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1140发布日期:2021-06-01 23:5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明挖法施工,具体涉及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时,为抵抗结构上部荷载多以单柱双跨或多柱多跨框架结构为主:一般结构顶板覆土厚度3m时,单跨结构跨度为6~12m。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以实现地下工程大跨空间效应,解决大跨度结构受力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包括主梁和立柱,所述主梁通过所述立柱支撑,构成框架结构,框顶由数条所述主梁构成,数条所述主梁在所述框顶的中心点交叉连接,并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立柱包括中心柱和端柱,所述中心柱位于所述框顶中部支撑,所述端柱位于每个所述主梁的末端支撑;

所述主梁与所述中心柱之间设有支撑斜梁,所述支撑斜梁为数个,每条所述支撑斜梁的上端连接所述主梁,其下端连接所述中心柱。

所述主梁呈“十”字放射状分布,所述中心点为最高点,所述中心柱为一个,位于所述中心点支撑,所述支撑斜梁上端连接所述主梁中部,所述框架设置矩形外轮廓端墙,连接各所述端柱。

所述主梁呈“米”字形放射状分布,中心点为最高点;所述框架还包括中心转换梁、中部环形加强梁、中心连系梁;所述中心转换梁、中部环形加强梁以所述中心点为中心为环形同心圆结构,所述中部环形加强梁连接各所述主梁中部,所述中心转换梁位于所述框顶中心点外围连接各所述主梁;所述中心柱为数个,分别置于所述中心转换梁与所述主梁的连接点上支撑;所述支撑斜梁的上端连接所述中部环形加强梁与所述主梁的连接点,下端连接每个所述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之间设有所述中心连系梁,所述框架设置圆形外轮廓端墙连接各所述端柱;所述中心连系梁以所述中心点为中心为环形同心圆结构,所述中心连系梁连接各所述中心柱。

所述中心柱为四个,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斜梁为四个,对应所述中心柱间隔设置。

所述框顶为平顶、斜顶或弧顶,所述框顶上覆盖顶板。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1)可实现较常规布置方式跨度增加1倍

2)实现了地下结构大跨空间,伞状展现了结构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单柱、十字梁结构型式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柱、十字梁结构型式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柱、米字梁结构型式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柱、米字梁结构型式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柱、米字梁结构型式仰俯视图

附图编号:1-中心柱,2-支撑斜梁,3-主梁,4-端柱,5-端墙,7-中心转换梁,8-中部环形加强梁,9-中心连系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包括主梁和立柱,所述主梁通过所述立柱支撑,构成框架结构,框顶由数条所述主梁3构成,数条所述主梁3在所述框顶的中心点交叉连接,并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立柱包括中心柱1和端柱4,所述中心柱1位于所述框顶中部支撑,所述端柱位于每个所述主梁的末端支撑;

所述主梁3与所述中心柱1之间设有支撑斜梁2,所述支撑斜梁为数个,每条所述支撑斜梁的上端连接所述主梁,其下端连接所述中心柱。

如图1、2所示,所述主梁呈“十”字放射状分布,所述中心点为最高点,所述中心柱为一个,位于所述中心点支撑,所述支撑斜梁上端连接所述主梁中部,所述框架设置矩形外轮廓端墙,连接各所述端柱。

如图3-5所示,所述主梁呈“米”字形放射状分布,中心点为最高点;所述框架还包括中心转换梁7、中部环形加强梁8、中心连系梁9;所述中心转换梁7、中部环形加强梁8以所述中心点为中心为环形同心圆结构,所述中部环形加强梁8连接各所述主梁中部,所述中心转换梁7位于所述框顶中心点外围连接各所述主梁;所述中心柱1为数个,分别置于所述中心转换梁与所述主梁的连接点上支撑;所述支撑斜梁的上端连接所述中部环形加强梁与所述主梁的连接点,下端连接每个所述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之间设有所述中心连系梁9,所述框架设置圆形外轮廓端墙连接各所述端柱;所述中心连系梁9以所述中心点为中心为环形同心圆结构,所述中心连系梁9连接各所述中心柱1。

所述中心柱为四个,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斜梁为四个,对应所述中心柱间隔设置。

所述框顶为平顶、斜顶或弧顶,所述框顶上覆盖顶板。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包括主梁和立柱,所述主梁通过所述立柱支撑,构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框顶由数条所述主梁(3)构成,数条所述主梁(3)在所述框顶的中心点交叉连接,并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立柱包括中心柱(1)和端柱(4),所述中心柱(1)位于所述框顶中部支撑,所述端柱位于每个所述主梁的末端支撑;

所述主梁(3)与所述中心柱(1)之间设有支撑斜梁(2),所述支撑斜梁为数个,每条所述支撑斜梁的上端连接所述主梁,其下端连接所述中心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呈“十”字放射状分布,所述中心点为最高点,所述中心柱为一个,位于所述中心点支撑,所述支撑斜梁上端连接所述主梁中部,所述框架设置矩形外轮廓端墙,连接各所述端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呈“米”字形放射状分布,中心点为最高点;所述框架还包括中心转换梁(7)、中部环形加强梁(8)、中心连系梁(9);所述中心转换梁(7)、中部环形加强梁(8)以所述中心点为中心为环形同心圆结构,所述中部环形加强梁(8)连接各所述主梁中部,所述中心转换梁(7)位于所述框顶中心点外围连接各所述主梁;所述中心柱(1)为数个,分别置于所述中心转换梁与所述主梁的连接点上支撑;所述支撑斜梁的上端连接所述中部环形加强梁与所述主梁的连接点,下端连接每个所述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之间设有所述中心连系梁(9),所述框架设置圆形外轮廓端墙连接各所述端柱;所述中心连系梁(9)以所述中心点为中心为环形同心圆结构,所述中心连系梁(9)连接各所述中心柱(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为四个,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斜梁为四个,对应所述中心柱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顶为平顶、斜顶或弧顶,所述框顶上覆盖顶板。


技术总结
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包括主梁和立柱,主梁通过立柱支撑,构成框架结构,框顶由数条主梁构成,数条主梁在框顶的中心点交叉连接,并呈放射状分布,立柱包括中心柱和端柱,中心柱位于框顶中部支撑,端柱位于每个主梁的末端支撑;主梁与中心柱之间设有支撑斜梁,支撑斜梁为数个,每条支撑斜梁的上端连接主梁,其下端连接中心柱。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心伞状大跨地下结构,实现了地下工程大跨空间,解决了大跨度结构受力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亮;高辛财;曹建洋;李名淦;张召;杜博;邹彪;邱婧;刘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