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3443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排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装置,其包括出水管和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一管状的第一内环、一管状的第一外环和一中空板状的第一底板,所述出水管嵌套于所述第一内环的内壁,所述第一外环位于所述第一内环的外部,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外环的底部和所述第一内环的底部,并且从所述第一外环朝所述第一内环斜上分布,所述第一内环的上部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低于第一外环的顶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装置基本不会堵塞,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通畅,水流中杂质容易清理,还能自动控制水位高度。
【专利说明】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户内外水体的排水装置,一般都是由金属筛网制成的沉底式排水装置来排水。在排水过程中,沉底式排水装置配合电路开关控制的水管阀门,控制排水量、排水速度和水位高度。另外,在给水体补加水过程中,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关闭沉底式排水装置连通水管的阀门开关,打开另设的加水管进行补加水,通过人工观察或者电子水位感应器,以人工方式或电子感应方式关闭加水管开关,达到补加水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的排水装置,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第一,对于单层网筛式沉底式排水装置,淤泥、砂石、螺、腐死动植物、大颗粒沉底垃圾堵塞排水口;
[0005]第二,对于多层筛网式设计沉底式排水装置,由于水体底部的压强和虹吸作用,上述的水体杂质依旧会堵塞排水口。
[0006]第三,补水过程中,一旦出现水位感应器失灵或者人工观测失误的情况,容易出现水位高度控制不准确,水位高度高于预定水位线甚至溢出水池、淹没驳岸等情况,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排水口容易堵塞以及无法自动控制水位高度的缺陷,提供一种排水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9]—种排水装置,其包括出水管,其特点在于,该排水装置还包括一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一管状的第一内环、一管状的第一外环和一中空板状的第一底板,所述出水管嵌套于所述第一内环的内壁,所述第一外环位于所述第一内环的外部,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外环的底部和所述第一内环的底部,并且从所述第一外环朝所述第一内环斜上分布,所述第一内环的上部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低于第一外环的顶端。
[0010]第一外环、第一内环和第一底板形成的第一过滤区。水流因为水位的高差,受重力的影响发生溢流,越过第一外环,进入第一过滤区。第一过滤区中,第一底板形成从第一内环底部朝第一外环底部斜向下的坡,水流中密度大于水体密度的固体状的杂质就可以沉淀于第一底板上。由于第一通孔的位置低于第一外环的顶端,经过过滤后的水流就可流经第一通孔,进入出水管。由于第一通孔的位置高于第一底板,而密度大于水体密度的杂质会沉积于第一底板,因此,第一通孔和出水管基本不会堵塞。这样,解决了排水装置容易堵塞的问题。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只要将第一底板上的杂质清理掉,就可以继续保持排水装置通畅,具有使用周期长、清理方便的优点。[0011]当水体的液面高于第一外环的顶端时,超出第一外环顶端的水流都可以从排水装置排出。因此,使用时,可以根据水位高度的控制需要,调节出水管的长度,使第一外环的顶端位于需要的水位高度上,就可以达到自动控制水位高度的效果。
[0012]较佳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孔,增加了排水效率。
[0013]较佳地,所述第一内环的内壁上设有一延内壁环状分布的第一突起部。出水管嵌套于第一内环的内壁,内壁上的突起部可以控制出水管的嵌入深度,达到方便安装的目的。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一外环的外壁上设有一沿外壁环状分布的第二突起部。这样,可以控制第二过滤装置的嵌入深度,到达方便安装的目的。
[0015]较佳地,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一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一管状的第二内环、一管状的第二外环和一中空板状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外环嵌套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中空部,所述第二外环位于所述第二内环外部,所述第二外环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内环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从所述第二外环朝所述第二内环斜上延伸,并且超出所述第二内环的底部,所述第二内环的下部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外环的上部设有一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外环的顶端。
[0016]第一过滤装置外部还嵌套有第二过滤装置,增加了过滤效果。其中,第二外环、第二内环和第二底板形成的第三过滤区,第一外环、第二内环和第二底板形成第二过滤区。第二外环外的水流通过第三通孔时,第三通孔就可以将大于其孔径的较大颗粒的杂质堵在孔夕卜。水流通过第三通孔流入第三过滤区,由于第二底板形成从第二内环朝第二外环倾斜向下的坡,水流中的杂质就可以沉淀于该区域内。过滤后的水流通过第二通孔流入第二过滤区。由于第一外环的顶端低于第三通孔的位置,水流可以越过第一外环进入第一过滤区。通过第一过滤区的过滤,水流流入出水管。这样,水流依次通过第三过滤区、第二过滤区和第一过滤区,通过三个过滤区的过滤,排水装置基本不会堵塞。而三个过滤区的杂质也容易清理。
[0017]当水体的液面高于第三通孔时,超过第三通孔的水流都可以从排水装置排出。因此,使用时,可以根据水位高度的控制需要,调节出水管的长度,使第三通孔的位置位于需要的水位高度上,就可以达到自动控制水位高度的效果。
[0018]较佳地,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数量的通孔,可以达到较佳的排水效果。
[0019]较佳地,所述出水管有多个,相邻的所述出水管之间通过一管状的连接环连接。多个出水管通过连接环连接,既可以达到需要的长度,又便于拆卸。因此,多个出水管连接后,可以适用于高水位的场合,拆卸后,又能适用于低水位的场合。
[0020]较佳地,所述连接环的内壁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延内壁环状分布的第三突起部。连接环内部的突起部可以控制出水管的嵌套深度,达到容易安装的效果。
[0021]较佳地,所述出水管、所述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和所述连接环的材料均为PVC塑料。PVC塑料具有使用寿命长、质量轻、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效果。
