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水平力异型配筋空心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0478发布日期:2020-11-19 19:3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水平力异型配筋空心管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抗水平力异型配筋空心管桩。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是采用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构件,代号phc,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筒等组成,预应力张拉通常采用先张法,phc桩的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80,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强度不小于1420mpa、35级延性的低松弛预应力混凝土用螺旋槽钢棒,采用先张法施工成型。phc桩施工成本低,速度快,单桩承载力高,施工质量易保证,广泛适用于除砂砾石之外的土质。

当用于抵抗水平力时,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7节条文要求可得到桩身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用于有抗水平推力的基础工程。对于低配筋率的phc桩,通常是桩身先出现裂缝,随后断裂破坏,此时,单桩水平承载力由桩身强度控制;对于高配筋率的phc桩,桩身的抗弯性能强,桩身未断裂时桩侧土体塑性隆起或者桩顶水平位移大大超过使用允许值。对于大跨预应力管桁架等钢结构,该类结构的反力典型分布为支座水平推力较大,竖向压力较小,布桩根数受水平力控制,竖向承载力有较大富裕,当采用标准桩型满足水平力要求时,竖向承载力有较大富裕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水平力异型配筋空心管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水平力异型配筋空心管桩,包括上管桩和下管桩,上管桩和下管桩固定连接,上管桩加下管桩总长度l≥4m,上管桩和下管桩外径d相同,且0.4m≤d≤1m。

所述上管桩配筋率不小于0.65%,下管桩配筋率小于0.65%。

所述上管桩长度为2(d+1)。

所述上管桩和下管桩通过预埋法兰盘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根据管桩的受力特点,针对承受水平力较大的基础,提供桩顶受力主要影响段的加强方案,即所述上管桩长度为2(d+1),配筋率大于等于0.65%,而在下管桩采用配筋率小于0.65%的管桩方案,节省了工程造价,同时保证管桩符合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上管桩,2下管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抗水平力异型配筋空心管桩,包括上管桩1和下管桩2,上管桩1和下管桩2固定连接,上管桩1加下管桩2总长度为l≥4m,上管桩1和下管桩2外径d相同,且0.4m≤d≤1m。

所述上管桩1配筋率不小于0.65%,为标准段;下管桩2配筋率小于0.65%,为低标准段。

所述上管桩1长度为2(d+1)。

所述上管桩1和下管桩2通过预埋法兰盘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上管桩1和下管桩2的连接规范不低于上管桩1的规范。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管桩基础方案使用时,当预应力管桩兼做抗拔桩时,满足抗拔桩的规范要求同时节省工程造价。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水平力异型配筋空心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桩和下管桩,上管桩和下管桩固定连接,上管桩配筋率不小于0.65%,下管桩配筋率小于0.65%,上管桩加下管桩总长度l≥4m,上管桩和下管桩外径d相同,上管桩长度为2(d+1),且0.4m≤d≤1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水平力异型配筋空心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桩和下管桩通过预埋法兰盘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水平力异型配筋空心管桩,预应力管桩在顶部2(D+1)长度范围内为标准段,下部其他部位为低标准桩型或者特制的减小预应力筋桩型,可根据管桩的受力特点,提供桩顶受力主要影响段的加强方案,节省了工程造价。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李洪波;吕杰;胡天翼;李晓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