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嵌式生态挡土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8834阅读:1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嵌式生态挡土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河道防护的自嵌式生态挡土砖。



背景技术:

在河堤防护工程或者城市景观工程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如:混凝土浇筑、水泥砌块加混凝土浇筑、石块堆砌或常规挡土砖等来进行护坡挡土。这些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混凝土浇筑、水泥砌块加混凝土浇筑、石块堆砌的工程量很大,不美观,且浪费材料;

2)不能为水土环境提供长效保护,容易损坏、破坏河道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嵌式生态挡土砖,其具有成本低、便于施工和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挡土砖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嵌式生态挡土砖,其包括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砖体,其中,所述砖体包括上顶面、下底面、竖直面、斜配合面和两个侧面,所述两个侧面上对应开设有两个贯穿所述上顶面和下底面的通孔,所述竖直面的四角和所述斜配合面上对应开设有四个方槽,所述方槽的两面开口,施工时,相邻两块砖体的方槽互相对齐后插入方形嵌条。

特别地,所述砖体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空心腔。

特别地,所述通孔为半圆形结构,相邻两块砖体之间形成圆柱孔。

特别地,所述斜配合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

特别地,所述砖体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河道淤泥60~70份、水泥5~10份、直径小于2毫米的河沙10~30份、生石灰1~5份、煤渣5~15份,上述原料经过加工粉碎后,用砖机挤压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自嵌式生态挡土砖通过自嵌的方式连接,便于施工,砖体主要河道淤泥成分制成,同时砖体的结构设计与河道连通自成一体。不仅施工简便快捷,牢固性强,成本低;而且砖体中能生长河道植物,通过植物来清除水体和土体的有害化合物,改善水质,减少蓝藻爆发,维护生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自嵌式生态挡土砖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自嵌式生态挡土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自嵌式生态挡土砖包括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砖体,所述砖体包括上顶面1、下底面2、竖直面3、斜配合面4和两个侧面5,所述斜配合面4的倾斜角度为50°,所述两个侧面5上对应开设有两个贯穿所述上顶面1和下底面2的半圆形通孔6,相邻两块砖体之间通过两个半圆形通孔6形成圆柱孔7,所述砖体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孔7相连通的空心腔8。

所述竖直面3的四角和所述斜配合面4上对应开设有四个方槽9,所述方槽9的两面开口,施工时,相邻两块砖体的方槽互相对齐后插入方形嵌条10,通过方形嵌条10实现相邻两块砖体的连接。

所述砖体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河道淤泥60份、水泥5份、直径小于2毫米的河沙20份、生石灰5份、煤渣5份,上述原料经过加工粉碎后,用砖机挤压成型。

所述砖体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河道淤泥65份、水泥5份、直径小于2毫米的河沙20份、生石灰5份、煤渣10份,上述原料经过加工粉碎后,用砖机挤压成型。

所述砖体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河道淤泥70份、水泥5份、直径小于2毫米的河沙15份、生石灰5份、煤渣5份,上述原料经过加工粉碎后,用砖机挤压成型。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嵌式生态挡土砖,其包括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砖体,其中,所述砖体包括上顶面、下底面、竖直面、斜配合面和两个侧面,所述两个侧面上对应开设有两个贯穿所述上顶面和下底面的通孔,所述竖直面的四角和所述斜配合面上对应开设有四个方槽,所述方槽的两面开口,施工时,相邻两块砖体的方槽互相对齐后插入方形嵌条。上述自嵌式生态挡土砖不仅施工简便快捷,牢固性强,成本低;而且砖体中能生长河道植物,通过植物来清除水体和土体的有害化合物,改善水质,减少蓝藻爆发,维护生态。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明
技术研发日:2017.07.28
技术公布日:2017.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