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5793发布日期:2021-05-11 15:1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特别是地铁车站、地下洞室等既有结构拓建时防水搭接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土地资源利用率剧增,原有地下结构扩建需求随之增加。然而,渗漏水是地下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关乎施工安全、使用寿命。即使对于一次性浇筑、一体施工的地下结构,渗漏水问题也在所难别,对于有拓建需求的旧结构更是难上加难。

专利号cn109372029a公开了一种地下结构外墙接槎部位防水构造和方法,该构造包括:混凝土垫层、mbp卷材防水层、混凝土层、止水钢板和金属钉;所述混凝土垫层浇筑在地面上,所述混凝土垫层建筑包括地基外墙墙体和混凝土层墙体,所述混凝土层墙体位于地基外墙墙体朝向室内一侧,所述地基外墙墙体和混凝土层墙体有一段竖直的拼接缝,所述混凝土层墙体与混凝土垫层以及混凝土层墙体与地基外墙墙体之间铺设有一层mbp卷材防水层,且mbp卷材防水层从混凝土层墙体与地基外墙墙体之间的缝隙中延伸出来,弯折并贴合到地基外墙墙体上表面,并用金属钉固定。

现有技术的金属钉固定mbp卷材防水层会对破坏卷材,影响防水效果;地下结构外墙接槎部位防水构造不存在旧结构防水层破损,对于新旧结构顶板的防水搭接借鉴价值一般。因为旧结构破除开孔后,原有防水卷材破损且无法修复,与新结构搭接时渗漏水问题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新旧地下工程底板防水搭接结构,该结构采用防水卷材采用u型接槎,增加渗流路径,提高防渗性能;双层1.5mm厚双面丁基胶粘带增加新旧防水层的粘合性;采用钢边止水带防止施工缝渗漏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包括钢边止水带、细石混凝土、双面丁基胶粘带、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和隔离层。

新旧混凝土的顶板上采用c40模筑钢筋混凝土浇筑,钢边止水带固定于新旧混凝土顶板的c40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双面丁基胶粘带、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和隔离层布置成u型接槎结构并铺设在c40模筑钢筋混凝土上,在u型接槎结构的拐角处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形成斜截面。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的外侧设有保护层,隔离层设置在混凝土保护层和防水卷材之间。

进一步地,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采用双层结构,双面丁基胶粘带设置在双层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之间。

进一步地,混凝土保护层选用不小于7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层。

进一步地,隔离层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生胶油毡、软聚氯乙烯卷材、防水冷胶料、防水涂膜和防油渗胶泥玻璃纤维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新旧地下结构顶板搭接防水的问题,采用钢边止水带和u型接槎防水卷材结构形成双重防水屏障,防止搭接结构渗漏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旧地下工程底板防水搭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i为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ii为新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1为钢边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包括钢边止水带、细石混凝土、双面丁基胶粘带、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和隔离层。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i的底部和新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ii,新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ii搭接在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i上,顶板防水层为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i的底部平整结构;在顶板防水层和新地下工程底顶防水搭接结构ii的上浇筑c40模筑钢筋混凝土,c40模筑钢筋混凝土为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i和新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ii的底部平整基面结构;

新旧混凝土的顶板上采用c40模筑钢筋混凝土浇筑,钢边止水带固定于新旧混凝土顶板的c40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双面丁基胶粘带、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和隔离层布置成u型接槎结构并铺设在c40模筑钢筋混凝土上,在u型接槎结构的拐角处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形成斜截面。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的外侧设有保护层,隔离层设置在混凝土保护层和防水卷材之间。

进一步地,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采用双层结构,双面丁基胶粘带设置在双层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之间。

进一步地,混凝土保护层选用不小于70mm厚的细石混凝土。

进一步地,隔离层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生胶油毡、软聚氯乙烯卷材、防水冷胶料、防水涂膜和防油渗胶泥玻璃纤维布。

钢边止水带牢固固定于新旧混凝土结构中,使新旧混凝土结构之间受力均匀且紧密贴合,有效防治施工缝渗漏水;

双面丁基胶粘带、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和隔离层布置成u型接槎结构,对渗漏水控制进行双重防护。

在u型接槎结构的拐角处采用c20细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形成斜截面,避免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铺设时产生褶皱,有效避免顶板施做完成后土方回填挤压防水卷材产生破坏;

双面丁基胶粘带有非常良好的气密性、极强的粘结力、优良的耐候性、抗老化性和防水性,对被粘物表面起到密封、减震、保护等作用,实现上下两层材料紧密贴合;

为避免保护层开裂等病害对防水层产生影响,在保护层和防水卷材之间设置隔离层,隔离层的材料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生胶油毡、软聚氯乙烯卷材、防水冷胶料、防水涂膜、防油渗胶泥玻璃纤维布等。

混凝土保护层对防水搭接材料进行保护;

采用抗渗等级优良的c40模筑钢筋混凝土p8浇筑顶板,降低顶板渗漏水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新旧地下结构顶板搭接防水的问题,采用钢边止水带和u型接槎防水卷材结构形成双重防水屏障,防止搭接结构渗漏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边止水带、细石混凝土、双面丁基胶粘带、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和隔离层;

新旧混凝土的顶板上采用c40模筑钢筋混凝土浇筑,钢边止水带固定于新旧混凝土顶板的c40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双面丁基胶粘带、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和隔离层布置成u型接槎结构并铺设在c40模筑钢筋混凝土上,在u型接槎结构的拐角处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形成斜截面;双面丁基胶粘带设置在双层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之间;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的外侧设有保护层,隔离层设置在混凝土保护层和防水卷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采用双层结构,双面丁基胶粘带设置在双层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保护层选用不小于7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隔离层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生胶油毡、软聚氯乙烯卷材、防水冷胶料、防水涂膜或防油渗胶泥玻璃纤维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包括钢边止水带、细石混凝土、双面丁基胶粘带、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和隔离层。新旧混凝土的顶板上采用C40模筑钢筋混凝土浇筑,双面丁基胶粘带、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和隔离层布置成U型接槎结构并铺设在C40模筑钢筋混凝土上,在U型接槎结构的拐角处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形成斜截面。高分子加强复合卷材的外侧设有保护层,隔离层设置在混凝土保护层和防水卷材之间。该结构采用防水卷材采用U型接槎,增加渗流路径,提高防渗性能;双层1.5mm厚双面丁基胶粘带增加新旧防水层的粘合性;采用钢边止水带防止施工缝渗漏水。

技术研发人员:张京京;黄欣;赵静波;冀国栋;陈一夫;岳长城;陈霞飞;彭澍;陈自龙;高飞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7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