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驳岸是园林景观中水体设施主要的防护结构,传统的驳岸通常采用块石砌筑而成,一旦到了干旱季节,水体设施内的水容易渗透进驳岸另一侧的种植土区域,从而加剧了水体设施中水的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该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在不改变传统块石驳岸的同时暗设有防渗结构层,大幅度提高了块石驳岸的防渗效果,有效阻止种植土层中的土流失进水体层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包括有水体层、块石驳岸、种植土层、防渗结构层、花岗岩走道板、水泥砂浆粘结层、密封胶层;所述水体层周边砌筑有块石驳岸,该块石驳岸外侧设有种植土层;所述块石驳岸于种植土层的一侧设有防渗结构层,该防渗结构层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水泥砂浆抹平层、防水卷材层、水泥砂浆保护层、砖护墙;所述水泥砂浆抹平层还覆盖块石驳岸顶面;所述水泥砂浆保护层于块石驳岸顶端包裹防水卷材层;所述块石驳岸顶面上方还通过水泥砂浆粘结层铺设有花岗岩走道板,该花岗岩走道板突出块石驳岸内侧50mm;所述花岗岩走道板还覆盖砖护墙顶面;所述花岗岩走道板与砖护墙之间于砖护墙外端留有接缝,该接缝内喷射有密封胶层,且密封胶层外端向上、下两侧延伸20-30mm。
作为优选,所述砖护墙宽度为120mm。
作为优选,所述花岗岩走道板的厚度为40-60mm。
作为优选,所述水体层常水位低于块石驳岸顶面300mm。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土层顶面低于花岗岩走道板顶面20-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在不改变传统块石驳岸的同时暗设有防渗结构层,大幅度提高了块石驳岸的防渗效果,有效阻止种植土层中的土流失进水体层内,且避免了水体层中的水泼溅至花岗岩走道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水体层,2为块石驳岸,3为种植土层,4为防渗结构层,41为水泥砂浆抹平层,42为防水卷材层,43为水泥砂浆保护层,44为砖护墙,5为花岗岩走道板,6为水泥砂浆粘结层,7为密封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包括有水体层1、块石驳岸2、种植土层3、防渗结构层4、花岗岩走道板5、水泥砂浆粘结层6、密封胶层7;所述水体层1周边砌筑有块石驳岸2,该块石驳岸2外侧设有种植土层3;所述块石驳岸2于种植土层3的一侧设有防渗结构层4,该防渗结构层4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水泥砂浆抹平层41、防水卷材层42、水泥砂浆保护层43、砖护墙44;所述水泥砂浆抹平层41还覆盖块石驳岸2顶面;所述水泥砂浆保护层43于块石驳岸2顶端包裹防水卷材层42;所述块石驳岸2顶面上方还通过水泥砂浆粘结层6铺设有花岗岩走道板5,该花岗岩走道板5突出块石驳岸2内侧50mm;所述花岗岩走道板5还覆盖砖护墙44顶面;所述花岗岩走道板5与砖护墙44之间于砖护墙44外端留有接缝,该接缝内喷射有密封胶层7,且密封胶层7外端向上、下两侧延伸20-30mm。
具体实施时,所述砖护墙44宽度为120mm。
具体实施时,所述花岗岩走道板5的厚度为40-60mm。
具体实施时,所述水体层1常水位低于块石驳岸2顶面300mm。
具体实施时,所述种植土层3顶面低于花岗岩走道板5顶面20-30mm。
1.一种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体层、块石驳岸、种植土层、防渗结构层、花岗岩走道板、水泥砂浆粘结层、密封胶层;所述水体层周边砌筑有块石驳岸,该块石驳岸外侧设有种植土层;所述块石驳岸于种植土层的一侧设有防渗结构层,该防渗结构层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水泥砂浆抹平层、防水卷材层、水泥砂浆保护层、砖护墙;所述水泥砂浆抹平层还覆盖块石驳岸顶面;所述水泥砂浆保护层于块石驳岸顶端包裹防水卷材层;所述块石驳岸顶面上方还通过水泥砂浆粘结层铺设有花岗岩走道板,该花岗岩走道板突出块石驳岸内侧50mm;所述花岗岩走道板还覆盖砖护墙顶面;所述花岗岩走道板与砖护墙之间于砖护墙外端留有接缝,该接缝内喷射有密封胶层,且密封胶层外端向上、下两侧延伸20-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护墙宽度为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岗岩走道板的厚度为40-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层常水位低于块石驳岸顶面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块石驳岸暗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顶面低于花岗岩走道板顶面20-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