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斜管堵塞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7417阅读:1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筑施工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斜管堵塞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监测基坑围护墙体(桩体)的深层水平位移,根据监测的变形值判断基坑的安全程度。

目前,墙体(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法为:将测斜管依次连接起来,在与钢筋笼捆绑在一起后浇筑在围护墙体(桩体)内,利用测斜仪量测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由于围护桩浇筑过程中,测斜管容易被堵塞和破坏,一旦堵塞后,监测数据将无法继续采集,无法对基坑的安全进行评估,也无法对施工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测斜管堵塞清除装置,可有效解除测斜管内的堵塞问题,具有施工成本低、易操作、可循环使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斜管堵塞清除装置,包括冲击钻头、钻头基座、钢性管件和柔性管件,冲击钻头设置于钻头基座上,钻头基座与钢性管件的一端连接,钻头基座上设有多个出水孔,出水孔与钢性管件的内腔连通,钢性管件的另一端与软性管件连接,软性管件用于连接供水装置,钢性管件的外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组滑轮组,滑轮组恰好可在测斜管的凹槽中行走。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钻头基座通过螺纹接头与钢性管件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钢性管件通过螺纹接头与软性管件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钻头基座呈圆台状。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钻头基座的最大外径和钢性管件的外径与软性管件的外径相同。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滑轮组的个数为2个,2个滑轮组之间成180度角,两组滑轮分别在钢性管件靠上端和下端。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每组滑轮组中包括2个滑轮,2个滑轮分别设置于钢性管件的两侧,两个滑轮之间通过杆件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冲击钻头和钻头基座的材质均为钢材料。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出水孔的个数为3~5个。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出水孔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出水孔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出水孔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度角。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装置进行测斜管的破堵塞处理,可有效解除测斜管内的堵塞问题,具有施工成本低、易操作、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测斜管堵塞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击钻头,2-出水孔,3-钻头基座,4-螺纹接头,5-滑轮,6-钢性管件,7-软性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测斜管堵塞清除装置,包括破堵用冲击钻头1、钻头基座3和外径带两组滑轮5的钢性管件6和供水用柔性管件;冲击钻头1安装在钻头基座3上,钻头基座3和钢性管件6通过螺纹接头4固定连接,钢性管件6的另一端通过螺纹接头4与柔性管件的一端连接,钻头基座3上设有多个出水孔2,出水孔2与钢性管件6的内腔连通。冲击钻头1形成破堵作用端;柔性管件的另一端连接供水装置,供水装置连接增压水泵,增大水向下的压力;钻头基座3呈圆台状,钻头基座3的最大外径、钢性管件6的外径与软性管件7的外径相同,钢性管件6的外径有两组滑轮5,滑轮5恰好可行走在测斜管的凹槽中。

上述结构中,冲击钻头1的开关采用遥控智能装置,可在地面控制冲击钻头1的工作。

上述结构中,在钢性管件6的外径有两组滑轮5,两组滑轮5分别在钢性管件6靠上、下端,每组滑轮5通过杆件连接,两滑轮5间成180度角。

一种测斜管堵塞清除装置,采用上述破堵塞装置,施工步骤:

将冲击钻头1安装到钻头基座3上,用螺纹接头4将钻头基座3与钢性管件6连接,用螺纹接头4将带有两组滑轮5的钢线管件和柔性管件连接,将柔性管件与供水装置连接,并使冲击钻头1、供水装置的开关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将组合装置从被堵塞的测斜管的上端插入到测斜管内,两组滑轮5恰好行走在测斜管的凹槽中,由于重力作用,组合装置会沿测斜管下滑,当冲击钻头1与测斜管内的堵塞物接触时,地面上施工人员会感觉到,打开冲击钻头1开关,测斜管内的堵塞物被破开;并打开增压水泵和供水装置的开关,高压水会冲掉剩余残渣,并将在测斜管中被破开的堵塞物冲走。

采用本破堵塞装置进行测斜管的破堵塞处理,可有效解除测斜管内的堵塞问题,具有施工成本低、易操作、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以上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斜管堵塞清除装置,包括冲击钻头、钻头基座、钢性管件和柔性管件,冲击钻头设置于钻头基座上,钻头基座与钢性管件的一端连接,钻头基座上设有多个出水孔,出水孔与钢性管件的内腔连通,钢性管件的另一端与软性管件连接,软性管件用于连接供水装置,钢性管件的外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组滑轮组,滑轮组恰好可在测斜管的凹槽中行走。可有效解除测斜管内的堵塞问题,具有施工成本低、易操作、可循环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池秀文;吕占胜;张聪瑞;张文举;王小俐;周栋;郑祖静;陈和燕;牛宏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2.18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