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9824发布日期:2020-12-18 13:1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地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



背景技术:

素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地基由于其适用范围广、造价低、效果好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采用。素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地基的基础采用天然基础(独立基础、条基、筏板等)。如图1所示,传统素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地基的桩顶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基础1’、素砼垫层2’、砂石褥垫层3’和灌注桩4’。为使桩与桩间土共同作用,在基础1’下需铺设一定厚度的砂石褥垫层3’,使桩顶向垫层内刺入,调整桩和桩间土的相对位移。然而,由于基础1’与灌注桩4’之间不连接,其既不具备抗浮性能,同时在正向受压荷载下桩顶向垫层刺入的深度不可控,可能出现灌注桩4’桩顶与基础1’刚性接触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其既具有抗浮性能,而且确保桩顶与基础之间没有受压刚度影响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结构稳定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基础、垫层和灌注桩,还包括抗拔钢筋;所述抗拔钢筋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连接的钢筋上段、钢筋自由段和钢筋下段,所述钢筋上段位于所述基础内,所述钢筋自由段位于所述垫层内,所述钢筋下段位于所述灌注桩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层包括分别上、下布置的素砼垫层和褥垫层,所述钢筋自由段位于素砼垫层和褥垫层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拔钢筋还包括与钢筋上段顶端连接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位于基础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自由段的外侧壁上由内至外依次涂布有沥青底漆层和包裹有沥青纤维布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自由段的上、下端分别埋入基础和灌注桩内,埋入深度均为50mm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灌注桩内的钢筋下段为多条,相邻的钢筋下段之间焊接有加强金属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金属管为多条且沿钢筋下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灌注桩内的钢筋下段环绕所述加强金属管焊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的优点为:

1、由于基础与灌注桩之间通过抗拔钢筋连接,基础与灌注桩两者的位置相对固定,既具有抗浮性能,而且确保了灌注桩桩顶与基础之间没有受压刚度影响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结构稳定性好。采取此抗拔桩桩顶构造,成功利用复合地基刚性桩兼抗拔桩使用,减少基础造价,提高桩利用率,并同时满足复合地基桩受力特性和抗拔桩受力特性。

2、抗拔钢筋的钢筋上段顶端还连接有弯折段,可进一步防止钢筋上段与基础之间出现相对位移,增加地基结构的稳定性。

3、钢筋自由段由于暴露在地下水环境中,通过在其外侧壁上设置沥青底漆层和沥青纤维布层,可避免钢筋自由段被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4、钢筋自由段的上、下端分别埋入基础和灌注桩内,埋入深度均为50mm以上,有效避免地下水从沥青底漆层和沥青纤维布层两端渗入并与钢筋自由段接触。

5、灌注桩内的钢筋下段为多条,相邻的钢筋下段之间焊接有加强金属管,钢筋受压时不容易弯曲,提高了灌注桩的整体抗压性能。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传统素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地基的桩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基础1、垫层和灌注桩4,还包括抗拔钢筋5。抗拔钢筋5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连接的钢筋上段53、钢筋自由段52和钢筋下段51。钢筋上段53埋设在基础1内,钢筋自由段52位于垫层内,钢筋下段51埋设在灌注桩4内。灌注桩4的埋深到达灰岩(微风化)岩面。

垫层包括分别上、下布置的素砼垫层2和褥垫层3,钢筋自由段52位于素砼垫层2和褥垫层3内。其中,素砼垫层2为c15素砼垫层,褥垫层3为级配碎石褥垫层。

抗拔钢筋5还包括与钢筋上段53顶端连接的弯折段54,弯折段54位于基础1内。当抗拔钢筋5用于拟检测桩时,弯折段54在检测前与钢筋上段53位于同一直线;在检测后,弯折段54才相对钢筋上段53弯折,如图2所示。

钢筋自由段52的外侧壁上由内至外依次涂布有沥青底漆层和包裹有沥青纤维布层。其中,沥青纤维布层不少于两层。经过防腐蚀处理后,钢筋自由段52的上、下端分别埋入基础1和灌注桩4内,埋入深度均为50mm以上。抗拔钢筋5在使用前需先进行st2.5等级的除锈工序。

灌注桩4内的钢筋下段51为多条,相邻的钢筋下段51之间焊接有加强金属管6。加强金属管6为多条且沿钢筋下段5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灌注桩4内的钢筋下段51环绕加强金属管6焊接。具体的,一根灌注桩4连接三根抗拔钢筋5,三根抗拔钢筋5的钢筋下段51围绕加强金属管6焊接。加强金属管6为短钢管,其管径为30-60mm,管的壁厚为2-5mm;每根加强金属管6与钢筋下段51之间的焊接长度为50-150mm,沿钢筋下段51长度方向每1.5-2.5m设置一条加强金属管6。

本实施例中,加强金属管6得管径为48mm,管的壁厚为3mm。每根加强金属管6与钢筋下段51之间的焊接长度为100mm,沿钢筋下段51长度方向每2m设置一条加强金属管6。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基础(1)、垫层和灌注桩(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拔钢筋(5);所述抗拔钢筋(5)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连接的钢筋上段(53)、钢筋自由段(52)和钢筋下段(51),所述钢筋上段(53)位于所述基础(1)内,所述钢筋自由段(52)位于所述垫层内,所述钢筋下段(51)位于所述灌注桩(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包括分别上、下布置的素砼垫层(2)和褥垫层(3),所述钢筋自由段(52)位于素砼垫层(2)和褥垫层(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钢筋(5)还包括与钢筋上段(53)顶端连接的弯折段(54),所述弯折段(54)位于基础(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自由段(52)的外侧壁上由内至外依次涂布有沥青底漆层和包裹有沥青纤维布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自由段(52)的上、下端分别埋入基础(1)和灌注桩(4)内,埋入深度均为50m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4)内的钢筋下段(51)为多条,相邻的钢筋下段(51)之间焊接有加强金属管(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金属管(6)为多条且沿钢筋下段(5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4)内的钢筋下段(51)环绕所述加强金属管(6)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基础、垫层和灌注桩,还包括抗拔钢筋;所述抗拔钢筋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连接的钢筋上段、钢筋自由段和钢筋下段,所述钢筋上段位于所述基础内,所述钢筋自由段位于所述垫层内,所述钢筋下段位于所述灌注桩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于地基处理的抗拔桩桩顶结构,其既具有抗浮性能,而且确保桩顶与基础之间没有受压刚度影响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结构稳定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罗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