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0765发布日期:2020-04-21 18:5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支护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深大基坑出现在城市中,但由于城市里面用地较为紧张,而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由于其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同时对岩体扰动小,施工快捷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到基坑加固这种。然而在锚索张拉过程中,发现同一锚索中的多根钢绞线存在受力严重不一致现象,甚至出现个别钢绞线不受力现象,严重影响支护系统安全,为基坑后续开挖埋下安全隐患。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使每条钢绞线受力均匀的装置,所以解决这类问题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包括上部球形接头、下部球形接头和连接弹簧,上部球形接头设有球形弧面,下部球形接头开设有球形凹槽,球形弧面与球形凹槽相互配合,使上部球形接头能在下部球形接头内自动滑动,从而使每条钢绞线受力均匀,提高了支护系统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上部球形接头、下部球形接头和弹簧,所述上部球形接头与下部球形接头通过侧面的弹簧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部球形接头内设有预留孔道a,下部球形接头内均设有预留孔道b,所述预留孔道a、预留孔道b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球形接头上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上部球形接头设有球形弧面,所述球形弧面与所述球形凹槽相配合,所述上部球形接头的球形弧面端可在所述下部球形接头上的球形凹槽内自动滑动。调整其他钢绞线的受力,使每条钢绞线受力均匀。

进一步地,还包括工作锚和锚垫板,所述工作锚上开设有若干预留孔,所述工作锚固定在所述上部球形接头上,所述锚垫板固定在所述下部球形接头上。工作锚用于预应力锚固工作,锚垫板用于分散应力的集中,保护预留孔道不被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孔的外径与所述预留孔道a、预留孔道b的外径尺寸,所述预留孔道a、预留孔道b的数量一致。以便锚索张拉过程中,对钢绞线不均受力调整更易于趋于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球形接头与下部球形接头之间涂抹有润滑油。使张拉过程中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对不均匀受力更为敏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锚索施工误差引起的锚索张拉过程中,各个钢绞线受力不一致的现象,通过其终端的张拉锁定环节,通过在锚垫板与工作锚之间添加所述纠偏垫盘,调节各跟钢绞线的受力的情况,使其各根钢绞线受力趋于均匀。从而减缓锚索本身施工过程中的误差。进一步提高支护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该装置具有加工方便,操作简单,同时可大大提高支护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的上部球形接头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的下部球形接头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上部球形接头,2-下部球形接头,3-弹簧,41-预留孔道a,42-预留孔道b,5-工作锚,6-锚垫板7-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包括上部球形接头、下部球形接头和弹簧,所述上部球形接头与下部球形接头通过侧面的弹簧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部球形接头内设有预留孔道a,下部球形接头内均设有预留孔道b,所述预留孔道a、预留孔道b对应设置,所述下部球形接头上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上部球形接头设有球形弧面,所述球形弧面与所述球形凹槽相配合,所述上部球形接头的球形弧面端可在所述下部球形接头上的球形凹槽内自动滑动。调整其他钢绞线的受力,使每条钢绞线受力均匀。还包括工作锚和锚垫板,所述工作锚上开设有若干预留孔,所述工作锚固定在所述上部球形接头上,所述锚垫板固定在所述下部球形接头上。工作锚用于预应力锚固工作,锚垫板用于分散应力的集中,保护预留孔道不被损坏。

预应力锚索的基本原理为:通过对锚索体的张拉,形成对周围材料的压力作用以提高岩土体抗破坏能力;同时,当岩土体有可能出现拉应力时被这部分压力作用所抵消,可以减少岩土体内的拉应力。因此,岩土体处于预应力作用状态将大大提高岩土体的强度值。而实际在对锚索体进行张拉时很难保证每条钢绞线受力均匀,受力不均匀将导致部分钢绞线不受力或者受力相反,从而使内部的压力相互抵消,使内部压力降低,达不到抵抗外部应力的作用,从而使支护系统抗破坏能力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使每条钢绞线受力均匀,大大提高了支护系统的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为:若干钢绞线通过钢筋混泥土固定在所述预留孔道4和预留孔7内,所述钢绞线的一端固定在锚垫板6上,另一端通过千斤顶给所述纠偏装置施加预应力。预应力锚索张拉力计算公式为公式中p为张拉力,es为弹性模量,a为受力面积,δl为钢绞线的伸长量,在es和δl一定的情况下,张拉力p与受力面积a成正比,本实用新型中上部球形接头1球形弧面一端在下部球形接头2上的凹槽内滑动,在受力不均时,上部球形接头1受张拉力的作用在所述下部球形接头2上的凹槽内滑动,改变其受力面积,从而使张拉力保持不变,保证了每条钢绞线受力均匀,大大提高了支护系统的安全性。

据上述,所述预留孔的外径与所述预留孔道a、预留孔道b的外径尺寸,所述预留孔道a、预留孔道b的数量一致。以便锚索张拉过程中,对钢绞线不均受力调整更易于趋于均匀。以便锚索张拉过程中,对钢绞线不均受力调整更易于趋于均匀,如果尺寸不一致在张拉时会使张拉力作用在预留孔道4边缘处和锚垫板6上,导致预留孔道4边缘处和锚垫板6损坏。

据上述,所述上部球形接头1与下部球形接头2之间涂抹有润滑油,使张拉过程中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对不均匀受力更为敏感,使每条钢绞线受力均匀,减小其误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球形接头(1)、下部球形接头(2)和弹簧(3),所述上部球形接头(1)与下部球形接头(2)通过侧面的弹簧(3)连接,所述上部球形接头(1)内设有预留孔道a(41),下部球形接头(2)内设有预留孔道b(42),所述预留孔道a(41)、预留孔道b(42)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球形接头(2)上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上部球形接头(1)设有球形弧面,所述上部球形接头(1)的球形弧面端可在所述下部球形接头(2)上的球形凹槽内自动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锚(5)和锚垫板(6),所述工作锚(5)上开设有若干预留孔(7),所述工作锚(5)固定在所述上部球形接头(1)上,所述锚垫板(6)固定在所述下部球形接头(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7)的外径与所述预留孔道a(41)、预留孔道b(42)的外径尺寸,所述预留孔道a(41)、预留孔道b(42)的数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球形接头(1)与下部球形接头(2)之间涂抹有润滑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纠偏装置,包括上部球形接头、下部球形接头和弹簧,所述上部球形接头与下部球形接头通过侧面的弹簧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部球形接头内设有预留孔道a,下部球形接头内均设有预留孔道b,所述预留孔道a、预留孔道b对应设置。所述下部球形接头上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上部球形接头设有球形弧面,所述球形弧面与所述球形凹槽相配合,所述上部球形接头的球形弧面端可在所述下部球形接头上的球形凹槽内自动滑动。部球形接头设有球形弧面,下部球形接头开设有球形凹槽,球形弧面与球形凹槽相互配合,使上部球形接头能在下部球形接头内自动滑动,从而使每条钢绞线受力均匀,提高了支护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庆元;吴剑;邢晓飞;杜志云;沈文辉;刘峰;刘志强;师亚龙;史宪明;杨锦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7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