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础施工用基坑护坡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2901发布日期:2021-07-20 16:3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桩基础施工用基坑护坡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坡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桩基础施工用基坑护坡桩结构。



背景技术:

护坡桩就是沿基坑边打的防止边坡坍塌的桩,通常是在边坡放坡有效宽度工作面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的措施,有了护坡桩可以防止临近的原有工程基础位移、下沉,有了护坡桩基坑放坡可以使坡比最大化。

其中,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2020099924.2一种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该种新型的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具有降低基坑出现变形的概率,有效降低护坡桩的移动的效果;其中,不足点如下:

现有的护坡桩结构抗弯曲性能不够好,导致对护坡桩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断桩,且边坡容易发生坍塌事故,且冠梁与边坡之间连接方式不够稳定,且护坡桩对边坡支护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桩基础施工用基坑护坡桩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桩基础施工用基坑护坡桩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上方一侧嵌入设置有护坡桩,所述护坡桩内部嵌入设置有箍筋,所述箍筋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护坡桩上方固定连接有冠梁,所述基坑一侧配套设置有边坡,所述边坡一侧上方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一锚索,所述第一锚索一端配套设置有第一锚具,所述边坡一侧下方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锚索,所述第二锚索一端配套设置有第二锚具,所述护坡桩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型钢。

其中,所述箍筋与支撑筋材质均为20mm的带肋钢筋,加强筋为12mm的带肋钢筋,加强筋两端均与支撑筋一侧呈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冠梁下方通过钢筋与护坡桩呈固定连接,冠梁一侧通过钢筋与边坡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锚索从边坡内部贯穿至冠梁一侧外部,第一锚索通过第一锚具拉紧固定。

其中,所述第二锚索从边坡内部贯穿至护坡桩一侧外部,第二锚索通过第二锚具拉紧固定。

其中,所述型钢通过第二锚索与第二锚具与护坡桩呈固定连接,相邻护坡桩之间通过型钢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当通过护坡桩对边坡进行支护时,需要先对护坡桩钢筋笼进行焊接,此时支撑筋外部焊接有箍筋,相对的支撑筋之间焊接有横向的加强筋,增强了护坡桩的抗弯曲性,可以防止护坡桩钢筋笼在拆入基坑时发生弯曲,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抗弯曲性能不够好,导致对护坡桩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断桩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当将护坡桩插入地面后,若干根护坡桩顶部通过冠梁进行连接,提高了若干根护坡桩顶部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上方固定不够稳定,导致边坡容易发生坍塌事故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当通过冠梁将若干根护坡桩顶端进行固定后,将第一锚索从冠梁外部一侧插入,第一锚索一端延伸至边坡一侧上方内部通过混凝土与边坡内部呈固定连接,第一锚索另一端通过第一锚具进行固定,提高了冠梁与边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顶端的冠梁与边坡之间连接方式不够稳定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中,当将护坡桩插入地面后,若干根护坡桩腰部通过型钢进行连接,且第二锚索一端延伸至边坡一侧下方内部通过混凝土与边坡内部呈固定连接,第二锚索另一端通过第二锚具进行固定,提高了若干根护坡桩腰部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腰部连接方式不够稳定,导致护坡桩对边坡支护不够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护坡桩俯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标记:1、基坑;101、护坡桩;1011、箍筋;1012、支撑筋;1013、加强筋;102、冠梁;2、边坡;201、第一锚索;2011、第一锚具;202、第二锚索;2021、第二锚具;203、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

参照图1-4,一种桩基础施工用基坑护坡桩结构,包括基坑1,基坑1上方一侧嵌入设置有护坡桩101,护坡桩101内部嵌入设置有箍筋1011,箍筋1011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筋1012,支撑筋1012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013,护坡桩101上方固定连接有冠梁102,基坑1一侧配套设置有边坡2,边坡2一侧上方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一锚索201,第一锚索201一端配套设置有第一锚具2011,边坡2一侧下方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锚索202,第二锚索202一端配套设置有第二锚具2021,护坡桩101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型钢203。

