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3396发布日期:2021-11-29 12:3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当隧道或管网等构筑物位于基坑侧面中部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施工锚索,如果采用悬臂式抗滑桩,桩断面很大时位移仍无法满足要求或无足够距离放置很大截面,会对后期工程修建及地面水对地铁隧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影响隧道内交通工具的行驶,并且会重复修建地铁隧道保护结构,提高成本,延长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后排桩,所述后排桩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后排桩联系梁,所述后排桩联系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腋,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排联系梁,所述前排联系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排桩。
7.可选的,所述后排桩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后排桩表面靠近后排桩联系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后排挡板。
8.可选的,所述前排桩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前排桩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前排挡板。
9.可选的,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的排距为2d~5d。
10.可选的,所述加腋的角度为45度,所述加腋的高度和盖板3相同。
11.可选的,所述前排挡板的厚度为200~300mm,所述后排挡板的厚度为200~300mm。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通过前排桩、后排桩和盖板的设置能够使支护结构形成整体刚架,刚度较大,可以较好的控制基坑边坡的位移,使结构更加稳定,通过加腋的设置能够使盖板可以与双排桩的连接更加稳固,使盖板的承重能力更强,使结构更牢固稳定。
15.2、该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通过盖板、前排挡板和后排挡板的设置,能够形成地铁隧道的封闭保护罩,可以避免后期工程修建及地面水对地铁隧道产生影响,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通过盖板的设置,能够避免重复修建地铁隧道保护结
构,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护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排桩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排桩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护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后排桩;2、后排桩联系梁;3、盖板;4、加腋;5、前排桩联系梁;6、前排桩;7、前排挡板;8、后排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后排桩1,后排桩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后排桩联系梁2,后排桩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后排桩1表面靠近后排桩联系梁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后排挡板8,后排桩联系梁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3,盖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腋4,加腋4的角度为45度,加腋4的高度和盖板3相同;
24.为了使支护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通过盖板3和加腋4的设置,盖板3厚度取双排桩排距的1/6~1/10,且不小于1m。当前后排桩间距较大时,盖板两端采用竖向加腋,加腋角度45度,加腋4高度同盖板3厚度,使双排桩与桩顶盖板3形成整体刚架,刚度较大,可以较好的控制基坑边坡的位移,使达到支护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的效果。
25.盖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排联系梁5,前排联系梁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排桩6,前排桩6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前排桩6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前排挡板7,前排桩6和后排桩1的排距为2d~5d(d为桩的直径或短边宽度),前排挡板7的厚度为200~300mm,后排挡板8的厚度为200~300mm;
26.为了使能够保护隧道且节约成本,通过前排联系梁5、后排联系梁2、前排桩6、后排桩1、前排挡板7和后排挡板8的设置,桩纵向设置联系梁,前后排桩的联系梁之间设置盖板3,整体结构采用双排桩计算模型,盖板3按刚度折算为刚架梁。前、后排桩与盖板3节点处,桩的受拉钢筋与盖板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1.5倍,前后桩与盖板一起形成地铁隧道的封闭保护罩,可以避免后期工程修建及地面水对地铁隧道产生影响,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同时避免重复修建地铁隧道保护结构,节约成本,缩短工期,使达到保护隧道且节约成本的效果。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前排桩6和后排桩1均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可机械成孔也可人工挖孔,前排挡板7与前排桩6之间应为密闭设置,后排桩1和后排挡板8也为密闭设置,使与盖板3形成封闭保护罩,保护隧道。
28.综上所述,该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使用时,通过前排桩
6、后排桩1和盖板3的设置能够使支护结构形成整体刚架,刚度较大,可以较好的控制基坑边坡的位移,使结构更加稳定,通过加腋4的设置能够使盖板3可以与双排桩的连接更加稳固,使盖板3的承重能力更强,使结构更牢固稳定,通过盖板3、前排挡板7和后排挡板8的设置,能够形成地铁隧道的封闭保护罩,可以避免后期工程修建及地面水对地铁隧道产生影响,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通过盖板3的设置,能够避免重复修建地铁隧道保护结构,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后排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桩(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后排桩联系梁(2),所述后排桩联系梁(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腋(4),所述盖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排联系梁(5),所述前排联系梁(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排桩(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桩(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后排桩(1)表面靠近后排桩联系梁(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后排挡板(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6)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前排桩(6)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前排挡板(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6)和后排桩(1)的排距为2d~5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腋(4)的角度为45度,所述加腋(4)的高度和盖板(3)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挡板(7)的厚度为200~300mm,所述后排挡板(8)的厚度为200~3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后排桩、后排桩联系梁和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腋,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排联系梁,所述前排联系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排桩。该用于隧道保护的顶部加盖板的双排桩支护结构,通过前排桩、后排桩和盖板的设置,可以使支护结构形成整体刚架,使其整体刚度较大,可以较好的控制基坑边坡的位移,使结构更加稳定,通过盖板、前排挡板和后排挡板的设置,能够形成地铁隧道的封闭保护罩,可以避免后期工程修建及地面水对地铁隧道产生影响,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通过盖板的设置,能够避免重复修建地铁隧道保护结构,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缩短工期。缩短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玉 赵华 陈庆福 陈庆会 江雪 周文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庆玉
技术研发日:2020.09.07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