盖8有内螺纹并借此转子保 护盖8拧紧(螺纹连接)在转动手柄外壳3的下端,转子保护盖8形成有径向内侧的凸缘, 而转子6具有轴肩,转子6的轴肩和转子保护盖8的径向内侧的凸缘形成对转子定位的定 位结构,转子6的下端由转子保护盖8的径向内侧凸缘定位,上端由螺母5的下端面定位, 被限定在螺母5和转子保护盖8之间,不能轴向移动,但能转动。转子保护盖8和转子6各 具有定位孔7,定位孔7中可插入定位销或螺钉等,以阻止转子6相对转子保护盖8的转动,定位孔7仅在拆装井下清理器时使用。一旦装配好井下清理器,定位孔7中的定位销或螺 钉可拔出。手柄接头10螺纹连接转子6的下端,手柄接头10的侧壁也有穿孔,固定螺钉9 拧入到穿孔并连接到转子6中,以使手柄接头10和转子6固定连接在一起,拉杆12的下端 连接在活塞拉杆17上,并连接插销14穿过二者的连接孔将二者固定连接在一起。螺杆4 连接在拉杆12的上端并用连接插销11固定连接。手柄13的下端螺纹连接活塞接头15,螺 杆4穿过手柄接头10和转子6中间的孔与螺母5螺纹连接。在装配的时候,在拧螺杆4和 螺母5的同时,将接头10和手柄13同时拧上,在拧过程中,螺杆4和螺母5转速要慢,手柄 接头10和手柄13拧得要快,知道手柄接头10与手柄13拧紧为止。转动手柄外壳3的上 端螺纹连接带有油眼1的上盖2。如阴井深度深,手柄长度不够时可把手柄接长,如图1所示,拧掉手柄接头10,拧 的时候转动手柄3也慢慢到退,使螺杆4与螺母5拧出为止,拨掉插销11,拿掉螺杆4,在拉 杆12端部装上拉杆备用接头41,插上插销44,再装上备用拉杆43,插上插销42在备用拉杆 43端部接上螺杆4,插上插销11,在拉杆外面套上备用手柄接头46与手柄13拧紧,最套上 备用手柄45与备用手柄接头46拧紧,将螺杆4穿过转动手柄组件转子6与螺母5拧上,然 后将手柄接头10与备用手柄45拧紧,组装完成。在使用时,把如图1所示的手摇式阴井清理器插入井下,左手握住手柄13,右手握 住摇柄37向左轻轻地转动时,转动手柄内的螺母5,就推动了螺杆4与拉杆12,连杆20以 及两只挖斗23,使二只挖斗合在一起,同时将泥浆或废弃物自动装在挖斗内,然后把清理器 从井下提上地面放在妥当的地方将摇柄37向右转,同时转动手柄内的螺母5带动螺杆4与 拉杆12及连杆20往上伸,同时两只挖斗23也自动分开,将挖斗内的废弃物自动放掉。如图所示实施例的安装顺序如下组装时用钢板压成的挖斗23对称组合在一起,将支架沈插在挖斗23两则,用中 轴观穿过支架26和挖斗23,两端用中轴定位螺丝钉M拧紧,用连杆20 —端装在挖斗外 部U型连杆接头22上,另一端装在连杆固定接头30上,用连杆固定插销19,21插紧,用拉 杆12接在活塞拉杆17上用插销14插紧,拉杆12另一端装上螺杆4,用插销11插紧,在拉 杆12外面套上手柄13与活塞接头15拧紧,最将螺杆4穿过转动手柄内的转子6与螺母5 拧上,将手柄接头10与手柄13拧紧,组装完成。如阴井深度深,手柄长度不够时可把手柄接长,拧掉手柄接头10,拧的时候转动手 柄3也慢慢到退,使螺杆4与螺母5拧出为止,拨掉插销11,拿掉螺杆4,在拉12端部装上 拉杆备用接头41,插上插销44,最装上备用拉杆43,插上插销42在备用拉杆43端部接上螺 杆4,插上插销11,在拉杆外面套上备用手柄接头46与手柄13拧紧,最套上备用手柄45与 备用手柄接头46拧紧,将螺杆4穿过转动手柄组件转子6与螺母5拧上,然后将手柄接头 10与备用手柄45拧紧,组装完成。在清理阴井下有形状的废弃物时,可换上装配好带有尖齿的备用挖斗,如图4所 示,拧掉手柄接头10,同时拧出螺杆4,最拧掉手柄13,拨掉插销14,拿掉拉杆12,把拆下来 的拉杆12接在活塞拉杆17上,插回插销14,套上手柄13与活塞拉柄15拧紧,将螺杆4穿 进转动手柄组件转子6与螺母5拧上,同时将手柄接头10现备用手柄45拧紧,组装完成。
权利要求1.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挖斗组件,包括两挖斗和中间支架,两挖斗对称分布在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两挖斗的 相邻部分别连接到中间支架,并可绕中间支架转动;管体,管体的下部左右两侧形成有滑槽;活塞,内置于管体中,并且其左右两侧各连接有穿过该滑槽的连杆,各连杆与同侧的挖 斗连接,连杆与活塞、挖斗的连接均为可转动的连接;以及螺纹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螺纹件和移动螺纹件,移动螺纹件可直线传动地连接活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特征在于,移动螺纹件为螺杆,转动螺纹 件为螺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手柄、活塞接头 和活塞外壳,活塞接头固定连接活塞外壳并且螺纹连接手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活塞接头内置有活塞堵头,活 塞堵头内置有油封件,活塞连杆穿过油封件并且其下端连接到活塞,上端可拆卸地连接位 于手柄中的拉杆,拉杆还可拆卸地连接到移动螺纹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特征在于,螺纹传动组件还包括转动手 柄外壳,所述螺母固定在该转动手柄外壳内,转动手柄外壳和手柄通过转子、手柄接头连 接,转子具有头部和螺杆部,转子的头部可转动地位于转动手柄外壳中,转动手柄外壳下端 由转子保护盖封住,转子的头部限定在所述螺母和所述转子保护盖之间,转子的螺杆部穿 过转子保护盖并螺纹连接手柄接头,手柄接头螺纹连接手柄的上端,螺杆穿过螺母、转子后 和拉杆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特征在于,转动手柄外壳的外侧径向伸 出摇柄杆,摇柄杆的末端连接有摇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把手为多个管件可拆卸地拼 接而成,拉杆由多个杆件可拆卸地拼接而成。
专利摘要手摇式井下清理器,可用于阴井、下水道、焦气池或者有毒的井下清理作业,能避免人工下井或中毒,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其特征在于,包括挖斗组件,包括两挖斗和中间支架,两挖斗对称分布在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两挖斗的相邻部分别连接到中间支架,并可绕中间支架转动;管体,管体的下部左右两侧形成有滑槽;活塞,内置于管体中,并且其左右两侧各连接有穿过该滑槽的连杆,各连杆与同侧的挖斗连接,连杆与活塞、挖斗的连接均为可转动的连接;以及螺纹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螺纹件和移动螺纹件,移动螺纹件可直线传动地连接活塞。
文档编号E03F7/08GK201901938SQ20102067910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沈学林 申请人:沈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