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4496发布日期:2021-03-23 11:1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底孔导流多用于混凝土坝或浆砌石坝中,是一种采用坝体内预设临时或永久泄水底孔,使河水通过底孔导向下游的施工导流方式。导流底孔的位置设在基础条件好,进水、出流顺畅的坝段,设置高程应能满足施工期导流要求,需从泄流要求、截流、防淤、磨损及下闸封孔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后期需进行封堵施工。廊道是设置于坝体内部的永久孔洞,一般横向交通排水廊道与纵向基础灌浆廊道相交,满足施工期纵向廊道灌浆、排水孔施工及运行期坝后交通、大坝检测、抽排降水等交通需求,当横向交通廊道布置与中间坝段时,常于坝后设置爬梯至坝顶以为交通。

一般水利工程导流底孔与廊道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分别单独布置,相应会增加工程量,投资加大,工期延长。因此,需寻求一种合理的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导流的施工方法,既能取消坝身导流底孔,又能满足施工导流及后期封堵的需要。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坝内预留孔洞,对大坝结构有利,又减少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投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主要用以解决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后横向交通廊道进口处的封堵问题,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加快工程进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该结构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包括在纵向灌浆廊道和横向交通廊道t型或l型相交处设置封堵体混凝土,对封堵体混凝土四周原廊道边壁凿毛并设置插筋,在封堵体混凝土原廊道四周边壁距上、下游坝面30cm处各设置一道膨胀止水条,该膨胀止水条兼具止浆片作用;并在封堵体混凝土底部预留回填灌浆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以横向交通廊道替代了常规的临时导流底孔,采取边壁充分凿毛、布置插筋、膨胀止水条、顶供回填灌浆等工程措施保证封堵体混凝土的稳定性及防渗效果。

(2)取消了大坝导流底孔的设置及其后期封堵措施,减少了坝内预留孔洞,对大坝结构有利,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节省工程投资。

(3)施工过程中根据坝后地形情况,可将横向交通廊道的桩号向右岸或者左岸岸坡调整,利用坝后缓坡地形布置横向交通廊道的坝后交通,取消坝后爬梯,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横向交通廊道进口处封堵体混凝土平面布置图;

图2是封堵体混凝土结构大样图;

图3是a-a剖视图;

图4是b-b剖视图;

图5是封堵体混凝土顶部回填灌浆平面布置图;

图6是顶部回填灌浆c-c剖视图;

图7是顶部回填灌浆d-d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纵向灌浆廊道,2-横向交通廊道,3-封堵体混凝土,4-插筋,5-膨胀止水条,6-回填灌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1)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构件:在纵向灌浆廊道1和横向交通廊道2t型或l型相交处设置封堵体混凝土3、插筋4、bw-ii型膨胀止水条5、回填灌浆管6。

(2)封堵体混凝土3采用c20微膨胀混凝土,封堵体结构向四周扩散0.5m~0.8m,形成喇叭口型式,以保证封堵体与四周结构混凝土充分受力。封堵体混凝土3的厚度d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封堵体混凝土3表面可为直立式或者存在一定的倾角以便和上游坝面相协调。

(3)封堵体混凝土3浇筑前将原廊道混凝土进行充分凿毛,凿毛深度不低于2cm,但不能破坏原廊道混凝土钢筋,以保证堵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的可靠结合。

(4)为增大封堵体混凝土3与四周坝体的整体性,保证堵头在水压力的挤压下不发生滑移,在封堵体混凝土3四周设置插筋4,ф25,l=2.5m@1×1m,外露1m,梅花形布置。

(5)为保证封堵体混凝土3防渗效果,对封堵体混凝土3原廊道四周边壁距上、下游坝面30cm处各设置一道bw-ⅱ型膨胀止水条5(兼具止浆片作用)。

(6)对封堵体混凝土3浇筑时顶部未能浇实留有空隙的部位进行回填灌浆,回填灌浆采用水灰比为0.5:1的水泥浆液。回填灌浆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通过预留的回填灌浆管6(为使堵头回填灌浆充分及利于内部空气的排出,回填灌浆进浆管采用φ40pvc花管,回浆管采用φ40pvc管)对顶部120°范围内进行回填灌浆,间距1.0m,排距1.5m,深入老混凝土内10cm,回填灌浆压力0.2~0.3mpa。

(7)本实用新型对横向交通廊道2进口处高程没有限制性要求,横向交通廊道2出口处高程需略高于下游实际地形,以便横向交通廊道2导流时河水顺畅下排。

(8)封堵体混凝土3施工时需干地施工,可采用抽排措施将上游水位控制在横向交通廊道2进口处高程以下。

(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顺序:

a.对横向交通廊道2的封堵体混凝土3四周进行凿毛处理;

b.按设计布置插筋4;

c.固定安装回填灌浆管6,包括进浆管及回浆管;

d.bw-ii型膨胀止水条5布设;

e.封堵体混凝土3浇筑;

f.封堵体顶部回填灌浆;

g.封堵体混凝土3养护。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包括在纵向灌浆廊道(1)和横向交通廊道(2)t型或l型相交处设置封堵体混凝土(3),对封堵体混凝土(3)四周设置插筋(4),在封堵体混凝土(3)原廊道四周边壁距上、下游坝面30cm处各设置一道膨胀止水条(5),该膨胀止水条(5)兼具止浆片作用;并在封堵体混凝土(3)上预留回填灌浆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体混凝土(3)采用c20微膨胀混凝土,封堵体结构向四周扩散0.5m~0.8m,形成喇叭口型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止水条(5)型号为bw-ii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筋(4)按照ф25,l=2.5m@1×1m,外露1m,梅花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灌浆管(6)包括回填灌浆进浆管和回浆管,其中回填灌浆进浆管采用φ40pvc花管,回浆管采用φ40pvc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的廊道进口封堵体结构,该结构利用横向交通廊道替代导流底孔,在纵向灌浆廊道和横向交通廊道T型或L型相交处设置封堵体混凝土,对封堵体混凝土四周原廊道边壁凿毛并设置插筋,在封堵体混凝土原廊道四周边壁距上、下游坝面30cm处各设置一道膨胀止水条,该膨胀止水条兼具止浆片作用;并在封堵体混凝土顶部预留回填灌浆管。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封堵体混凝土的稳定性及防渗效果,取消了大坝导流底孔的设置及其后期封堵措施,减少了坝内预留孔洞,对大坝结构有利,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节省工程投资。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曾树元;刘金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5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