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快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4533发布日期:2018-12-25 20:2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快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预制管桩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在民用建筑的桩基工程中使用广泛,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基的需要,大都要在工地现场进行接桩作业,因此,接桩的质量,接桩方式成为桩基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接桩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地基的指标向能。

传统的桩体连接方式有焊接法,法兰盘法。采用焊接法接桩时,焊接的质量难以保证,焊接部位多,焊接易变形,导致焊接结构整桩抗弯,抗拔和抗剪能力弱,焊缝检测难度大,影响整个施工工程。采用法兰盘法接桩时,会增加桩头的截面面积,从而增加压桩的难度,加大对土体的影响。且两种方法都容易在土体中发生锈蚀,用钢量大,造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快速接头。本发明的快速接头不易发生腐蚀,节约材料,造价低,能够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快速接头技术方案为,包括上桩,下桩,所述上桩的桩头由凹凸相间的扇环组成,下桩的桩头由与上桩桩头相互配合的凹凸相间的扇环组成;上桩桩头上还预埋有钢筋,下桩桩头上预设有与上桩桩头的钢筋相配合的锚筋孔。

所述钢筋为2-12根,均匀分布在上桩桩头上。

所述钢筋均匀分布在上桩桩头的扇环上。

上下桩接桩,用硫磺胶泥进行连接。

所述上桩桩头与下桩桩头的凹凸扇环与桩身整体浇筑。

所述上桩桩头与下桩桩头的凹凸扇环圆心角均为60°。

所述上桩桩头的扇环的凹面与凸面的垂直距离为23d,所述下桩桩头的扇环的凹面与凸面的垂直距离为23d,其中d为钢筋的直径。

所述的钢筋外伸出上桩桩头扇环端面的长度不小于15d,其中d为钢筋的直径。

下桩桩头上预设的锚筋孔长度大于对应位置预留钢筋30mm,预设的锚筋孔直径大于对应位置预留钢筋直径1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焊接来实现接桩,带来的焊接的质量难以保证,焊接部位多,焊接易变形,导致焊接结构整桩抗弯,抗拔和抗剪能力弱,焊缝检测难度大;克服了法兰盘接桩带来的用钢量大,易腐蚀的等弊端。

2.本发明上桩凹凸扇环与下桩的凹凸扇环位置相适配,上桩的凸扇环插入下桩凹扇环,下桩的凸扇环插入上桩凹扇环,增大了上桩与下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上下桩的对接效率,对接后密封性好。

3.上桩预埋的钢筋插入下桩预留的锚筋孔中,同时在锚筋孔中注满硫磺胶泥,使钢筋与锚筋孔,上下桩扇环进行连接,连接快速,且连接后不易变形,大大提高了接桩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接桩后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上桩的仰视图;

图4所示为下桩的俯视图。

其中,1-上桩,2-凹扇环,3-钢筋,4-凸扇环,5-锚筋孔,6-下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如说明书附图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快速接头,包括上桩1,下桩6,所述上桩1的桩头由凹凸相间的扇环(凹扇环2,凸扇环4)组成,下桩6的桩头由与上桩1桩头相互配合的凹凸相间的扇环(凹扇环2,凸扇环4)组成;上桩1桩头上还预埋有钢筋3,下桩6桩头上预设有与上桩1桩头的钢筋3相配合的锚筋孔5。

所述上桩1凸扇环4插入下桩6凹扇环2,上下桩接桩,所述下桩6凸扇环4插入上桩1凹扇环2。所述上桩1预留埋钢筋3插入下桩6注满硫磺胶泥的锚筋孔5。完成上桩1与下桩6的连接。

实施例2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快速接头,包括上桩1,下桩6,所述上桩1的桩头由凹凸相间的扇环(凹扇环2,凸扇环4)组成,下桩6的桩头由与上桩1桩头相互配合的凹凸相间的扇环(凹扇环2,凸扇环4)组成;上桩1桩头上还预埋有钢筋3,下桩6桩头上预设有与上桩1桩头的钢筋3相配合的锚筋孔5。所述上桩1桩头与下桩6桩头的凹凸扇环与桩身整体浇筑。所述上桩1桩头与下桩6桩头的凹凸扇环圆心角均为60°。

所述钢筋3为12根,均匀分布在上桩1桩头的扇环(凹扇环2,凸扇环4)上。

上下桩接桩,用硫磺胶泥进行连接。

所述上桩1桩头的扇环的凹面与凸面的垂直距离为23d,所述下桩6桩头的扇环的凹面与凸面的垂直距离为23d,其中d为钢筋3的直径。

所述的钢筋3外伸出上桩1桩头扇环端面的长度不小于15d,其中d为钢筋3的直径。

为避免接桩时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下桩6桩头上预设的锚筋孔5长度大于对应位置预留钢筋30mm,预设的锚筋孔5直径大于对应位置预留钢筋6直径10mm。

所述上桩1与下桩6接桩时,将下桩锚筋孔5中注满融化的硫磺胶泥,并溢出桩面;所述上桩1凸扇环4插入下桩6凹扇环2上下桩接桩,所述下桩凸扇环4插入上桩凹扇环2;所述上桩1预留埋钢筋3插入下桩6注满硫磺胶泥的锚筋孔5。

本发明上桩1凹凸扇环与下桩6的凹凸扇环位置相适配,上桩1的凸扇环4插入下桩6凹扇环2,下桩6的凸扇环4插入上桩1凹扇环2,增大了上桩1与下桩6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上下桩的对接效率,对接后密封性好;上桩1预埋的钢筋3插入下桩6预留的锚筋孔5中,同时在锚筋孔5中注满硫磺胶泥,使钢筋3与锚筋孔5,上下桩扇环进行连接,连接快速,连接的接触面积增大,且连接后不易变形,大大提高了接桩的效率和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焊接来实现接桩,带来的焊接的质量难以保证,焊接部位多,焊接易变形,导致焊接结构整桩抗弯,抗拔和抗剪能力弱,焊缝检测难度大;克服了法兰盘接桩带来的用钢量大,易腐蚀的等弊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预制管桩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快速接头,包括上桩,下桩,所述上桩的桩头由凹凸相间的扇环组成,下桩的桩头由与上桩桩头相互配合的凹凸相间的扇环组成;上桩桩头上还预埋有钢筋,下桩桩头上预设有与上桩桩头的钢筋相配合的锚筋孔。本发明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接桩的质量,且桩头不腐蚀,造价低。

技术研发人员:陈璐;位光磊;白玉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滨州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8.16
技术公布日:2018.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