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防护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3116发布日期:2020-05-06 23:5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防护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被保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态防护毯。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现有的生态护坡类型包括人工种草护坡、平铺草皮、生态袋护坡以及网格生态护坡等,但现有的生态护坡技术无法将植物牢固的固定,在冲刷力或风力较强的情况植被容易被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生态防护毯,以解决现有生态护坡技术中植被固定不牢,容易被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态防护毯,包括上层网、下层网、中间网、上缝合线以及下缝合线;所述上层网、下层网以及中间网都为规格相同的方格网,方格网包括经线与纬线,所述中间网由方格网沿其经线方向上下均匀弯折而成,所述中间网的上顶点与下顶点分别与所述中间网的纬线相重合;所述上层网设置于所述中间网的上方,且所述上层网的纬线与所述中间网的上顶点相重合,所述下层网设置于所述中间网的下方,且所述下层网的纬线与所述中间网的下顶点相重合;所述下缝合线设置于所述下层网的下方且沿经线方向布置,所述上缝合线上部搭接在所述上层网上与所述上顶点相对应的位置,下部从位于相邻所述下顶点处的下缝合线的下方绕过,然后向上搭接在所述上层网上与该下顶点相对应的纬线上,所述上缝合线沿经线方向上下穿插将所述上层网、下层网、中间网以及下缝合线固定在一起。

所述中间网的上顶点与下顶点之间隔着一个纬线,且相邻的上顶点与下顶点在经线方向的距离与两个相邻纬线之间的距离相同。

所述中间网的经线形状为正弦波形或锯齿形。

所述上缝合线在所述上层网上每隔三个网格向下绕过所述下缝合线的下方一次。

本实用新型由上层网、下层网以及中间网通过上缝合线与下缝合线固定在一起组成,中间网经过弯折为波浪形,使上层网与下层网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被划分为若干的方形网格,在方形的空间网格内还分布有中间网的纬线,位于空间网格内的植物能够牢固的固定在网格内。上层网、中间网以及下层网相互对齐后通过上缝合线与下缝合线固定,上缝合线按照一定的规律上下穿插,能够将上层网、中间网以及下层网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同时能够使用设备进行缝合,提高生产效率。中间网由与上层网以及下层网相同的方格网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只需一种方格网原材料,通过设备进行工业化的生产,适用于大批量、大规模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能够牢固的固定植被,防止植被的破坏,且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方格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层网;2、中间网;3、下层网;4、下缝合线;5、上缝合线;6、经线;7、纬线;8、上顶点;9、下顶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层网1、下层网3、中间网2、上缝合线5以及下缝合线4。上层网1、下层网3以及中间网2都为规格相同的方格网,方格网包括经线6与纬线7(如图2所示),中间网2由方格网沿其经线6方向上下均匀弯折而成,中间网2的上顶点8与下顶点9分别与中间网2的纬线7相重合;上层网1设置于中间网2的上方,且上层网1的纬线7与中间网2的上顶点8相重合,下层网3设置于中间网2的下方,且下层网3的纬线7与中间网2的下顶点9相重合;下缝合线4设置于下层网3的下方且沿经线6方向布置,上缝合线5上部搭接在上层网1上与上顶点8相对应的位置,下部从位于相邻下顶点9处的下缝合线4的下方绕过,然后向上搭接在上层网1上与该下顶点9相对应的纬线7上,上缝合线5沿经线6方向上下穿插将上层网1、下层网3、中间网2以及下缝合线4固定在一起。在纬线7方向上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组上缝合线5与下缝合线4,将整块的生态防护毯缝合在一起。

在弯折方格网支座中间网2时,可以每隔若干个网格弯折一次,将方格网上被弯折的金属丝定义为经线6,另一个方向的金属丝定义为纬线7。可以调节中间网2上相邻的上顶点8与下顶点9之间沿经线6方向的距离,以及弯折间隔,从而得到不同疏密程度或厚度的生态防护毯,以适用于不同的植被与场合。作为最优的一种的方式,使中间网2的上顶点8与下顶点9之间隔着一个纬线7,且相邻的上顶点8与下顶点9在经线6方向的距离与两个相邻纬线7之间的距离相同。这样得到的生态防护毯密度较高,厚度适宜,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植被以及场合。其中中间网2的经线6可以被弯折为正弦波形或锯齿形以及其他类似的形状。

当中间网2按照最优方式弯折时,上缝合线5在上层网1上每隔三个网格向下绕过下缝合线4的下方一次,因为每隔三个网格下一个网格的布局是相同的,上缝合线5能够按照固定的下绕方式重复实施,方便人工或机器设备进行缝合加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由上层网1、下层网3以及中间网2通过上缝合线5与下缝合线4固定在一起组成,中间网2经过弯折为波浪形,使上层网1与下层网3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被划分为若干的方形网格,在方形的空间网格内还分布有中间网2的纬线7,位于空间网格内的植物能够牢固的固定在网格内。上层网1、中间网2以及下层网3相互对齐后通过上缝合线5与下缝合线4固定,上缝合线5按照一定的规律上下穿插,能够将上层网1、中间网2以及下层网3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同时能够使用设备进行缝合,提高生产效率。中间网2由与上层网1以及下层网3相同的方格网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只需一种方格网原材料,通过设备进行工业化的生产,适用于大批量、大规模的使用。

而且这种采用两根线缝合的方式在空针时能够避免整根线的脱落,使用一根线缝合的方法时如果出现空针,有一个地方没有缝合在一起,整根线都会脱落,而本实用新型的缝合方式,当有一个地方没有缝合在一起时,只是在该处没有缝合,不会影响其他地方的缝合,所以整根线不会脱落。同时这种缝合方式还适用于塑料网、土工布类的缝合,将两层以上缝合在一起,节省原材料,用线少,空针时不会脱落,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防护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网、下层网、中间网、上缝合线以及下缝合线;所述上层网、下层网以及中间网都为规格相同的方格网,方格网包括经线与纬线,所述中间网由方格网沿其经线方向上下均匀弯折而成,所述中间网的上顶点与下顶点分别与所述中间网的纬线相重合;所述上层网设置于所述中间网的上方,且所述上层网的纬线与所述中间网的上顶点相重合,所述下层网设置于所述中间网的下方,且所述下层网的纬线与所述中间网的下顶点相重合;所述下缝合线设置于所述下层网的下方且沿经线方向布置,所述上缝合线上部搭接在所述上层网上与所述上顶点相对应的位置,下部从位于相邻所述下顶点处的下缝合线的下方绕过,然后向上搭接在所述上层网上与该下顶点相对应的纬线上,所述上缝合线沿经线方向上下穿插将所述上层网、下层网、中间网以及下缝合线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防护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网的上顶点与下顶点之间隔着一个纬线,且相邻的上顶点与下顶点在经线方向的距离与两个相邻纬线之间的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防护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网的经线形状为正弦波形或锯齿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防护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缝合线在所述上层网上每隔三个网格向下绕过所述下缝合线的下方一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防护毯,其结构包括上层网、下层网、中间网、上缝合线以及下缝合线;上层网、下层网以及中间网都为规格相同的方格网,方格网包括经线与纬线,中间网由方格网沿其经线方向上下均匀弯折而成,中间网的上顶点与下顶点分别与中间网的纬线相重合;上层网设置于中间网的上方,且上层网的纬线与中间网的上顶点相重合,下层网设置于中间网的下方,且下层网的纬线与中间网的下顶点相重合;上缝合线沿经线方向上下穿插将上层网、下层网、中间网以及下缝合线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能够牢固的固定植被,防止植被的破坏,且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钧湛丝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6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