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22170发布日期:2021-09-04 10:3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排水系统应用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市政工程的排水设计系统包括人行道路排水设施,人行道排水沟结构是常见的路面排水设施。目前国内的人行道排水沟为直立沟槽排水结构,独立设于人行道于机动车道接触的线路上,或者设于人行道花台下方,混合搭建。在雨水充足天气,直立沟槽排水量不足,会于直立沟槽出口冒出,加深行人道或机动车道上的水深,形成洪流,排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包括带入水孔的砌砖沟槽、砌砖沟槽上方安置的过滤格网、过滤格网上方铺设的路面砖和花台;砌砖沟槽内设有钢制支撑框架,钢制支撑框架内通过螺栓固有流水收集管;砌砖沟槽背部固有混泥土安装座,其下部设有连通流水收集管的泄流沟、上部固有连接过滤格网的钢环,花台固定安装于钢环上方,混泥土安装座左侧壁上水平设有连通流水收集管的连通节管。
5.本实用新型增设花台下方的泄流沟,跟随人行道下方的主流排水沟槽排水,在暴雨天气或遭遇洪流,能够及时泄流,避免大流量雨水溢流出人行道,结合人行道花台底部空间共同建造排水设施。具体的,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包括带入水孔的砌砖沟槽、砌砖沟槽上方安置的过滤格网、过滤格网上方铺设的路面砖和花台,雨水经过路面砖落下,经过内置的过滤格网过滤后由入水孔进入砌砖沟槽,进而排放出去,花台背靠砌砖沟槽和路面砖建造,采用理石搭建;砌砖沟槽内贴靠安装有钢制支撑框架,中间竖直设有加强钢筋,支撑上部行人路面,在钢制支撑框架内通过螺栓固有流水收集管,流水收集管前端设有翻边,螺栓将翻边紧固在钢制支撑框架上,雨水暴涨进入流水收集管;在砌砖沟槽背部搭建有混泥土安装座,作为花台的支撑主体,其下部设有连通流水收集管的泄流沟、上部固有连接过滤格网的钢环,进入流水收集管的雨水进入泄流沟,同时排放,加快洪水泄流,钢环为钢圈结构,架设在混泥土安装座上,花台固定安装于钢环上方,在混泥土安装座左侧壁上开孔,同时贯穿砌砖沟槽和钢制支撑框架,孔内设置连通节管,流水收集管连通连通节管而排水进入泄流沟。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增设花台下方的泄流沟,跟随人行道下方的主流排水沟槽排水,在暴雨天气或遭遇洪流,能够及时泄流,避免大流量雨水溢流出人行道,结合人行道花台底部空间共同建造排水设施。
附图说明
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8.附图2为连通节管处的结构示意图;
9.图中1、钢制支撑框架,2、流水收集管,3、螺栓,4、砌砖沟槽,5、过滤格网,6、入水孔,7、路面砖,8、钢环,9、花台,10、连通节管,11、混泥土安装座,12、泄流沟,13、支撑柱,14、管套,15、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1.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实用新型,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2.实施例1
13.如附图1所示,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包括带入水孔6的砌砖沟槽4、砌砖沟槽4上方安置的过滤格网5、过滤格网5上方铺设的路面砖7和花台9;砌砖沟槽4内设有钢制支撑框架1,钢制支撑框架1内通过螺栓3固有流水收集管2;砌砖沟槽4背部固有混泥土安装座11,其下部设有连通流水收集管2的泄流沟12、上部固有连接过滤格网5的钢环8,花台9固定安装于钢环8上方,混泥土安装座11左侧壁上水平设有连通流水收集管2的连通节管10。
