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1368发布日期:2021-01-08 11:1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



背景技术:

目前唯一能够实现深海精确抛石作业的船型为落管抛石船型。该船型可以实现由浅水到深水的各种精确抛石作业。落石管作为抛石作业的关键装备,直接关系到抛石作业的能力和效率。

目前的落石管从材料上来说,大多采用钢质材料,有少部分采用铝质材料,管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上基本采用刚性固定连接。

这些材质的落石管,尤其是钢质落石管具有体积大、重量重、刚度大的特点,管段之间的固定式连接方式同样增加了管线的整体刚度。这将造成以下问题:

(1)由于管线粗细均匀,且重量较重,因此不可能叠放在一起,必须独立存放,落管抛石船型的最大作业水深可达2000m,因此落石管量非常可观,将占用十分庞大的存储空间。

(2)由于落石管的重量较重,大大降低船舶的载重量,从而降低单船载运石料的能力。

(3)落石管线重量过大将导致下放回收管线、拆装管线、移动管线等相关设备的配置很高,进一步增加重量、占用空间、提高成本、降低运行效率。

(4)落石管段之间的刚性连接,使管段之间的应力无法完全释放,管线整体刚度较高,对管线末端的水下机器人的运行不利,影响作业半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设于抛石船的抛石塔上,其包括落石管本体和安装绳,安装绳至少两个;落石管本体为漏斗状,落石管本体具有大管径端和小管径端,大管径端的内径大于小管径端的内径;小管径端的外径小于大管径端的内径;大管径端具有凸缘部,凸缘部沿落石管本体的外表面环向分布;凸缘部上设有连接件;安装绳之间设有多个落石管本体,该多个落石管本体以小管径端朝向相同的方式依次连接于安装绳,并沿安装绳的长度方向分布;落石管本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各个安装绳;落石管本体和安装绳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当安装绳竖向分布时,相邻的落石管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连接件为安装钩,安装钩连接于安装绳上。

安装绳为两个,落石管本体具有两个安装钩,两个安装钩均连接于安装绳上。

安装绳也可以为三个,落石管本体具有三个安装钩,三个安装钩均连接于安装绳上。

安装绳为金属链条。

安装绳也可以为钢丝绳。

相邻的落石管本体中,位于上方的落石管本体的下端设于位于下方的落石管本体的内腔内。

连接件固接于凸缘部。

落石管本体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

落石管本体的内表面设有耐磨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漏斗形落石管,落石管本体直接连接在安装绳上,落石管本体之间不直接接触,有一定的间隙,形成非刚性连接,这样,有效释放了管段之间的应力,极大降低了管线的整体刚度,增大了末端水下机器人的可移动范围,增大了作业半径;存储时,落石管本体可以叠放储存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存储空间;落石管本体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内表面设有耐磨涂层,具有重量轻、抗腐蚀、耐磨损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落石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落石管本体的储存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设于抛石船的抛石塔10上,其包括落石管本体20和安装绳30,安装绳至少两个。

落石管本体20为漏斗状,落石管本体具有大管径端41和小管径端42,落石管本体的大管径端的内径大于小管径端的内径;落石管本体的小管径端的外径小于落石管的大管径端的内径。

落石管本体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落石管本体的内表面设有耐磨涂层。

落石管本体20的大管径端41具有凸缘部21,凸缘部21沿落石管本体的外表面环向分布。

凸缘部21上设有连接件。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安装钩22。安装钩固接于凸缘部。

安装绳30之间设有多个落石管本体20,落石管本体20之间为层叠状态,该多个落石管本体以小管径端朝向相同的方式依次连接于安装绳,并沿安装绳的长度方向分布。

落石管本体20通过安装钩22连接于各个安装绳30;落石管本体和安装绳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绳为两个,落石管本体具有两个安装钩,两个安装钩均连接于安装绳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绳可以为三个,落石管本体具有三个安装钩,三个安装钩均连接于安装绳上。安装绳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安装绳30由抛石塔10的底部伸出。

本实施例中,安装绳为金属链条。在他实施例中个,安装绳可以为钢丝绳,或者其他形式。

相邻的落石管本体中,位于上方的落石管本体的下端设于位于下方的落石管本体的内腔内。

当安装绳竖向分布时,相邻的落石管本体之间不接触,相邻的落石管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抛石船作业时,落石管本体直接连接在链条上,落石管本体之间不直接接触,有一定的间隙。作业时由于管线的弯曲,管节之间会有接触,但属于非刚性连接。该种结构,有效释放了管段之间的应力,极大降低了管线的整体刚度,增大了末端水下机器人的可移动范围,增大了作业半径。

当抛石船作业结束,需要将漏斗形落石管收起并储存起来。本实用新型的漏斗形落石管,可以将落石管本体从安装绳上拆卸下来,然后,如图4所示,以叠放方式储存,即落石管本体一个个摞起来,将一个落石管本体的小管径端插入另一个落石管本体的大管径端,数十个为一组,存储在抛石模块内部。这样,漏斗形落石管存储时可以叠放储存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存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漏斗形落石管,其落石管本体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内表面设有耐磨涂层,具有重量轻、抗腐蚀、耐磨损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漏斗形落石管,显著降低了管线及相关设备的重量、体积及配置,有效释放了管段应力,极大提高设备的集成度及作业效率,同时增大了作业半径。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设于抛石船的抛石塔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落石管本体和安装绳,安装绳至少两个;落石管本体为漏斗状,落石管本体具有大管径端和小管径端,大管径端的内径大于小管径端的内径;小管径端的外径小于大管径端的内径;大管径端具有凸缘部,凸缘部沿落石管本体的外表面环向分布;凸缘部上设有连接件;安装绳之间设有多个落石管本体,该多个落石管本体以小管径端朝向相同的方式依次连接于安装绳,并沿安装绳的长度方向分布;落石管本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各个安装绳;落石管本体和安装绳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当安装绳竖向分布时,相邻的落石管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为安装钩,安装钩连接于安装绳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特征在于,安装绳为两个,落石管本体具有两个安装钩,两个安装钩均连接于安装绳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特征在于,安装绳为三个,落石管本体具有三个安装钩,三个安装钩均连接于安装绳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特征在于,安装绳为金属链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特征在于,安装绳为钢丝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落石管本体中,位于上方的落石管本体的下端设于位于下方的落石管本体的内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固接于凸缘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特征在于,落石管本体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特征在于,落石管本体的内表面设有耐磨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抛石船的漏斗形落石管,其包括落石管本体和安装绳,安装绳至少两个;落石管本体为漏斗状,落石管本体具有大管径端和小管径端,大管径端具有凸缘部,凸缘部沿落石管本体的外表面环向分布;凸缘部上设有连接件;安装绳之间设有多个落石管本体,该多个落石管本体以小管径端朝向相同的方式依次连接于安装绳;落石管本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各个安装绳;落石管本体和安装绳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当安装绳竖向分布时,相邻的落石管本体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有效释放了管段之间的应力,极大降低了管线的整体刚度,增大了末端水下机器人的可移动范围,增大了作业半径;还可以降低存储空间;并具有重量轻、抗腐蚀、耐磨损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徐一平;吴清伟;华先亮;邹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