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摩檫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8481发布日期:2019-01-29 17:3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建筑摩檫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檫桩,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摩檫桩。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超高层与大跨桥梁等大型工程的建设,大直径超长基桩因其具有承载力高、变形小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作该类工程的基础。当前,现有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均表明,超长基桩的承载变形机理、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均与普通基桩存在很大的差别,根据常规分析方法设计得到的大直径超长基桩,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不能有效发挥其承载性能,从而对建设成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成本较低,承载能力强的建筑摩檫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的建筑摩檫桩,包括上桩体、下桩体和底座,所述上桩体设置在下桩体顶面,且上桩体与下桩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筋,上桩体和下桩体均为混凝土桩,上桩体和下桩体由按质量份其组分如下:水泥300-450份,中砂650-800份,骨料780-900份,加强纤维10-20份,外加剂4-8份,水180份-200份。

作为优选,所述下桩体内设置有桩柱芯,桩柱芯上端部延伸至上桩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下桩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成本较低,承载能力强,桩身内设置桩柱芯,增强了桩身的稳固性,设置连接筋,明显提高了摩擦桩的承载力,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且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的建筑摩檫桩,包括上桩体、下桩体和底座,所述上桩体设置在下桩体顶面,且上桩体与下桩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筋,上桩体和下桩体均为混凝土桩,上桩体和下桩体由按质量份其组分如下:水泥300-450份,中砂650-800份,骨料780-900份,加强纤维10-20份,外加剂4-8份,水180份-200份,所述下桩体内设置有桩柱芯,桩柱芯上端部延伸至上桩体内,所述底座与下桩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筋。

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成本较低,承载能力强,桩身内设置桩柱芯,增强了桩身的稳固性,设置连接筋,明显提高了摩擦桩的承载力,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且适用范围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摩檫桩,包括上桩体、下桩体和底座,所述上桩体设置在下桩体顶面,且上桩体与下桩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筋,上桩体和下桩体均为混凝土桩,上桩体和下桩体由按质量份其组分如下:水泥300‑450份,中砂650‑800份,骨料780‑900份,加强纤维10‑20份,外加剂4‑8份,水180份‑200份。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成本较低,承载能力强,桩身内设置桩柱芯,增强了桩身的稳固性,设置连接筋,明显提高了摩擦桩的承载力,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且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江
技术研发日:2017.07.20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