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地基淤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8122发布日期:2020-07-29 01:1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地基淤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地基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是指城市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也指市场贸易事务、城市管理工作。包括工商业、交通、公安、文教、环境、卫生、基本建设等。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市政工程中,都会出现大量淤泥,而需对淤泥进行处理。

现有技术中,在市政工程中进行淤泥清理时,通常采用淤泥抽取后进行存储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法完全将存储箱内的淤泥排出,且不方便进行清理,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地基淤泥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地基淤泥清理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长度方向的任一侧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以及所述机箱底部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机箱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储水腔和干泥槽,所述储水腔和所述干泥槽均位于所述机箱底部,所述干泥槽靠近所述固定板,所述储水腔底部安装有排水泵,所述排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穿出所述机箱,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机箱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干泥槽宽度方向的顶部位置,所述固定轴外侧转动安装有旋转架,所述固定板外侧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旋转架和所述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的锁紧组件,两个所述旋转架、所述机箱以及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储泥腔;

所述机箱顶部位置安装有挤压脱水箱,所述挤压脱水箱位于所述储水腔和所述储泥腔之间,所述挤压脱水箱底部设置有细滤网,所述细滤网位于所述储水腔上方,所述挤压脱水箱长度方向的外侧分贝设置有旋转电机和挤压排出端,所述旋转电机位于所述储水腔上方,所述挤压排出端位于所述储泥腔上方,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伸入所述挤压脱水箱内且安装有挤压绞龙,所述挤压脱水箱顶部位置倾斜安装有粗筛网,所述粗筛网位于所述储泥腔上方,所述挤压脱水箱顶部位置通过搭架体搭接有用于收集从所述粗筛网上滚落的大石块的石块收集箱,所述挤压脱水箱顶部位置安装有淤泥抽取泵,所述淤泥抽取泵位于所述粗筛网上方,所述淤泥抽取泵输入端安装有抽取管。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架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锁紧孔,所述固定板表面贯穿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锁紧孔相对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杆,所述锁紧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孔内部,所述锁紧杆外端安装有拉板,所述锁紧杆外侧套装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拉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拉板外侧安装有拉环。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旋转架底部分别设置有搭接端和搭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外侧安装有扶手。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架外侧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搭架体外侧安装有提手。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装置能够在将淤泥抽取后进行挤压,通过挤压脱水,使淤泥固液分离,从而实现液体和固定的分装操作,防止在淤泥的存储过程中出现降沉的情况;通过旋转旋转架的方式可将储泥腔打开,利用重力作用实现淤泥的排出,淤泥排出方便,同时方便对储泥腔和储水腔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架右视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组件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排液管;2、移动轮;3、锁紧组件;301、锁紧杆;302、拉板;303、拉环;304、拉力弹簧;4、旋转架;401、把手;402、搭接槽;403、搭接端;404、锁紧孔;5、固定板;501、滑动孔;6、淤泥抽取泵;601、抽取管;7、机箱;701、扶手;702、干泥槽;703、储泥腔;704、储水腔;8、挤压脱水箱;801、挤压排出端;9、粗筛网;10、石块收集箱;1001、搭架体;1002、提手;11、旋转电机;12、挤压绞龙;13、排水泵;14、细滤网;15、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地基淤泥清理装置,包括机箱7,机箱7长度方向的任一侧面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板5外侧以及机箱7底部均安装有移动轮2,机箱7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储水腔704和干泥槽702,储水腔704和干泥槽702均位于机箱7底部,干泥槽702靠近固定板5,储水腔704底部安装有排水泵13,排水泵13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液管1,排液管1穿出机箱7,固定板5和机箱7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轴15,固定轴15对称设置在干泥槽702宽度方向的顶部位置,固定轴15外侧转动安装有旋转架4,固定板5外侧安装有用于对旋转架4和固定板5进行限位固定的锁紧组件3,两个旋转架4、机箱7以及固定板5之间形成储泥腔703;

