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6898发布日期:2020-11-10 12:0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漏浆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大桥河面宽度为37.7m,水深4m-8.6m,常年流水,由于处于急弯区,水流较急,由上游溪流及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灰岩溶裂隙水,其次为岩溶管道水,主要由河水补给,地下水位大致与河面相当。两岸岸坡滑塌、裂缝破坏迹象,自然条件下岸坡稳定,下伏基岩为灰岩,岩层产状323°∠49°,桥位区地层稳定,以中风化灰岩作持力层,钻探控制12.2~26.4m,地层稳定,岩性单一,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地基稳定。

桩基上部7-9m为块石土地层,块石成分以灰岩为主,块石含量约占50%-60%,粒径20-100cm,粘土冲填,结构松散,下部为强、中风化灰岩,节理裂隙较发育,方解石脉冲填,岩质较硬。桩基施工采用筑岛围堰钻孔灌注桩施工。施工过程中开始采用片石土回填+钢护筒预埋方式施工,效果不理想,桩顶6m以下截面仍存在漏浆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解决了钻孔灌注桩存在漏浆问题,以保证桩基成孔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传输管一号、第一泥沙泵、第二泥沙泵、传输管二号、第二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镀锌管,在地面上开设第一泥浆池、桩基和第二泥浆池,所述第一泥浆池的内部装有新鲜泥浆,所述桩基的内部装有泥浆,所述第一泥浆池的内部放置有所述第一泥沙泵,所述第一泥沙泵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泥沙泵的左端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连通有所述传输管一号,所述传输管一号远离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插在所述桩基中,所述桩基的内部放置有所述第二泥沙泵,所述第二泥沙泵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底部连通有所述镀锌管,所述镀锌管的底端伸入所述泥浆中,所述第二泥沙泵的右端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所述传输管二号,所述传输管二号远离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插在所述第二泥浆池中,所述第一泥沙泵和所述第二泥沙泵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现阶段问题已集中在将冲孔的沉渣排至孔外即可解决,经与现场管理、作业人员多次沟通、尝试,采取在桩基11每次冲击3-5h后,从第一泥浆池1抽取新鲜泥浆至桩基11中,同时在桩基11泥浆上部1m范围内增加一台第二泥沙泵6将泥浆携渣排出外部,排到第二泥浆池12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泥沙泵位于所述泥浆的上方,所述第二泥沙泵与所述泥浆上表面高度为1m。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浸在所述新鲜泥浆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泥沙泵通过建筑工地的小型龙门吊悬在所述第一泥浆池中,所述第二泥沙泵也通过建筑工地的小型龙门吊悬在所述桩基中。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设备辅助排渣的方式,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有效解决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漏浆处理的问题,顺利完成冲击成孔及完成水下混凝土施工,桩检结果均为i类桩,施工结果较为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泥浆池;2、第一出水口;3、第一进水口;4、传输管一号;5、第一泥沙泵;6、第二泥沙泵;7、传输管二号;8、第二出水管;9、第二进水管;10、镀锌管;11、桩基;12、第二泥浆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出水口2、第一进水口3、传输管一号4、第一泥沙泵5、第二泥沙泵6、传输管二号7、第二出水管8、第二进水管9和镀锌管10,在地面上开设第一泥浆池1、桩基11和第二泥浆池12,第一泥浆池1的内部装有新鲜泥浆,桩基11的内部装有泥浆,第一泥浆池1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泥沙泵5,第一泥沙泵5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一进水口3,第一泥沙泵5的左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出水口2,第一出水口2的一端连通有传输管一号4,传输管一号4远离第一出水口2的一端插在桩基11中,桩基11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泥沙泵6,第二泥沙泵6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二进水管9,第二进水管9的底部连通有镀锌管10,镀锌管10的底端伸入泥浆中,第二泥沙泵6的右端一体成型有第二出水管8,第二出水管8的一端连通有传输管二号7,传输管二号7远离第二出水管8的一端插在第二泥浆池12中,第一泥沙泵5和第二泥沙泵6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第一泥沙泵5和第二泥沙泵6的型号均为trg。

进一步的,第二泥沙泵6位于泥浆的上方,第二泥沙泵6与泥浆上表面高度为1m,第二泥沙泵6用于把桩基11中的泥浆抽出到第二泥浆池12中。

进一步的,第一出水口2和第一进水口3浸在新鲜泥浆中,这样方便第一进水口3抽水。

进一步的,第一泥沙泵5通过建筑工地的小型龙门吊悬在第一泥浆池1中,第二泥沙泵6也通过建筑工地的小型龙门吊悬在桩基11中,第一泥沙泵5和第二泥沙泵6处在悬空状态,小型龙门吊起到支撑泥沙泵的作用。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清孔时,第一泥浆池1内的第一泥沙泵5将新鲜泥浆排入桩基11中,同时利用桩基11中的第二泥沙泵6将泥浆钻渣传输到第二泥浆池12中,将第二泥沙泵6吊放至泥浆上部1m范围,若漏浆部位河水灌入,在第二泥沙泵6下安装镀锌管10,将携带钻渣的泥浆抽出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出水口(2)、第一进水口(3)、传输管一号(4)、第一泥沙泵(5)、第二泥沙泵(6)、传输管二号(7)、第二出水管(8)、第二进水管(9)和镀锌管(10),其特征在于:在地面上开设第一泥浆池(1)、桩基(11)和第二泥浆池(12),所述第一泥浆池(1)的内部装有新鲜泥浆,所述桩基(11)的内部装有泥浆,所述第一泥浆池(1)的内部放置有所述第一泥沙泵(5),所述第一泥沙泵(5)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进水口(3),所述第一泥沙泵(5)的左端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出水口(2),所述第一出水口(2)的一端连通有所述传输管一号(4),所述传输管一号(4)远离所述第一出水口(2)的一端插在所述桩基(11)中,所述桩基(11)的内部放置有所述第二泥沙泵(6),所述第二泥沙泵(6)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二进水管(9),所述第二进水管(9)的底部连通有所述镀锌管(10),所述镀锌管(10)的底端伸入所述泥浆中,所述第二泥沙泵(6)的右端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二出水管(8),所述第二出水管(8)的一端连通有所述传输管二号(7),所述传输管二号(7)远离所述第二出水管(8)的一端插在所述第二泥浆池(12)中,所述第一泥沙泵(5)和所述第二泥沙泵(6)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泥沙泵(6)位于所述泥浆的上方,所述第二泥沙泵(6)与所述泥浆上表面高度为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2)和所述第一进水口(3)浸在所述新鲜泥浆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沙泵(5)通过建筑工地的小型龙门吊悬在所述第一泥浆池(1)中,所述第二泥沙泵(6)也通过建筑工地的小型龙门吊悬在所述桩基(11)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漏浆处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块石土层钻孔灌注桩漏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传输管一号、第一泥沙泵、第二泥沙泵、传输管二号、第二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镀锌管,在地面上开设第一泥浆池、桩基和第二泥浆池,所述第一泥浆池的内部装有新鲜泥浆,所述桩基的内部装有泥浆,所述第一泥浆池的内部放置有所述第一泥沙泵,所述第一泥沙泵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进水口;本实用新型采用设备辅助排渣的方式,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有效解决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漏浆处理的问题,顺利完成冲击成孔及完成水下混凝土施工,桩检结果均为I类桩,施工结果较为理想。

技术研发人员:侯少鹏;王少凡;姜鹏;伏贤良;张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