[0022]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排水装置基本不会堵塞,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通畅,水流中杂质容易清理,还能自动控制水位高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水装置结构及水流流向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水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水装置自动控制低水位的原理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水装置自动控制高水位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装置1,包括出水管2,其特点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3,第一过滤装置3包括管状的第一内环4、管状的第一外环5和中空板状的第一底板6,出水管2嵌套于第一内环4的内壁,第一外环5位于第一内环4的外部,第一底板6连接第一外环5的底部和第一内环4的底部,并且从第一外环5朝第一内环4斜上分布,第一内环4的上部设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的位置低于第一外环5的顶端。
[0029]第一外环5、第一内环4和第一底板6形成的第一过滤区。水流越过第一外环5,进入第一过滤区。第一过滤区中,第一底板6形成从第一内环底部朝第一外环底部斜向下的坡,水流中的固体状的杂质就可以沉淀于第一底板6上。由于第一通孔7的位置低于第一外环5的顶端,经过过滤后的水流就可流经第一通孔,进入出水管。由于第一通孔7的位置高于第一底板6,而杂质沉积于第一底板,因此,第一通孔7和出水管2基本不会堵塞。这样,解决了排水装置容易堵塞的问题。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只要将第一底板上的杂质清理掉,就可以继续保持排水装置通畅,具有使用周期长、清理方便的优点。
[0030]当水体的液面高于第一外环4的顶端时,超过第一外环4的水流,都可以从排水装置排出。因此,使用时,可以根据水位高度的控制需要,调节出水管2的长度,使第一外环4的顶端位于需要的水位高度上,就可以达到自动控制水位高度的效果。
[0031]第一通孔7的数量可以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孔,增加了排水效率。
[0032]第一内环4的内壁上可以设有一延内壁环状分布的第一突起部。出水管2嵌套于第一内环4的内壁,内壁上的突起部可以控制出水管的嵌入深度,达到方便安装的目的。
[0033]第一外环5的外壁上可以设有一沿外壁环状分布的第二突起部。这样,可以控制第二过滤装置的嵌入深度,到达方便安装的目的。
[0034]排水装置I还可以包括第二过滤装置8,第二过滤装置8包括管状的第二内环10、管状的第二外环11和中空板状的第二底板12,第一外环5嵌套于第二底板12的中空部,第二外环11位于第二内环10外部,第二外环11的底部和第二内环10的底部通过第二底板12连接,第二底板12从第二外环11朝第二内环10斜上延伸,并且超出第二内环10的底部,第二内环10的下部设有第二通孔9,第二外环11的上部设有第三通孔13,第三通孔13的位置高于第一外环5的顶端。
[0035]第一过滤装置3外部还可以嵌套有第二过滤装置9,增加了过滤效果。其中,第二外环11、第二内环10和第二底板12形成的第三过滤区,第一外环5、第二内环10和第二底板12形成第二过滤区。第二外环11外的水流通过第三通孔13时,第三通孔13就可以将大于其孔径的较大颗粒的杂质堵在孔外。水流通过第三通孔13流入第三过滤区,由于第二底板12形成从第二内环10朝第二外环11倾斜向下的坡,水流中的杂质就可以沉淀于该区域内。过滤后的水流通过第二通孔9流入第二过滤区。由于第一外环5的顶端低于第三通孔13的位置,水流可以越过第一外环5进入第一过滤区。通过第一过滤区的过滤,水流流入出水管2。这样,水流依次通过第三过滤区、第二过滤区和第一过滤区,通过三个过滤区的过滤,排水装置基本不会堵塞。而三个过滤区的杂质也容易清理。
[0036]如图3和图4所示,当水体的液面高于第三通孔13时,超过第三通孔13的水流,都可以从排水装置I排出,从而使水体液面15保持与第三通孔13位于同一平面。因此,使用时,可以根据水位高度的控制需要,调节出水管2的长度,使第三通孔的位置位于需要的水位高度上,就可以达到自动控制水位高度的效果。
[0037]第二通孔9和第三通孔13的数量均可以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数量的通孔,可以达到较佳的排水效果。
[0038]出水管2可以有多个,相邻的出水管2之间可以通过管状的连接环14连接。多个出水管2通过连接环14连接,既可以达到需要的长度,又便于拆卸。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出水管连接后,可以适用于高水位的场合,拆卸后,又能适用于低水位的场合。
[0039]连接环14的内壁的上部和下部可以各设有一延内壁环状分布的第三突起部。连接环内部的突起部可以控制出水管的嵌套深度,达到容易安装的效果。
[0040]出水管2、第一过滤装置3、第二过滤装置8和连接环14的材料可以为PVC塑料。PVC塑料具有使用寿命长、质量轻、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效果。
[0041]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水装置,其包括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该排水装置还包括一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一管状的第一内环、一管状的第一外环和一中空板状的第一底板,所述出水管嵌套于所述第一内环的内壁,所述第一外环位于所述第一内环的外部,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外环的底部和所述第一内环的底部,并且从所述第一外环朝所述第一内环斜上分布,所述第一内环的上部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外环的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环的内壁上设有一延内壁环状分布的第一突起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的外壁上设有一沿外壁环状分布的第二突起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一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一管状的第二内环、一管状的第二外环和一中空板状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外环嵌套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中空部,所述第二外环位于所述第二内环外部,所述第二外环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内环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从所述第二外环朝所述第二内环斜上延伸,并且超出所述第二内环的底部,所述第二内环的下部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外环的上部设有一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外环的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材料为PVC塑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有多个,相邻的所述出水管之间通过一管状的连接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的内壁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延内壁环状分布的第三突起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的材料为PVC塑料。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材料均为PVC塑料。
【文档编号】E03F5/14GK203498989SQ20132050687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王忙忙, 杨宇辰 申请人: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泛亚国际环境设计(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