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生态岸堤的构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7586发布日期:2019-02-22 20:54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生态岸堤的构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主要涉及生态环境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工生态岸堤的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作为人类的集中聚居地,水系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堤岸在城市水系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状态下,堤岸实质上是一个水陆过渡区,在这个区域内水体和土壤之间发生着密切的物质交换,形成了多样化的生境,由此带来了堤岸带生物群落的繁荣,这成为维持水系生态服务功能的自然基础。然而,由于对日常管理维护方便、易于施工以及航运、防洪等要求,目前城市水系的堤岸大量使用水泥混凝土构筑,使得堤岸呈现硬质化、直线化和单一化的特点。

水泥混凝土破坏了堤岸作为水陆过渡区的物质基础,其结果就是将水系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割裂为水体和水泥构筑物两个独立部分。这种做法直接损害了水系在城市中的物质循环、生物栖息、美学价值等功能,不仅导致了城市水系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而且还削弱了水系对城市污染物的容纳能力,最终对周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滨海湿地由于过度的围垦造陆导致大量的滨海湿地消失,岸堤大量水泥硬质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生态岸堤的构筑方法,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促进海水中沉积物的快速沉降,促淤净化水质兼具保护性和观赏性等多项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生态岸堤的构筑方法,包括防护堤主体,在所述防护堤主体上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1)在凹槽内由高到低依次种植芦苇、盐地碱蓬、海三棱藨草,(2)各自的垂直生态位根据水位情况确定,成1.5:1:2水平比例,(3)在芦苇、盐地碱蓬、海三棱藨草的种植区域内,分别搭配不同比例的水生动物和微生物,(4)芦苇区内按照面积比例设置霍普水丝蚓、纹沼螺每平方米10-15只,(5)盐地碱蓬区内按照面积比例设置双齿围沙蚕、光滑河篮蛤每平方米5-10只,(6)海三棱藨草取内按照比例设置河蚬、泥螺、短身大眼蟹每平方米20-30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沟槽底部设有空隙,使得海水可以从底部流出,保持水动态循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防护堤主体一侧构筑消浪浅堤,消减波浪有助于保护构筑的生态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浪浅堤采用十字型的构造,有利于水、及水生动物的通过,避免对他们的巡游觅食产生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构筑1.5:1:2的芦苇、护花米草、海三棱藨草生境,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加快沉积物的沉降作用

(2)消浪浅堤,消减波浪有助于保护构筑的生态区。消浪浅堤采用十字型的构造,有利于水、及水生动物的通过,避免对他们的巡游觅食产生影响。十字型支架的消浪浅堤还可以为底栖动物等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3)水泥混凝土倾斜沟槽设计的堤坝一方面保证堤坝的安全稳定,另一方面沟槽内富集沉积物,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人工生态岸堤的构筑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堤主体、2凹槽、3芦苇区域、4盐地碱蓬区域、5海三棱藨草区域、6消浪浅堤、7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给出为本发明一种人工生态岸堤的构筑方法的实施方式,包括防护堤主体1,在所述防护堤主体1上设有凹槽2,其特征在于:(1)在凹槽2内由高到低依次种植芦苇、盐地碱蓬、海三棱藨草,(2)各自的垂直生态位根据水位情况确定,成1.5:1:2水平比例,(3)在芦苇、盐地碱蓬、海三棱藨草的种植区域内,分别搭配不同比例的水生动物和微生物,(4)芦苇区内按照面积比例设置霍普水丝蚓、纹沼螺每平方米10-15只,(5)盐地碱蓬区内按照面积比例设置双齿围沙蚕、光滑河篮蛤每平方米5-10只,(6)海三棱藨草取内按照比例设置河蚬、泥螺、短身大眼蟹每平方米20-30只。

稳定的钢筋混凝土构架为主体,保证堤坝的安全坚固性。堤坝在原始的堤坝的基础上设置沟槽,以供沉积物的附着和动植物生态环境的够设。

沟槽底部设有空隙7,使得海水可以从底部流出,保持水动态循环。

构筑100m的消浪浅堤6,消减波浪有助于保护构筑的生态区。消浪浅堤6采用十字型的构造,有利于水、及水生动物的通过,避免对他们的巡游觅食产生影响。十字型支架的消浪浅堤6还可以为底栖动物等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生态岸堤的构筑方法,主要涉及生态环境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防护堤主体,在所述防护堤主体上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1)在凹槽内由高到低依次种植芦苇、盐地碱蓬、海三棱藨草,(2)各自的垂直生态位根据水位情况确定,成1.5:1:2水平比例,(3)在芦苇、盐地碱蓬、海三棱藨草的种植区域内,分别搭配不同比例的水生动物和微生物,(4)芦苇区内按照面积比例设置霍普水丝蚓、纹沼螺每平方米10‑15只,(5)盐地碱蓬区内按照面积比例设置双齿围沙蚕、光滑河篮蛤每平方米5‑10只,(6)海三棱藨草取内按照比例设置河蚬、泥螺、短身大眼蟹每平方米20‑30只。

技术研发人员:陶燕东;孙昌平;王鲁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益华通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5
技术公布日:2019.0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