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灌注桩施工领域,特别涉及在双层钢筋笼分节在施工中无法快速连接时的一种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双层钢筋笼的筒型笼状结构较为复杂,其内排钢筋受外排钢筋影响无法快速连接。本发明能够较好地解决其在分节吊装过程中,难以快速连接下放,对灌注桩的施工造成不便,对成桩质量亦会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工程将涉及双层钢筋笼式灌注桩,但在其吊装接长的过程中,暂无快速连接工艺进行施工,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因此需要一种针对性施工工艺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钢筋笼快速连接的施工工艺,针对目前未有合适的施工方法解决双层钢筋笼内排钢筋受外排钢筋影响无法快速连接的现状,提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施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施工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方案:
一种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快速连接的施工工艺,首先,纵筋呈双层布置,内、外圈纵筋之间采用圆形加强箍筋沿轴向均匀套在内圈纵筋上,内圈纵筋先行连接,并在内圈纵筋连接段采用圆形箍筋沿轴向均匀套在内圈纵筋进行加强;然后,采用与外圈纵筋同直径的外圈补强纵筋补足两节外圈纵筋之间的连接段,使两节钢筋笼的双层纵向钢筋形成整体;最后,采用螺旋箍筋沿轴向缠绕在外圈纵筋上形成筒型笼状结构。
进一步,在双层钢筋笼制作阶段,需确保两节双层钢筋笼连接段的外圈纵筋长度需比内圈纵筋长度短35d以上,d为钢筋直径,以方便内圈纵筋的连接。
进一步,外圈补强纵筋长度应与两节钢筋笼外圈纵筋的端部的间距匹配,确保外圈纵筋能够快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双层钢筋笼纵筋连接时,其内排钢筋受外排钢筋影响无法快速连接施工难题,避免了连接时间过长导致的桩孔壁受损引起的桩身质量问题,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2.本发明形成的施工工艺是一种能够较为快捷方便的施工措施,且其工艺可延伸至其余双层钢筋排布的笼状结构的快速连接,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双层钢筋笼快速连接过程a~e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由图1流程示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钢筋笼快速连接的施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纵筋呈双层布置,内、外圈纵筋1,2之间采用圆形加强箍筋3沿轴向均匀套在内圈纵筋1上,见图2中的a,b,内圈纵筋1先行连接,见图2中的c,并在内圈纵筋连接段4采用圆形加强箍筋3沿轴向均匀套在内圈纵筋1上进行加强,见图2中的d,然后,采用与外圈纵筋同直径的外圈补强纵筋5补足两节外圈纵筋之间的连接段6,使两节钢筋笼的双层纵向钢筋形成整体;最后,采用螺旋箍筋沿轴向缠绕在外圈纵筋上形成筒型笼状结构,见图2中的e。
在双层钢筋笼制作阶段,需确保两节双层钢筋笼连接段的外圈纵筋2长度需比内圈纵筋1长度短35d以上(d为钢筋直径),以方便内圈纵筋1的连接,见图2中的b。
外圈补强纵筋长度应与两节钢筋笼外圈纵筋的端部的间距匹配,确保外圈纵筋能够快速连接,见图2中的e。。
本发明能够解决双层钢筋笼纵筋连接时,其内排钢筋受外排钢筋影响无法快速连接施工难题,避免了连接时间过长导致的桩孔壁受损引起的桩身质量问题,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且该工艺施工较为快捷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1.一种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快速连接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纵筋呈双层布置,内、外圈纵筋之间采用圆形加强箍筋沿轴向均匀套在内圈纵筋上,内圈纵筋先行连接,并在内圈纵筋连接段采用圆形箍筋沿轴向均匀套在内圈纵筋进行加强;然后,采用与外圈纵筋同直径的外圈补强纵筋补足两节外圈纵筋之间的连接段,使两节钢筋笼的双层纵向钢筋形成整体;最后,采用螺旋箍筋沿轴向缠绕在外圈纵筋上形成筒型笼状结构。
2.根据权利1所述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快速连接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双层钢筋笼制作阶段,需确保两节双层钢筋笼连接段的外圈纵筋长度需比内圈纵筋长度短35d以上,d为钢筋直径,以方便内圈纵筋的连接。
3.根据权利2所述的灌注桩双层钢筋笼快速连接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外圈补强纵筋长度应与两节钢筋笼外圈纵筋的端部的间距匹配,确保外圈纵筋能够快速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