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迅猛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工厂化生产也实现了快速崛起,在交通业、建筑业以前的现浇施工领域,逐渐形成了标准的预制构件装配式施工,不仅提高了工效,也有效保证了质量。小到铁路轨道板、盾构管片,大到铁路箱梁、城轨的u形梁等,混凝土预制制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综合管廊的预制管也在近年逐渐兴起。
刚刚兴起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还存在一些施工细节上的问题,例如:综合管廊墙体实现预制装配后,变形缝的防水效果较差,进而影响整个装配式墙体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能够解决现有综合管廊采用叠合墙装配施工时变形缝的防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包括:
多个拼装在一起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t型变形缝;止水带和聚苯板;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具有中空腔体,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拼接在一起形成t型变形缝;止水带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连接,且安装在t型变形缝内;聚苯板安装在t型变形缝内。
更优选地,充满在t型变形缝的空隙内以及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的中空腔体的现浇混凝土。
更优选地,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包括:内墙、外墙、钢筋环;外墙贴合综合管廊的墙壁,内墙位于综合管廊中心侧,与呈矩形的钢筋环一起形成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
更优选地,所述内墙的墙板短,外墙的墙板长。
更优选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还包括交叉筋;所述交叉筋连接在所述钢筋环的端部,止水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内的交叉筋上。
更优选地,设置加强筋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筋环的内外侧钢筋上。
更优选地,分别在所述钢筋环的外侧设置多个纵筋。
更优选地,在交叉筋的交叉位置以及所述交叉筋与所述钢筋环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纵筋。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叠合墙装配施工,变形缝处叠合墙内外两侧墙板为非对称结构,使得叠合墙拼装后变形缝的形状为t字形,方便工人安装止水带;变形缝用聚苯板填充,最后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填满变形缝剩余空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及防水性能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可满足综合管廊采用叠合墙装配施工时变形缝的防水要求,保证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施工后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t型变形缝2、止水带3、聚苯板4、现浇混凝土模板5、现浇混凝土6;内墙11、外墙12、矩形钢筋环13、加强筋14、交叉筋15、纵筋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
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适用于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施工。该装配式综合管廊叠合墙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多个拼装在一起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t型变形缝2、止水带3和聚苯板4。
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具有中空腔体,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拼接在一起形成t型变形缝2;止水带3与相邻的叠合墙1连接且安装在t型变形缝2内;聚苯板4安装在t型变形缝2内。
为了保证装配式综合管廊的稳定性,在变t型变形缝2的空隙以及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的中空腔体内填满现浇混凝土6。
上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包括内墙11、外墙12、钢筋环13、加强筋14、交叉筋15、纵筋16。
外墙12贴合综合管廊的墙壁,内墙11位于综合管廊中心侧,与呈矩形的钢筋环13一起形成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内墙11的墙板短,外墙12的墙板长,使得相邻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拼装后变形缝的形状为t字形,方便工人安装止水带3。
为了使得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更加稳固且方便安装止水带3,在钢筋环13的端部连接交叉筋15,止水带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内的交叉筋15上。该交叉筋15由交叉布置的两根钢筋条组成。
为了使得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更加稳固,设置加强筋14固定连接在钢筋环13的内外侧钢筋上。
为了使得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更加稳固,分别在钢筋环13的外侧设置多个纵筋16。
为了使得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更加稳固以及止水带3更加稳固,在交叉筋15的交叉位置以及该交叉筋15与钢筋环13连接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纵筋16。
具体施工方法为:
首先,安装变形缝处叠合墙非对称结构的内外两侧墙板,内墙11的墙板短,外墙12的墙板长,在相邻变形缝处叠合墙之间形成t字形变形缝2,窄边朝外,宽边朝内,便于工人现场安装止水带3,进行施工操作。
然后,安装止水带3,变形缝用聚苯板4填充;
最后,在内墙和外墙的外侧安装现浇混凝土模板5,现场浇筑混凝土,使现浇混凝土6填满变t型变形缝2的空隙以及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的中空腔体。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由于t字型变形缝2处的叠合墙内外两侧墙板为非对称结构,使得叠合墙拼装后变形缝的形状为t字型,方便工人安装止水带3,t字型变形缝2用聚苯板4填充,最后安装混凝土模板5在t型变形缝2的内外两侧,浇筑混凝土,使现浇混凝土6填满变t型变形缝2的空隙以及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的中空腔体,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及防水性能大大提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1.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
多个拼装在一起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t型变形缝(2);止水带(3)和聚苯板(4);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具有中空腔体,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拼接在一起形成t型变形缝(2);止水带(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连接,且安装在t型变形缝(2)内;聚苯板(4)安装在t型变形缝(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充满在t型变形缝(2)的空隙内以及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的中空腔体的现浇混凝土(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包括:
内墙(11)、外墙(12)、钢筋环(13);
外墙(12)贴合综合管廊的墙壁,内墙(11)位于综合管廊中心侧,与呈矩形的钢筋环(13)一起形成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11)的墙板短,外墙(12)的墙板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还包括交叉筋(15);
所述交叉筋(15)连接在所述钢筋环(13)的端部,止水带(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墙(1)内的交叉筋(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加强筋(14)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筋环(13)的内外侧钢筋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钢筋环(13)的外侧设置多个纵筋(1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交叉筋(15)的交叉位置以及所述交叉筋(15)与所述钢筋环(13)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纵筋(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