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抗浮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5470发布日期:2021-03-23 11:2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抗浮锚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分体安装施工的抗浮锚杆。



背景技术:

抗浮锚杆,又叫抗浮桩,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抗拔桩体承受拉力,受力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城市建筑不断往高处和深处发展,而高层建筑必然伴随深基础施工,为了防止地下水的浮力对防水底板结构造成破坏,设计时可增加筏板基础的厚度,也可采取抗浮锚杆来抵抗地下水的浮力。增加筏板基础的厚度,必然带来成本增加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

目前还没有可以直接安装施工的锚杆装置,多是通过锚杆浇筑结合复杂的防水工艺实现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其防水做法具体是:

首先,在锚杆周围做圆形凹槽,然后在周圈做半径400水泥及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1mm厚。

第二步,沿锚杆周圈涂刷半径250的905涂料或其它防水涂料,并沿锚杆上涂50mm。

第三步,用1.5mm双面自粘防水卷材(或其它防水材料)包裹钢筋,圆筒与钢筋紧密接触。

第四步,双面自粘卷材圆筒内填聚非固化防水涂料,外侧喷液体sse(或其它防水材料)附加层上翻50mm。

第五步,整体垫层做防水喷涂。

但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出现如下问题:

1、现场施工工序复杂,大面积施工时工期较长;

2、卷材防水施工时在锚杆顶部位置极难施工,防水效果差;

3、根据图集16g101-3第104页做法要求,锚杆主筋在基础筏板内的垂直锚固长度不小于20d(d为钢筋直径),对筏板基础厚度的影响较大,增加了成本;

4、由于工期长,外漏锚固钢筋易锈蚀,后期施工增加除锈环节,费时费力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抗浮锚杆,以达到既能降低工程造价,又能够避免筏板基础过厚给混凝土施工带来的质量隐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体式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锚杆杆体、上连接体、下连接体,所述的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为中空且两端贯通的筒体,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的锚杆杆体为钢筋,钢筋于顶部通过连接端板与下连接体的底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沿上连接体的外圆周方向上还具有呈环形阵列布置的多个连接翼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锚杆杆体由多根平行布置的钢筋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体式抗浮锚杆,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分体安装施工,现场操作简单易行,施工工艺简化,可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2、防水做法优化,工序大幅减少,防水效果有效提升;

3、有效减少抗浮锚杆锚固长度对筏板基础厚度的要求,可极大节省筏板基础成本。

4、锚杆构件可工厂标准化量产,减少现场加工工序,构件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同时,锚杆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均采用不锈钢加工,后期无需进行除锈工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缩短工程工期以及提高防水效果、减小筏板基础厚度等积极效果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锚杆杆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接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体式抗浮锚杆,由下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锚杆杆体1、上连接体3和下连接体2。其中,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均为中空且两端贯通的筒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加工制作,后期无需进行除锈作业。具体地:其中锚杆杆体由多根平行布置的钢筋构成,多条钢筋于顶部均焊接到一连接端板5上,并通过连接端板与下连接体的底部密封连接,同时,下连接体的顶部具有外螺纹段,上连接体的底部具有内螺纹段,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通过螺纹配合实现联结固定。此外,为了便于加强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本装置的锚固效果,沿上连接体的外圆周方向上还具有呈环形阵列布置的多个连接翼板4,连接翼板的中间具有通孔,通过钢筋将连接翼板与筏板钢筋绑扎连接。

下面,以本装置的一个具体应用实施例,对本装置做进一步的描述说明。

锚杆杆体选用直径为25或28的钢筋,钢筋的顶端与连接端板采用塞焊连接;连接端板与下连接体采用周圈坡口焊连接,不能留有缝隙,焊接完成后周圈打磨平整。地基土体a清孔完成后,放入锚杆杆体,并向孔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浇筑混凝土垫层b,待混凝土垫层完成后,下连接体同混凝土垫层b一同喷涂sse防水涂料,然后在下连接体的上部安装上连接体,同时,上连接体外周上连接翼板穿入300mm锚固钢筋d,与筏板钢筋绑扎连接,安装完成后,浇筑筏板基础即可。本装置分体式抗浮锚杆可实现量化生产,提高了锚杆质量,加强了防水效果,简化了施工工序,可推动锚杆施工的优化发展。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锚杆杆体(1)、上连接体(3)、下连接体(2),所述的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为中空且两端贯通的筒体,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的锚杆杆体为钢筋,钢筋于顶部通过连接端板(5)与下连接体的底部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抗浮锚杆,其特征还在于,沿上连接体的外圆周方向上还具有呈环形阵列布置的多个连接翼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抗浮锚杆,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锚杆杆体由多根平行布置的钢筋构成。


技术总结
分体式抗浮锚杆,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分体安装施工的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锚杆杆体、上连接体、下连接体,所述的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为中空且两端贯通的筒体,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的锚杆杆体为钢筋,钢筋于顶部通过连接端板与下连接体的底部密封连接。具有实用性强、缩短工程工期以及提高防水效果、减小筏板基础厚度等积极效果的积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辉;秦珊;许爱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照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