参照图2-4,进一步的,箍筋1011与支撑筋1012材质均为20mm的带肋钢筋,加强筋1013为12mm的带肋钢筋,加强筋1013两端均与支撑筋1012一侧呈固定连接,当通过护坡桩101对边坡2进行支护时,需要先对护坡桩钢筋笼进行焊接,此时支撑筋1012外部焊接有箍筋1011,相对的支撑筋1012之间焊接有横向的加强筋1013,增强了护坡桩101的抗弯曲性,可以防止护坡桩钢筋笼在拆入基坑1时发生弯曲,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抗弯曲性能不够好,导致对护坡桩101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断桩的问题。

参照图1-3,进一步的,冠梁102下方通过钢筋与护坡桩101呈固定连接,冠梁102一侧通过钢筋与边坡2固定连接,当将护坡桩101插入地面后,若干根护坡桩101顶部通过冠梁102进行连接,提高了若干根护坡桩101顶部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上方固定不够稳定,导致边坡2容易发生坍塌事故的问题。

参照图1-3,进一步的,第一锚索201从边坡2内部贯穿至冠梁102一侧外部,第一锚索201通过第一锚具2011拉紧固定,当通过冠梁102将若干根护坡桩101顶端进行固定后,将第一锚索201从冠梁102外部一侧插入,第一锚索201一端延伸至边坡2一侧上方内部通过混凝土与边坡2内部呈固定连接,第一锚索201另一端通过第一锚具2011进行固定,提高了冠梁102与边坡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顶端的冠梁102与边坡2之间连接方式不够稳定的问题。

参照图1-3,进一步的,第二锚索202从边坡2内部贯穿至护坡桩101一侧外部,第二锚索202通过第二锚具2021拉紧固定,当将护坡桩101插入地面后,若干根护坡桩101腰部通过型钢203进行连接,且第二锚索202一端延伸至边坡2一侧下方内部通过混凝土与边坡2内部呈固定连接,第二锚索202另一端通过第二锚具2021进行固定,提高了若干根护坡桩101腰部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腰部连接方式不够稳定,导致护坡桩101对边坡2支护不够稳定的问题。

参照图1-3,进一步的,型钢203通过第二锚索202与第二锚具2021与护坡桩101呈固定连接,相邻护坡桩101之间通过型钢203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参照图2-4,当通过护坡桩101对边坡2进行支护时,需要先对护坡桩钢筋笼进行焊接,此时支撑筋1012外部焊接有箍筋1011,相对的支撑筋1012之间焊接有横向的加强筋1013,增强了护坡桩101的抗弯曲性,可以防止护坡桩钢筋笼在拆入基坑1时发生弯曲,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抗弯曲性能不够好,导致对护坡桩101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断桩的问题;接着,参照图1-3,当将护坡桩101插入地面后,若干根护坡桩101顶部通过冠梁102进行连接,提高了若干根护坡桩101顶部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上方固定不够稳定,导致边坡2容易发生坍塌事故的问题;然后,参照图1-3,当通过冠梁102将若干根护坡桩101顶端进行固定后,将第一锚索201从冠梁102外部一侧插入,第一锚索201一端延伸至边坡2一侧上方内部通过混凝土与边坡2内部呈固定连接,第一锚索201另一端通过第一锚具2011进行固定,提高了冠梁102与边坡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顶端的冠梁102与边坡2之间连接方式不够稳定的问题;最后,参照图1-3,当将护坡桩101插入地面后,若干根护坡桩101腰部通过型钢203进行连接,且第二锚索202一端延伸至边坡2一侧下方内部通过混凝土与边坡2内部呈固定连接,第二锚索202另一端通过第二锚具2021进行固定,提高了若干根护坡桩101腰部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护坡桩结构腰部连接方式不够稳定,导致护坡桩101对边坡2支护不够稳定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