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4639发布日期:2021-09-17 23:4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雨水收集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属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2.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已得到世界各地认可。城市的雨水汇流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屋面、道路和绿地,而在城市规划中大部分用地要求的绿地面积都在总面积的30%左右,所以屋面面积在用地面积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屋面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显得更加重要。
3.目前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大多只适用于独立的小型低层建筑,如小别墅、小型公建等,但是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多层或高层建筑比比皆是,导致大量的屋面雨水只能通过排水管道排出,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和利用上还是一片空白,基于现状展开了本次高新课题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问题,更大程度的利用了雨水资源。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建筑顶层的屋顶绿化土壤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收集盒,屋顶绿化土壤与雨水收集盒设有过滤网,雨水收集盒的出水口与雨水立管的进水口相通,雨水立管的出水口与雨水收集池的进水端相通。
6.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屋面雨水收集起来,将雨水转化为生活水,共缺水地区人员生活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贯穿整栋建筑,由顶层的屋顶绿化到每层的阳台雨水收集装置形成一个完整的竖向雨水收集系统。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问题,更大程度的利用了雨水资源,且水质在多层过滤后减少了卫生隐患,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方便实用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8.图 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实施例:
1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建筑顶层的屋顶绿化土壤1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收集盒3,屋顶绿化土壤1与雨水收集盒3设有过滤网2,进行初次过滤收集,雨水收集盒3的出水口与雨水立管4的进水口相通,雨水
立管4的出水口与雨水收集池5的进水端相通。
12.本实施例中,上述雨水立管4的出水口与置于业主阳台上的雨水收集池5的进水端相通。
13.本实施例中,上述雨水收集池5上设有水池进水管57、水池出水管58,雨水立管4的出水口通过水池进水管57与雨水收集池5的进水端相通,雨水收集池5通过水池出水管58把过多的雨水排回雨水立管4,供给下一层使用;雨水收集池5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8。排水管道8用于排掉雨水收集器中的雨水。水池进水管57与水池出水管58之间是空隙51。
14.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池5的底部还装设有排水开关7,雨水收集池5的底部所设的排水口通过排水开关7与排水管8连接。
15.为了方便控制,上述水池进水管57上设置有进水阀6。上述进水阀6是可调控活动阀门。需要收集雨水时把进水阀6打开,雨水就会流入雨水收集池5中,当雨水收集池5收集到一定高度时,多余的雨水就会从水池出水管58中流出,重新回到雨水立管4上,流向下一层的雨水收集池5,如果收集的雨水过久未用,可以打开下方的排水开关7,雨水收集池5中的雨水就会排向排水管8中,排水开关7因设置在雨水收集池5底部,可以将雨水收集池5中的雨水全部排出,排水更彻底,且可以将雨水收集池5中一些沉淀物外排,另外,还方便清洗雨水收集池5。
16.同理,为了方便控制,水池出水管58上可以设置有出水阀,打开出水阀,多余的雨水就会从水池出水管58中流出,重新回到雨水立管4上。进水阀6及出水阀可以是机械开关,也可以是通电开关。
17.此外,雨水立管4上也可以装设有可控阀门。可控阀门控制上一层雨水收集池5中的水是否流向下一层的雨水收集池5。
18.本实施例中,上述雨水收集池5内装设有过滤装置。上述过滤装置包括有活性炭54和过滤棉55。
19.本实施例中,上述雨水收集池5的上部设有紫外线杀菌灯52。紫外线杀菌灯52是光伏紫外线杀菌灯。上述雨水收集池5的顶部设有光伏板53。光伏板53可以为紫外线杀菌灯52提供电能。
20.本实施例中,上述雨水收集池5的顶部装设有水池盖56。水池盖56便于业主更换过滤装置和紫外线杀菌灯。
21.本实施例中,上述建筑顶层设有坡度。坡度便于见雨水引流到雨水立管4。雨水收集池5为水箱。
22.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雨水立管4从屋顶延伸至地下,顶端接雨水收集盒3,底部接雨水排放口,各层的雨水收集池5通过水池进水管57、水池出水管58与雨水立管4组装,光伏板53直接用螺丝安装在水池盖56上,通过打孔让不透水电线与雨水收集池5内部的光伏紫外线杀菌灯52连接,在雨水收集池5内部设置勾架进行活性炭54和过滤棉55的安装,也便于拆取清洗。
23.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池5初定为18升的水箱(一桶桶装水大小),足够业主三天的灌溉与冲洗阳台用水,且水质可以得到保障,此外,雨水收集池5的侧壁还装设有放水开关9,当雨水超过七天没有使用,就需要打开放水开关9,把雨水收集池5内的雨水排出,以防雨水收集池5内的雨水因长期放置而导致的病毒滋生问题,影响环境。
24.本实用新型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2003(2009年版)中4.9.25条规定,雨水立管4的管径选用100mm,位置选择在阳台旁,具体数量视建筑阳台数量(可放入雨水收集装置的阳台)而定,与雨水排水管不相互冲突。
25.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屋顶绿化的首次过滤作用,同时不仅仅收集雨水,也可以收集屋顶绿化的灌溉水,加大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可控阀门,一个用于收集雨水,一个用于排放雨水,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便捷好用。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光伏紫外线杀菌灯,并在雨水收集池5顶部设置了一个小型光伏,通过光伏发电驱动紫外线杀菌灯,无需手动插电或者充电。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建筑顶层的屋顶绿化土壤1底部设置的雨水收集盒3,通过过滤网2进行初次过滤收集,然后通过屋顶设计坡度引流到雨水立管4,再通过雨水立管4把雨水送入业主阳台上的雨水收集池5中,再通过雨水收集池5内装设有的过滤装置及雨水收集池5上部设有的紫外线杀菌灯52,对雨水收集池5中雨水的杀菌过滤,基本不会存在业主使用雨水时,雨水过脏的问题,而且不仅可以回收雨水,也可以回收屋顶绿化的灌溉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建筑顶层的屋顶绿化土壤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收集盒,屋顶绿化土壤与雨水收集盒设有过滤网,雨水收集盒的出水口与雨水立管的进水口相通,雨水立管的出水口与雨水收集池的进水端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雨水立管的出水口与置于业主阳台上的雨水收集池的进水端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雨水收集池上设有水池进水管、水池出水管,雨水立管的出水口通过水池进水管与雨水收集池的进水端相通,雨水收集池通过水池出水管把过多的雨水排回雨水立管,供给下一层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池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雨水收集池内装设有过滤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装置包括有活性炭和过滤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雨水收集池的上部设有紫外线杀菌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雨水收集池的顶部设有光伏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雨水收集池的顶部装设有水池盖。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建筑顶层设有坡度;雨水收集池的底部还装设有排水开关,雨水收集池的底部所设的排水口通过排水开关与排水管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建筑顶层的屋顶绿化土壤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收集盒,屋顶绿化土壤与雨水收集盒设有过滤网,雨水收集盒的出水口与雨水立管的进水口相通,雨水立管的出水口与雨水收集池的进水端相通。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问题,更大程度的利用了雨水资源,且水质在多层过滤后减少了卫生隐患,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方便实用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的雨水收集装置。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涛 赵春 陈史扬 潘攀 王建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26
技术公布日:2021/9/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