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4463发布日期:2020-04-14 21:1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适用于长距离调水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长距离供水工程中由于地形复杂多变,在采用浅埋式输水管路布置时通常在局部高点设置调压塔或者空气阀作为水锤防护的手段,调压塔结构水锤反射效果可靠、运行维护费用低理应成为首选

但是有时考虑到正常运行时水压较大,按照常规设计调压塔的规模相对较高,工程投入较大;另外一种因素是长距离供水工程糙率和局部水头损失设计取值与实际取值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若偏差较大,若调压塔设置高度较低则存在溢流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以减小调压塔规模,降低工程投入,减少溢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调压塔和供水管道,调压塔设置于供水管道的一侧,该调压塔与供水管道之间经连接管连通,所述调压塔上端设置与其连通的且直径较小的竖井。

所述调压塔的高度及断面积通过水锤计算时补水量确定。

所述竖井高度根据正常运行时静压确定。

所述竖井断面积不小于调压塔断面积的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调压塔上设置直径较小的、可起到进出排气孔和减少溢流的作用的竖井,从而可减小调压塔的规模,降低工程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具有调压塔3和供水管道1,调压塔3设置于供水管道1的一侧,该调压塔与供水管道1之间经连接管2连通,避免施工期的干扰。

本实施例中在调压塔3上端设置与其连通的竖井4,竖井4与大气相连,竖井4同时兼作进气和排气功能,以满足正常运行时的压力要求,并且位于调压塔3上端的竖井可减少溢流、节约水资源。

本例中调压塔3高度及断面通过水锤计算时补水量确定,不必考虑输水系统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实际运行情况和理论计算的差异,仅需满足对管道的补水量即可;竖井4高度根据正常运行时静压确定,考虑到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最不利情况;竖井4断面积不小于调压塔3断面积的10%,以保证进排气时不产生过大的风速。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调压塔(3)和供水管道(1),调压塔(3)设置于供水管道(1)的一侧,该调压塔与供水管道(1)之间经连接管(2)连通,所述调压塔(3)上端设置与其连通的且直径较小的竖井(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塔(3)的高度及断面积通过水锤计算时补水量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4)高度根据正常运行时静压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4)断面积不小于调压塔(3)断面积的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以减小调压塔规模,降低工程投入,减少溢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调压塔高度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调压塔和供水管道,调压塔设置于供水管道的一侧,该调压塔与供水管道之间经连接管连通,所述调压塔上端设置与其连通的且直径较小的竖井。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长距离调水工程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会;杨飞;周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4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