机箱7顶部位置安装有挤压脱水箱8,挤压脱水箱8位于储水腔704和储泥腔703之间,挤压脱水箱8底部设置有细滤网14,细滤网14位于储水腔704上方,挤压脱水箱8长度方向的外侧分贝设置有旋转电机11和挤压排出端801,旋转电机11位于储水腔704上方,挤压排出端801位于储泥腔703上方,旋转电机11输出端伸入挤压脱水箱8内且安装有挤压绞龙12,挤压脱水箱8顶部位置倾斜安装有粗筛网9,粗筛网9位于储泥腔703上方,挤压脱水箱8顶部位置通过搭架体1001搭接有用于收集从粗筛网9上滚落的大石块的石块收集箱10,挤压脱水箱8顶部位置安装有淤泥抽取泵6,淤泥抽取泵6位于粗筛网9上方,淤泥抽取泵6输入端安装有抽取管601。

本实施例中,旋转架4靠近固定板5的侧面设置有锁紧孔404,固定板5表面贯穿设置有滑动孔501,滑动孔501与锁紧孔404相对应,锁紧组件3包括锁紧杆301,锁紧杆301滑动安装在滑动孔501内部,锁紧杆301外端安装有拉板302,锁紧杆301外侧套装有拉力弹簧304,拉力弹簧304固定安装在拉板302和固定板5之间,当需要解除对旋转架4和固定板5的限位固定时,克服拉力弹簧304的拉力,拉动拉板302,使拉板302带动锁紧杆301移动,直至锁紧杆301完全脱离锁紧孔404,解除旋转架4和固定板5的限位固定,旋转旋转架4,即可打开储泥腔703;当需要对旋转架4和固定板5进行限位固定时,克服拉力弹簧304的拉力,拉动拉板302,使拉板302带动锁紧杆301移动,直至锁紧杆301的内端完全伸入滑动孔501内,旋转旋转架4,使锁紧孔404与滑动孔501同轴,松开拉板302,利用拉力弹簧304的拉力,使拉板302带动锁紧杆301移动,直至锁紧杆301插入锁紧孔404内,实现对旋转架4和固定板5的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拉板302外侧安装有拉环303,这样设置能够通过拉环303拉动拉板302,便于实现对旋转架4和固定板5的限位固定或解除。

本实施例中,两个旋转架4底部分别设置有搭接端403和搭接槽402,这样设置能够通过搭接端403和搭接槽402实现两个旋转架4之间的拼接,保证储泥腔703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机箱7外侧安装有扶手701,这样设置能够便于通过扶手701推动机箱7移动。

本实施例中,旋转架4外侧安装有把手401,这样设置便于通过把手401拉动旋转架4进行旋转。

本实施例中,搭架体1001外侧安装有提手1002,这样设置便于通过提手1002带动石块收集箱10进行移动,便于石块收集箱10的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装置通过移动轮2移动至工作位置,开启淤泥抽取泵6,淤泥抽取泵6通过抽取管601将地基内的淤泥吸起,并通过排出端排至挤压脱水箱8内,经粗筛网9的粗筛后掉落至挤压脱水箱8底部,由于粗筛网9倾斜设置,筛出的大石块在重力的作用下滚落至石块收集箱10内,开启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带动挤压绞龙12转动,在挤压绞龙12转动的过程中对淤泥进行挤压脱水,挤出的水经细滤网14流入储水腔704内,脱水后的淤泥在挤压绞龙12的转动作用下向前移动,并经挤压排出端801排出,掉落在储泥腔703内,重复上述工作,即可实现淤泥清理工作,当需要将机箱7内的水排出时,开启排水泵13,排水泵13将储水腔704内的水经排液管1排出至机箱7外,当需要将机箱7内的泥排出时,解除锁紧组件3对旋转架4和固定板5的限位固定,旋转旋转架4,即可开启储泥腔703,在重力作用下,脱水后的淤泥即可排出,同时方便对旋转架4的内壁进行清理,防止长时间沾覆有淤泥造成旋转架4内壁的腐蚀,将搭架体1001抬起,即可实现石块收集箱10的拆卸,可对筛出的石块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