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3395发布日期:2020-10-30 21:4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强聚炳烯纤维混凝土在地下室防裂防渗漏中的应用研究,具体涉及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建筑工法有三种,分别是:rc建筑工法(reinforceconcreteconstruction)、sc建筑工法(steelconstruction)、以及src建筑工法(steelrrinforceconcreteconstruction),而其中rc建筑工法的有点在于结构结构、侧向位移相对较小,sc建筑工法的有点在于刚性韧性强,src建筑工法则同时具备rc建筑工法和sc建筑工法的优点,预埋钢筋也可以避免侵蚀、高韧性的优点,但其中不论在什么建筑种类,在现金寸土寸金的环境下,建筑工程在设计时,都会对地下室进行重点设计,而地下室结构中隐患之一就是负水压的产生,进而导致地下室的墙壁上会出现渗水的现象,因此会在建筑完工前防裂和防渗漏施工,而现今都是以水性的防水材料来进行防水,而其防水材料以树脂结合细沙调配而成,但其防水材料在覆盖后在墙面上的附着力强度不足,且以树脂结合细沙调配出的防水材料强度也存在不足之处,而建筑在封井后其地下水位会上升,相对的水压会增强,在其补强强度及硬度不足的情况下,墙面上仍然会出现渗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渗漏问题的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包括砌筑墙体,砌筑墙体的室外侧依次现浇构筑有聚炳烯纤维混凝土材质的保护层、碎石层和钢筋混凝土基层,碎石层的厚度不大于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小于钢筋混凝土基层,碎石层的底部预埋有沿墙长方向延伸的渗水管。

优选地,碎石层和钢筋混凝土基层之间夹设有聚炳烯纤维混凝土材质的内衬层,内衬层的厚度小于碎石层的厚度,内衬层和保护层之间桥接有预埋在碎石层中的杆状的连接件。

优选地,内衬层和保护层中至少一个通过球铰链结构连接连接件。

优选地,碎石层的底部相对其余部分向室外侧倾斜,渗水管位于倾斜部分的底部。

优选地,渗水管的上方预埋铺设有位于砌筑墙体下方的塑钢板,塑钢板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砌筑墙体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塑钢板的室内侧预埋在碎石垫层中,碎石垫层的上方铺设有聚炳烯纤维混凝土材质且比碎石垫层薄的防护垫层,碎石垫层的下方现浇构筑有钢筋混凝土材质的地基层。

优选地,砌筑墙体的室内侧铺设有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利用碎石构筑而成的夹层渗水性好的特点,将来自于地下室立面和顶部的水汽引流至底部,再利用渗水管将渗透下来的水流集中排走,从而将水汽疏导截留在砌筑墙体的室外侧,避免水汽渗透到砌筑墙体的室内侧,避免了砌筑墙体内侧出现渗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示出了是本实施例的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由该示意图可直接、毫无疑义的看出。该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包括砌筑墙体101,砌筑墙体101的室外侧依次现浇构筑有聚炳烯纤维混凝土材质的保护层102、碎石层103和钢筋混凝土基层104,碎石层103的厚度不大于保护层102,保护层102的厚度小于钢筋混凝土基层104,碎石层103的底部预埋有沿墙长方向延伸的渗水管105。碎石层103的底部相对其余部分向室外侧倾斜,渗水管105位于倾斜部分的底部。渗水管105的上方预埋铺设有位于砌筑墙体101下方的塑钢板106,塑钢板106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砌筑墙体101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塑钢板106的室内侧预埋在碎石垫层107中,碎石垫层107的上方铺设有聚炳烯纤维混凝土材质且比碎石垫层107薄的防护垫层108,碎石垫层107的下方现浇构筑有钢筋混凝土材质的地基层109。砌筑墙体101的室内侧铺设有防水层100。

在使用时,因该结构位于地下,所以渗透水源来自于三个方向,一个是地下室立面的地下渗透水,第二个是地基中的地下渗透水,第三个是地表积水。本实施例中利用碎石渗水性优于其余层材质的特点,将地下室立面和地基中渗透水用保护层102引流到渗水管105;将地基中渗透水用碎石垫层107引流至塑钢板106中,再用塑钢板106引流到保护层102,再引流至渗水管105中,以将外界渗透水和积水截留在室外,避免其渗透至室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碎石层203和钢筋混凝土基层204之间夹设有聚炳烯纤维混凝土材质的内衬层2011,内衬层2011的厚度小于碎石层203的厚度,内衬层2011和保护层202之间桥接有预埋在碎石层203中的杆状的连接件2012。内衬层2011和保护层202各自通过球铰链结构连接连接件2012。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包括砌筑墙体,其特征在于,砌筑墙体的室外侧依次现浇构筑有聚炳烯纤维混凝土材质的保护层、碎石层和钢筋混凝土基层,碎石层的厚度不大于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小于钢筋混凝土基层,碎石层的底部预埋有沿墙长方向延伸的渗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层和钢筋混凝土基层之间夹设有聚炳烯纤维混凝土材质的内衬层,内衬层的厚度小于碎石层的厚度,内衬层和保护层之间桥接有预埋在碎石层中的杆状的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衬层和保护层中至少一个通过球铰链结构连接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层的底部相对其余部分向室外侧倾斜,渗水管位于倾斜部分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渗水管的上方预埋铺设有位于砌筑墙体下方的塑钢板,塑钢板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砌筑墙体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塑钢板的室内侧预埋在碎石垫层中,碎石垫层的上方铺设有聚炳烯纤维混凝土材质且比碎石垫层薄的防护垫层,碎石垫层的下方现浇构筑有钢筋混凝土材质的地基层。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砌筑墙体的室内侧铺设有防水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聚炳烯纤维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泄漏结构,包括砌筑墙体,砌筑墙体的室外侧依次现浇构筑有聚炳烯纤维混凝土材质的保护层、碎石层和钢筋混凝土基层,碎石层的厚度不大于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小于钢筋混凝土基层,碎石层的底部预埋有沿墙长方向延伸的渗水管。利用碎石构筑而成的夹层渗水性好的特点,将来自于地下室立面和顶部的水汽引流至底部,再利用渗水管将渗透下来的水流集中排走,从而将水汽疏导截留在砌筑墙体的室外侧,避免水汽渗透到砌筑墙体的室内侧,避免了砌筑墙体内侧出现渗透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孟福磊;李文;唐翱博;王宇杰;陆星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