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9671发布日期:2020-06-02 20:3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沟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基坑排水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挖设集水坑,使用污水泵将集水坑内的水抽走以达到基坑干燥,方便基础施工的目的。但在砂性土的情况下,对于明挖集水坑,由于地下水位的高度和砂性土的特质等问题,将导致开挖边缘不断的垮塌,垮塌的砂性土和渗出的地下水一起落入开挖的集水坑内,砂土非常容易进入污水泵导致泵体堵塞,即使给污水泵加上滤网,其过滤效果也不显著;而且砂土堵塞还容易烧坏污水泵,提高设备投入成本。而采用井点降水的方式,首先将水位降至基坑底部高程以下,然后再开挖进行混凝土基础的施工,单井点降水所需设备复杂,且当基坑长度较长,所需井点降水的设备就越多,抽水功率要求也越大,会大幅度增加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幅度降低污水泵堵塞、保证降水效果,能加快施工的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简易型集水装置设置于集水坑内,简易型集水装置呈筒状结构,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在外筒体的筒壁上和内筒体筒壁上布满过水孔,内外筒体之间形成环形腔,在环形腔内填充有用于过滤砂子的碎石,内筒体内部为污水泵放置腔。

进一步的,外筒体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外筒体的直径为900mm,外筒体的筒壁厚度为4mm,外筒体上的过水孔的孔径为10mm、且过水孔的纵横间距100mm。

进一步的,内筒体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内筒体的直径600mm,内筒体筒壁厚度为4mm,内筒上的过水孔的孔径为10mm、且过水孔的纵横间距100mm。

进一步的:碎石的颗粒度为5~15mm。

进一步的,所述碎石2-5与内筒体筒壁2-2之间包设有一定厚度的土工布4。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吊耳5,每个所述吊耳5固定在所述简易型集水装置的内外筒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简易型集水装置设置于集水坑内,在排水沟施工中降水依次流经外筒壁上的进水孔、内外筒体之间的碎石间隙及内筒壁上的进水孔进入到内筒体内,其中降水中携带的砂子被碎石和土工布过滤掉,避免了砂子进入到内筒体内,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污水泵堵塞、保证了降水效果,加快了排水沟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是图1中简易型集水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集水坑;2、简易型集水装置;2-1、外筒体筒壁;2-2、内筒体筒壁;2-3、过水孔;2-4、环形腔;2-5、碎石;2-6、筒底;3、污水泵;4、土工布;5、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请参见图1-2,简易型集水装置2设置于集水坑1内。简易型集水装置呈筒状结构,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内外筒体可采用共用筒底2-6的一体焊接结构,参见附图1,也可各自设置筒底2-6,内筒体置于外筒体内,内外筒体在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外筒体筒壁2-1上和内筒体筒壁2-2上布满过水孔2-3,内外筒体之间形成环形腔2-4,在环形腔内填充有用于过滤砂子的碎石2-5,内筒体内部为污水泵3放置腔。

上述结构中,所述外筒体进一步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外筒体的直径为900mm,外筒体的筒壁厚度为4mm,外筒体上的过水孔的孔径为10mm、且过水孔的纵横间距100mm。

在外筒体采用上述圆柱形筒体的情况下,内筒体进一步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内筒体的直径600mm,内筒体筒壁厚度为4mm,内筒上的过水孔2-3的孔径为10mm、且过水孔2-3的纵横间距100mm。

上述结构中:碎石2-5的颗粒度进一步为5~15mm。

优选的,所述碎石2-5与内筒体筒壁2-2之间包设有一定厚度的土工布4,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有效防止沙子进入简易型集水装置内。

优选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吊耳5,每个所述吊耳5固定在所述简易型集水装置的内外筒壁之间,这样便于在施工完成后使用起吊装置将简易型集水装置转运到下一施工地点,能够实现设备的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碎石和土工布为过滤载体,对降水中的砂子进行有效过滤拦截,整个简易型集水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在排水沟施工完成后,可取出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简易型集水装置设置于集水坑内,简易型集水装置呈筒状结构,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在外筒体的筒壁上和内筒体筒壁上布满过水孔,内外筒体之间形成环形腔,在环形腔内填充有用于过滤砂子的碎石,内筒体内部为污水泵放置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体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外筒体的直径为900mm,外筒体的筒壁厚度为4mm,外筒体上的过水孔的孔径为10mm、且过水孔的纵横间距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体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内筒体的直径600mm,内筒体筒壁厚度为4mm,内筒上的过水孔的孔径为10mm、且过水孔的纵横间距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碎石的颗粒度为5~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与内筒体筒壁之间包设有一定厚度的土工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吊耳,每个所述吊耳固定在所述简易型集水装置的内外筒壁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排水沟降水的简易型集水装置,属于排水沟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简易型集水装置设置于集水坑内,简易型集水装置呈筒状结构,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在外筒体的筒壁上和内筒体筒壁上布满过水孔,内外筒体之间形成环形腔,在环形腔内填充有用于过滤砂子的碎石,内筒体内部为污水泵放置腔。本简易型集水装置设置于集水坑内,在排水沟施工中降水依次流经外筒壁上的进水孔、内外筒体之间的碎石间隙及内筒壁上的进水孔进入到内筒体内,其中降水中携带的砂子被土工布过滤掉,避免了砂子进入到内筒体内,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污水泵堵塞、保证了降水效果,加快了排水沟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