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1073发布日期:2020-12-08 13:4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



背景技术:

变电站gis基础一般设计为现场浇筑钢筋砼结构,分上下两层,即下层为筏板整体钢筋砼基层,上层为gis设备承载受力的钢筋砼支墩。常规施工分上下两次作业,先施工下层,再进行上层施工,由于上层支墩要与gis设备受力脚点相对应,脚点较多而且结构复杂,预留预埋精准度需求高,施工不仅工期长,而且容易出现定位尺寸偏差,加上现场湿作业条件复杂,造成gis设备就位难,有时会返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通过装配式结构,实现上层支墩预制、下层支墩现浇的模式,有效提升gis设备基础建造效率,同时能够保证上下两层支墩之间的连接精准度,从而实现gis设备精准就位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包括上层支墩,所述的上层支墩中预埋有多根竖向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的两端延伸至上层支墩顶面与底面外,位于上层支墩顶面外的连接钢筋上端外壁设有外螺纹;

所述的上层支墩顶部设有支承板,支承板上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钢筋的上端延伸至连接通孔内,位于连接通孔内的连接钢筋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接钢筋下端预埋设置在现浇的下层支墩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接通孔中部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直径大于连接钢筋的孔,隔板将连接通孔分隔为上槽体与下槽体,螺母设置在上槽体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层支墩中预制设有竖向的导向管,连接钢筋穿过导向管设置,导向管上端延伸至上层支墩顶面外;

位于上层支墩顶面外的导向管高度与下槽体高度相同,导向管外径与下槽体直径相同,导向管内径与连接钢筋直径、孔直径相同。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层支墩为矩形体结构,支承板为矩形板,共配置四根连接钢筋,四根连接钢筋分别设置在支承板的四个角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层支墩采用水平截面为“十”字形的柱体结构,支承板为“十”字形板,共配置四根连接钢筋,四根连接钢筋分别设置在支承板的四个端点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层支墩采用水平截面为“t”字形的柱体结构,支承板为“t”字形板,共配置三根连接钢筋,三根连接钢筋分别设置在支承板的三个端点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下层支墩现浇、上层支墩预制的方式,相较于现有的先浇下层支墩、后浇上层支墩的方式来说,能够大大缩短基础建造耗时,提升基础施工效率;

(2)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进行上下支墩的连接,可实现上层支墩的重复使用,在进行设备拆移时,可减少成本投入;

(3)通过凸出的导向管,配合支撑板上的连接通孔,可保障上下支墩以及支承板之间的连接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支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通孔位置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十”字形支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t”字形支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层支墩1,连接钢筋2,支承板3,连接通孔4,上槽体401,隔板402,孔403,下槽体404,螺母5,导向管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6中,一种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包括上层支墩1,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层支墩1中预埋有多根竖向的连接钢筋2,连接钢筋2的两端延伸至上层支墩1顶面与底面外,位于上层支墩1顶面外的连接钢筋2上端外壁设有外螺纹;

所述的上层支墩1顶部设有支承板3,支承板3上设有连接通孔4,连接钢筋2的上端延伸至连接通孔4内,位于连接通孔4内的连接钢筋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5。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接钢筋2下端预埋设置在现浇的下层支墩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接通孔4中部设有隔板402,隔板402上设有直径大于连接钢筋2的孔403,隔板402将连接通孔4分隔为上槽体401与下槽体404,螺母5设置在上槽体401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层支墩1中预制设有竖向的导向管6,连接钢筋2穿过导向管6设置,导向管6上端延伸至上层支墩1顶面外;

位于上层支墩1顶面外的导向管6高度与下槽体404高度相同,导向管6外径与下槽体404直径相同,导向管6内径与连接钢筋2直径、孔403直径相同。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的上层支墩1为矩形体结构,支承板3为矩形板,共配置四根连接钢筋2,四根连接钢筋2分别设置在支承板3的四个角上。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的上层支墩1采用水平截面为“十”字形的柱体结构,支承板3为“十”字形板,共配置四根连接钢筋2,四根连接钢筋2分别设置在支承板3的四个端点上。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的上层支墩1采用水平截面为“t”字形的柱体结构,支承板3为“t”字形板,共配置三根连接钢筋2,三根连接钢筋2分别设置在支承板3的三个端点上。

采用本方案进行gis设备基础的施工过程如下:

1)在现场进行下层筏板整体钢筋砼基层的现浇作业,浇筑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连接钢筋2预埋浇筑;

2)将预制的上层支墩1吊装至已浇筑并成型的下层支墩上,对准后下放上层支墩1,使下层支墩中预埋的连接钢筋2穿过上层支墩1中的导向管6;

3)在上层支墩1顶部安装支承板3,通过连接通孔4中的下槽体404与导向管6上端对准保证支承板3的安装精度;

4)利用电动扳手在上槽体401中安装螺母5;

5)安装gis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大大缩短基础建造耗时,提升基础施工效率;并实现上层支墩的重复使用,在进行设备拆移时,可减少成本投入;还能够保障上下支墩以及支承板之间的连接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包括上层支墩(1),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层支墩(1)中预埋有多根竖向的连接钢筋(2),连接钢筋(2)的两端延伸至上层支墩(1)顶面与底面外,位于上层支墩(1)顶面外的连接钢筋(2)上端外壁设有外螺纹;

所述的上层支墩(1)顶部设有支承板(3),支承板(3)上设有连接通孔(4),连接钢筋(2)的上端延伸至连接通孔(4)内,位于连接通孔(4)内的连接钢筋(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钢筋(2)下端预埋设置在现浇的下层支墩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通孔(4)中部设有隔板(402),隔板(402)上设有直径大于连接钢筋(2)的孔(403),隔板(402)将连接通孔(4)分隔为上槽体(401)与下槽体(404),螺母(5)设置在上槽体(40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支墩(1)中预制设有竖向的导向管(6),连接钢筋(2)穿过导向管(6)设置,导向管(6)上端延伸至上层支墩(1)顶面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上层支墩(1)顶面外的导向管(6)高度与下槽体(404)高度相同,导向管(6)外径与下槽体(404)直径相同,导向管(6)内径与连接钢筋(2)直径、孔(403)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支墩(1)为矩形体结构,支承板(3)为矩形板,共配置四根连接钢筋(2),四根连接钢筋(2)分别设置在支承板(3)的四个角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支墩(1)采用水平截面为“十”字形的柱体结构,支承板(3)为“十”字形板,共配置四根连接钢筋(2),四根连接钢筋(2)分别设置在支承板(3)的四个端点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墩(1)采用水平截面为“t”字形的柱体结构,支承板(3)为“t”字形板,共配置三根连接钢筋(2),三根连接钢筋(2)分别设置在支承板(3)的三个端点上。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变电站GIS设备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支墩结构,包括上层支墩,所述的上层支墩中预埋有多根竖向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的两端延伸至上层支墩顶面与底面外,位于上层支墩顶面外的连接钢筋上端外壁设有外螺纹;上层支墩顶部设有支承板,支承板上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钢筋的上端延伸至连接通孔内,位于连接通孔内的连接钢筋上螺纹连接有螺母。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装配式结构,实现上层支墩预制、下层支墩现浇的模式,有效提升GIS设备基础建造效率,同时能够保证上下两层支墩之间的连接精准度,从而实现GIS设备精准就位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易步;朱邦盛;魏宝林;王晓云;杜俊莲;毕颖;向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宜昌三峡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