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桩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4684发布日期:2020-09-23 00:1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桩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桩基。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对桩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单位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加强桩基的稳定性。

现有的建筑桩基一般结构简单,包括桩基本体,桩基本体呈圆柱形。使用时将桩基本体竖直埋在土层中,从而对地面上的建筑物起到支撑作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桩基本体竖直埋在土层中,当桩基本体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桩基本体与其侧面的土层之间仅存在摩擦力,当桩基本体长时间使用后,桩基本体在土层内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受力下沉,失去对建筑物的支撑作用,并导致建筑物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桩基,达到提高桩基的稳定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桩基,包括桩基本体,桩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水平的加强板,加强板上固定连接有加强圈,加强圈套设在桩基本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板和加强圈,增大了与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桩基本体与土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加强板水平设置,不仅增大了桩基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面积,减小应力,而且相邻的加强板之间填充有土层,当桩基本体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加强片会使土层受压,从而对桩基本体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圈与桩基本体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强圈与桩基本体之间浇筑混凝土块,提高了桩基本体的抗压强度,减小了桩基本体受压下沉的可能性,提高了桩基本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块内预埋有钢筋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钢筋笼提高了混凝土块的抗压能力,防止混凝土块产生裂纹甚至破碎,提高了桩基的结构强度,延长了桩基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笼与桩基本体、加强板和加强圈均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笼与桩基本体、加强板和加强圈均固定连接,提高了桩基本体、加强板、加强圈和混凝土块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圈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水平的加强杆,且沿加强圈的周向面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加强圈的外壁上设置加强杆,一方面增大了桩基与土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桩基与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加强杆水平插入土层内,使加强杆下方的土层对桩基本体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刺杆,刺杆沿加强杆的表面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强杆上设置刺杆,增大了与土层的接触面积,使加强杆与土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刺杆远离加强杆的一端向远离桩基的一侧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刺杆远离加强杆的一端向远离桩基的一侧倾斜,进一步提高了加强杆与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土层对桩基本体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两个加强圈上的加强杆沿加强圈的周向面交错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个加强圈上的加强杆沿加强圈的周向面交错分布,使土层在水平面上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减小应力,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加强片和加强圈,增大了与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应力,对桩基本体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

2、在加强圈与桩基本体之间浇筑混凝土块,并在混凝土块内预埋钢筋笼,提高了混凝土块的抗压能力,提高了桩基的结构强度,延长了桩基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加强杆和刺杆,一方面增大了桩基与土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桩基与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使土层对桩基本体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显示钢筋笼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桩基本体;2、加强板;3、加强圈;4、钢筋笼;41、环钢筋;42、横钢筋;43、竖钢筋;5、混凝土块;6、固定杆;7、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建筑桩基,包括桩基本体1,桩基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水平的加强板2,加强板2上设置有加强圈3,加强圈3套设在桩基本体1上。

参照图2,加强板2的横截面为圆形,加强板2的直径大于桩基本体1的直径,加强圈3为圆筒形且竖直设置,加强圈3的外径与加强板2的直径相同,加强圈3的底面与加强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加强圈3的内部预埋有钢筋笼4,钢筋笼4包括环钢筋41、横钢筋42和竖钢筋43,环钢筋41水平套设在桩基本体1的外侧,横钢筋42水平设置,横钢筋42的长度方向与桩基本体1的径向相同,横钢筋42的的两端分别与桩基本体1和加强圈3固定连接,横钢筋42穿过环钢筋41并与环钢筋41固定连接,竖钢筋43竖直设置,竖钢筋43的顶端位于横钢筋42和环钢筋41的连接处,且与环钢筋41固定连接,加强板2、加强圈3和桩基本体1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块5,混凝土块5的顶面与加强圈3的顶面齐平。

当桩基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加强板2受压,加强板2下方的土层对桩基本体1起到支撑作用,并增大了桩基与土层的接触面积,减小应力,混凝土块5和钢筋笼4提高了桩基本体1的抗压强度,从而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

参照图1,加强圈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水平的加强杆,且沿加强圈3的周向面均匀分布,加强杆的纵截面呈圆形,相邻两个加强圈3上的加强杆沿加强圈3的周向面交错分布,加强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刺杆7,刺杆7沿加强杆的表面均匀分布,刺杆7远离加强杆的一端向远离桩基本体1的一侧倾斜。

当桩基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加强杆和刺杆7处于土层之间,增大了桩基与土层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应力,并使加强杆下方的土层对桩基本体1起到支撑作用,减小了桩基本体1下沉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桩基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加强板2受压,加强杆和刺杆7处于土层之间,增大了桩基与土层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应力,并使对桩基本体1起到支撑作用,混凝土块5和钢筋笼4提高了桩基本体1的抗压强度,从而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桩基,包括桩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水平的加强板(2),加强板(2)上固定连接有加强圈(3),加强圈(3)套设在桩基本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圈(3)与桩基本体(1)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块(5)内预埋有钢筋笼(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4)与桩基本体(1)、加强板(2)和加强圈(3)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圈(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水平的加强杆,且沿加强圈(3)的周向面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刺杆(7),刺杆(7)沿加强杆的表面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杆(7)远离加强杆的一端向远离桩基的一侧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加强圈(3)上的加强杆沿加强圈(3)的周向面交错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桩基,属于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桩基本体,桩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水平的加强板,加强板上固定连接有加强圈,加强圈套设在桩基本体上,达到提高桩基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亮;田俊垒;典旭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第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