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

文档序号:24581817发布日期:2021-04-06 12:3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属于废弃资源利用和河道景观布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也提高了要求。目前建筑垃圾主要采用填埋的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危害环境,同时降低了建筑垃圾的利用价值。

近年来中国淤泥产量持续增长,截止2017年中国淤泥产量已达7436万吨,对淤泥的处理处置迫在眉睫。河道清淤是通过机械设备,将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作用。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由于河道淤泥中含有大量的养分,直接流走,会造成资源浪费;其次,土壤直接流失,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淤泥含有中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堆岛技术有助于解决淤泥和建筑垃圾过量的问题,同时也能缓解现在土地紧张问题。但是堆岛如果仅仅把淤泥和建筑垃圾填入湖中堆积起来,这样就会引起其中的重金属流入湖中从而污染水体;并且未尽处理的淤泥中含有许多病菌,会经过鱼虾等水产品最终进入人的体内从而对人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解决现有生态堆岛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能不进能够解决建筑垃圾和淤泥过量问题,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仿植生混凝土块层、土壤化淤泥层和景观植物层,所述仿植生混凝土块层由仿植生混凝土块堆叠形成,其材质为脱水淤泥和建筑垃圾,各个混凝土块之间用脱水固化淤泥进行胶结;所述生态堆岛从下至上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生态堆岛的结构为圆台型,竖剖面为等腰梯形,上圆直径与下圆直径为比例为1:(2-4),高度为2-4m。

作为优选,所述仿植生混凝土块的材质还包括种植基材,所述种植基材主要成分是建筑垃圾、干化淤泥和土壤改性剂,用于填充孔隙,填充后,仿植生混凝土块的孔隙度大于20%,抗压强度大于30mpa,孔隙内环境ph在8-10。

作为优选,所述仿植生混凝土块的孔隙度由种植基材填充。

作为优选,所述脱水固化淤泥是将淤泥与固化剂混合搅拌,添加脱水固化剂,压滤所得,抗折强度为4.6~6.1mpa,抗压强度为5-8mpa。

作为优选,所述土壤化淤泥层,其抗压强度为8~13mpa,ph为8~9;厚度为2-3cm。

作为优选,所述景观植物层为净化功能和景观效果较好的湿生草本植物层,例如由水生美人蕉、鸢尾、黄菖蒲和水葱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实际应用中,所述生态堆岛中的仿植生混凝土块层作为主体铺设在河道河床上,根据现场条件以及仿植生混凝土块厚度进行多层铺设;作为优选,仿植生混凝土块层基本在水面下方,最上方仿植生混凝土块与水面齐平或突出1-2cm;土壤化淤泥层和景观植物层均在水面上方。

技术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生态堆岛主要构件均由建筑垃圾和河道疏浚淤泥制作而成,充分利用了建筑垃圾和淤泥的同时,减少了大量传统建材的使用,降低了工程成本。利用脱水固化后的淤泥、土壤化后的土料结合仿植生混凝土块构建生态堆岛能起到固化淤泥中重金属、细菌的作用,净化河道。同时生态堆岛的构建实现了淤泥的稳定性,从而能防止地面塌陷或者滑坡,创造出环境效益的同时也有效配置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如图1和图2所示,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仿植生混凝土块层1、土壤化淤泥层2和景观植物层3,仿植生混凝土块层1由仿植生混凝土块堆叠形成,其材质为脱水淤泥和建筑垃圾,各个混凝土块之间用脱水固化淤泥进行胶结;生态堆岛从下至上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生态堆岛的结构为圆台型,竖剖面为等腰梯形,下圆直径为4-6m,上圆直径为2-3m,高度为2-4m。仿植生混凝土块层1的铺设要根据圆台形状进行调整。

仿植生混凝土块的材质还包括种植基材,其用于填充孔隙,填充后,其孔隙度大于20%,抗压强度大于30mpa,孔隙内环境ph在8-10。

脱水固化淤泥是将淤泥与适当固化剂混合搅拌,添加脱水固化剂,在一定压力下压滤所得,其抗折强度为4.6~6.1mpa,抗压强度为5~8mpa。种植基材主要成分是建筑垃圾、干化淤泥和土壤改性剂。

土壤化淤泥层2的抗压强度为8~13mpa,ph为8~9,铺设厚度为2-3cm。

景观植物层3为净化功能和景观效果较好的湿生草本植物层,例如由水生美人蕉、鸢尾、黄菖蒲和水葱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实际应用中,所述生态堆岛中的仿植生混凝土块层1作为主体铺设在河道河床上,根据现场条件以及仿植生混凝土块厚度进行多层铺设;仿植生混凝土块层1基本在水面下方(包括胶结用的脱水固化淤泥),最上方的仿植生混凝土块与水面齐平或突出1-2cm;土壤化淤泥层2和景观植物层3均在水面上方。

利用脱水固化后的淤泥、土壤化后的土料结合仿植生混凝土块构建生态堆岛。通过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案,结合植生工艺,使得生态堆岛不仅有一定的景观效果,同时还兼具辐射热吸收、鸟类等生物生息空间创造等重要功能。由于主体采用仿植生混凝土块,岛体表面有一定的起伏度,有利于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附着生存。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仿植生混凝土块层(1)、土壤化淤泥层(2)和景观植物层(3),所述仿植生混凝土块层(1)由仿植生混凝土块堆叠形成,其材质为脱水淤泥和建筑垃圾,各个混凝土块之间用脱水固化淤泥进行胶结;所述生态堆岛从下至上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堆岛的结构为圆台型,竖剖面为等腰梯形,上圆直径与下圆直径为比例为1:(2-4),高度为2-4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植生混凝土块的材质还包括种植基材,其用于填充孔隙,填充后,其孔隙度大于20%,抗压强度大于30mpa,孔隙内环境ph在8-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固化淤泥的抗折强度为4.6~6.1mpa,抗压强度为5-8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化淤泥层(2),其抗压强度为8~13mpa,ph为8~9,厚度为2-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植物层(3)为湿生草本植物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植物层(3)由水生美人蕉、鸢尾、黄菖蒲和水葱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构筑的生态堆岛,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仿植生混凝土块层、土壤化淤泥层和景观植物层,所述仿植生混凝土块层由仿植生混凝土块堆叠形成,其材质为脱水淤泥和建筑垃圾,各个混凝土块之间用脱水固化淤泥进行胶结;所述生态堆岛从下至上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建筑垃圾和淤泥的有效利用,解决淤泥过量的问题,缓解土地紧张问题,具有一定生态性和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建中;杨雪;汪存石;徐磊;陈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海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4.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