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5554发布日期:2018-11-07 10:5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生态马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自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世界第一个抽水马桶问世,通过不断的改进,才被今天广泛应用,在当今世界上,抽水马桶已被公认为“卫生水准的量尺”。

抽水马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将水的势能转换为水的动能,从而裹挟着排泄物进入下水管道。抽水马桶就是用水为输送载体工作的,在水资源缺乏地区,有的抽水马桶只是摆设。

现有马桶采用是虹吸原理,该原理有以下缺点:1水箱坐体一体化,占地面积大,安装受坑距限制,2内设的“s”弯管用于存水,形成水封,防止串气反味,“s”管径在5-6公分,冲水时易堵塞;3坐体内的存水面易引发溅水;4不能将粪便及时处理,堆积的粪便产生异味,污染空气;5敞开冲水噪音大,不利于健康(根据研究报告纽约大学菲利普.泰尔诺博士指出,如果冲水时马桶盖打开,马桶内的瞬间气旋最高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6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进而落在墙壁和物品上。现在大部分家庭中,如厕、洗漱、淋浴都在卫生间里进行,牙刷、漱口杯、毛巾等于马桶共处一室,自然很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因此,应养成冲水时盖上马桶盖的习惯)

马桶解决了我们的“方便”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产生大量的污水排放,为此,世界各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治理污水排放的问题。各国也出台了马桶冲水时的用水标准,我们国家规定,马桶用水量在6升及以下,为的就是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达到污水排放治理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生态马桶,包括,坐体,隔离室和输送管总成。

坐体后设的靠背栏上设有联接坐体冲洗管道的自来水接口,无水箱,体长在450mm,安装不受坑距限制;隔离室的管径在110mm,隔离室1两端设有上阀门2和下阀门3,阀门采用杠杆原理,阀门管径在10公分,阀门直径在9公分,加大的排污口不易堵塞污物,上阀门2与坐体联接,可防止串气反味,可及时处理污物,上阀门2在10克物体重量下打开,下阀门3与输送管总成一端联接,可防止串气反味,下阀门3在100克物体重量下打开,输送管总成的另一端与排污管道联接;输送管的管径在110mm,输送管底部设有过滤水槽,可清洗透水输送带5上的残留物,过滤水槽一端设有水槽阀门,用于更换过滤水槽内的液体时手动打开和关闭,水槽阀门上设有溢水口,用于排出过多的过滤水槽内的液体,流入排污管道,输送传动轮4安装在输送管内,透水输送带5铺设在输送传动轮4上,首尾相扣,透水输送带5下方设有刮板,水槽阀门上端处为刮板,可刮去透水输送带5上的残留物,输送传动轮4与安装在输送管外减速电机8轴上的齿轮6联接,齿轮6与折叠手摇柄传动机构7联接,折叠手摇柄传动机构7安装在靠背栏上。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生态马桶装置的工作方法:小便时,小便经过隔离室1,透水输送带5,落入输送管内的过滤水槽内,多余的液体经过水槽阀门溢水口流入排污管道;大便时,(手动下)放下折叠手摇柄传动机构7与齿轮6咬合,摇动手柄,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齿轮6、输送传动轮4和透水输送带5循环转动,大便经过隔离室1,落在透水输送带5上,通过透水输送带5将大便输送到排污管道,同时,通过过滤水槽和刮板可将残留在透水输送带上的大便除去,过滤水槽内液体通过水泵(使用机械水泵时,水泵传动轮与齿轮6联接,使用电动水泵时,电路连接在坐垫的压力开关上)首次淋浴式循环冲洗马桶,便后可使用自来水或收集水对马桶二次冲刷;(电动下)通过安装在马桶坐垫上的压力开关,控制减速电机8和电动水泵的电路,,抬起马桶坐垫,断开电路,放下马桶坐垫施压,接通电路,进行输送工作。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解决现有马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生态马桶采用机械原理,具有防溅、防臭、无冲水噪音和“零”污水排放的功效,更利于节能减排;可利用分离出的大、小便,用于再生能源,达到“零”污染排放,更好的保护环境。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马桶包括:坐体、隔离室和输送管总成。坐体靠背栏上设有联接坐体冲洗管道的自来水接口,管状的隔离室1两端设有上阀门2和下阀门3,上阀门2与坐体联接,下阀门3与输送管总成一端联接,输送管总成另一端与排污管道联接,输送管底部设有过滤水槽和水槽阀门,过滤水槽外设的出水口安装水泵,输送传动轮4安装在输送管内,透水输送带5铺设在输送传动轮4上,首尾相扣,透水输送带5下方设有刮板,输送传动轮4与安装在输送管外减速电机8轴上的齿轮6联接,齿轮6与折叠手摇柄传动机构7联接,折叠手摇柄传动机构7安装在靠背栏上。本发明的生态马桶具有防溅、防臭、无冲水噪音和“零”污水排放的功效,更利于节能减排。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庆兵
技术研发日:2018.08.15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