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贯通式锚碇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1267发布日期:2019-08-09 23:5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部贯通式锚碇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部贯通式锚碇基础,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适用于桥梁的锚碇锚固。



背景技术:

目前锚碇基础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洞锚,类似于抗拔桩方案;一种是重力式锚碇,也就是采用大体积混凝土保障锚固有效性,如图1和图2所示。

洞锚是依靠锚固混凝土柱与洞壁之间的摩擦力来提供锚固力,锚固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摩擦系数、正压力成正比;重力式锚碇是通过浇筑大体积混凝土,通过混凝土的重力来提供锚固力,锚固力的大小同混凝土的重力成正比,其次,洞锚可靠性不如重力锚碇,但是重力锚碇需要浇筑极大体积的混凝土,经济性较差,如申请号为201811272730.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锚碇锚固系统的施工方式,该施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沉井井盖,(2)锚梁支架台阶区域分层浇筑混凝土,(3)安装锚梁支架,(4)安装锚梁及锚杆支架,(5)安装锚杆,并逐层浇筑锚块混凝土层,(6)继续锚块施工。该施工方法形成混合型锚固支架系统同时采用边安装锚杆边浇筑的施工方式。该方法形成混合型锚固支架系统,从而增强锚固支架刚度,消除累积变形效应,有效的防止了支架变形导致重复作业,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型钢的使用量,降低成本投入,但该专利是一种常规的重力式锚碇,且并未应用锚碇之间的土体作为锚固力,而本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洞锚基础,且利用各个锚桩之间岩土体作为锚固力的来源。

在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610267189.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悬索桥锚碇锚固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器拉杆、锚索锚具、预应力锚索、锚拉板混凝土和封锚混凝土,所述连接器拉杆、锚索锚具和预应力锚索顺次连接,所述锚索锚具的外围设置多条平行的锚固钢筋,所述锚索锚具的端部设置多层锚下钢筋网片,所述锚固钢筋从所述锚下钢筋网片中穿过,所述锚索锚具、锚固钢筋和锚下钢筋网片埋置于所述锚拉板混凝土和封锚混凝土中,所述连接器拉杆从锚下钢筋网片中穿过。本发明所述锚固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能够增强悬索桥锚碇安全储备,在悬索桥锚碇的部分预应力锚索失效时,该锚固装置可以及时介入作用,对主缆内力起到重新分配的作用,提高悬索桥锚碇的耐久性,保证桥梁安全;是一种锚固用机械结构,与本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均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部贯通式锚碇基础,该底部贯通式锚碇基础能增大锚碇的抗拔力,同时,无需浇筑大量的混凝土,同时克服了重力锚碇投资太大的缺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底部贯通式锚碇基础,包括支墩;支墩一侧的地面内设有若干个锚洞;所述锚洞向地面内开挖,开挖的尾部横向相互贯通,形成连接锚洞;在锚洞内设有钢筋笼。

所述钢筋笼内架设有锚索,并浇筑有混凝土。

所述支墩上设有主缆,主缆通过锚索与锚洞连接。

所述锚洞、连接锚洞和地面内的岩土体,形成共同受力结构。

所述锚洞均匀分布在地面内。

所述锚索与锚洞内的钢筋笼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洞锚底部进行横向连接锚洞施工,使锚洞底部相互贯通,并裹挟各个锚洞之间的岩土体,使锚与锚之间的岩土体协同受力,让锚桩与锚之间的岩土体共同形成一个大型锚固系统,能增大锚碇的抗拔力,同时,无需浇筑大量的混凝土,克服了重力锚碇投资太大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洞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主缆,2-锚索,3-地面,4-支墩,5-锚洞,6-钢筋笼,7-岩土体,8-连接锚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底部贯通式锚碇基础,包括支墩4;支墩4一侧的地面3内设有若干个锚洞5;所述锚洞5向地面3内开挖,开挖的尾部横向相互贯通,在锚洞5内设有钢筋笼6;所述若干个锚洞5的尾部依次连接,形成连接锚洞8。

所述钢筋笼6内架设有锚索2,并浇筑有混凝土。

所述支墩4上设有主缆1,主缆1通过锚索2与锚洞5连接。

所述锚洞5、连接锚洞8和地面3内的岩土体7(锚洞5之间的岩土体7),形成共同受力结构。

所述锚洞5均匀分布在地面3内。

所述锚索2与锚洞5内的钢筋笼6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了类似于洞锚的设计方案,将洞锚底部相连,裹挟其中的岩土体,利用岩土体的重量,形成锚固力,达到了重力锚的效果,又比重力锚大大节省了资金,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部贯通式锚碇基础,包括支墩;支墩一侧的地面内设有若干个锚洞;所述锚洞向地面内开挖,开挖的尾部横向相互贯通,在锚洞内设有钢筋笼;所述若干个锚洞的尾部依次连接,形成连接锚洞。本发明在洞锚底部进行横向连接锚洞施工,使锚洞底部相互贯通,并裹挟各个锚洞之间的岩土体,使锚与锚之间的岩土体协同受力,让锚桩与锚之间的岩土体共同形成一个大型锚固系统,能增大锚碇的抗拔力,同时,无需浇筑大量的混凝土,克服了重力锚碇投资太大的缺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0
技术公布日:2019.08.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