14.本实用新型增设花台下方的泄流沟,跟随人行道下方的主流排水沟槽排水,在暴雨天气或遭遇洪流,能够及时泄流,避免大流量雨水溢流出人行道,结合人行道花台底部空间共同建造排水设施。具体的,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包括带入水孔6的砌砖沟槽4、砌砖沟槽4上方安置的过滤格网5、过滤格网5上方铺设的路面砖7和花台9,雨水经过路面砖7落下,经过内置的过滤格网5过滤后由入水孔6进入砌砖沟槽4,进而排放出去,花台9背靠砌砖沟槽4和路面砖7建造,采用理石搭建;砌砖沟槽4内贴靠安装有钢制支撑框架1,中间竖直设有加强钢筋,支撑上部行人路面,在钢制支撑框架1内通过螺栓3固有流水收集管2,流水收集管2前端设有翻边,螺栓3将翻边紧固在钢制支撑框架1上,雨水暴涨进入流水收集管2;在砌砖沟槽4背部搭建有混泥土安装座11,作为花台9的支撑主体,其下部设有连通流水收集管2的泄流沟12、上部固有连接过滤格网5的钢环8,进入流水收集管2的雨水进入泄流沟12,同时排放,加快洪水泄流,钢环8为钢圈结构,架设在混泥土安装座11上,花台9固定安装于钢环8上方,在混泥土安装座11左侧壁上开孔,同时贯穿砌砖沟槽4和钢制支撑框架1,孔内设置连通节管10,流水收集管2连通连通节管10而排水进入泄流沟12。
15.进一步地,泄流沟12内部竖直固有支撑柱13。为了支撑稳固上方花台9,在泄流沟12内部竖直建造有混泥土的圆柱形支撑柱13。
16.进一步地,连通节管10包括管套14和设于管套14上的出水口15,管套14依次水平穿过混泥土安装座11、砌砖沟槽4和钢制支撑框架1,流水收集管2位于管套14内且连接出水口15。如附图2所示,连通节管10包括钢制管套14和螺纹连接于管套14右端的出水口15,管套14依次水平穿过混泥土安装座11、砌砖沟槽4和钢制支撑框架1,右端通过苗栓紧固在混泥土安装座11上,流水收集管2位于管套14内且连接出水口15。
17.进一步地,流水收集管2倾斜设置,前部为支杆、后部为流水管,支杆连接钢制支撑框架1,流水管设于管套14。前部支杆端头带有翻边,螺栓3紧固连接,后部流水管排水,流水
管倾斜部位为小口径管,后部连接大口径管,大口径管设于管套14内部。
18.进一步地,流水收集管2沿钢制支撑框架1长度方向间距设置。钢制支撑框架1跟随砌砖沟槽4安装,对应的流水收集管2跟随钢制支撑框架1安装,间距搭建,间距距离可以500m设置。
19.显然,本实用新型增设花台下方的泄流沟,跟随人行道下方的主流排水沟槽排水,在暴雨天气或遭遇洪流,能够及时泄流,避免大流量雨水溢流出人行道。
20.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包括带入水孔(6)的砌砖沟槽(4)、砌砖沟槽(4)上方安置的过滤格网(5)、过滤格网(5)上方铺设的路面砖(7)和花台(9),其特征在于:砌砖沟槽(4)内设有钢制支撑框架(1),钢制支撑框架(1)内通过螺栓(3)固有流水收集管(2);砌砖沟槽(4)背部固有混泥土安装座(11),其下部设有连通流水收集管(2)的泄流沟(12)、上部固有连接过滤格网(5)的钢环(8),花台(9)固定安装于钢环(8)上方,混泥土安装座(11)左侧壁上水平设有连通流水收集管(2)的连通节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泄流沟(12)内部竖直固有支撑柱(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节管(10)包括管套(14)和设于管套(14)上的出水口(15),管套(14)依次水平穿过混泥土安装座(11)、砌砖沟槽(4)和钢制支撑框架(1),流水收集管(2)位于管套(14)内且连接出水口(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流水收集管(2)倾斜设置,前部为支杆、后部为流水管,支杆连接钢制支撑框架(1),流水管设于管套(14)。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流水收集管(2)沿钢制支撑框架(1)长度方向间距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用管道安装装置,包括带入水孔的砌砖沟槽、砌砖沟槽上方安置的过滤格网、过滤格网上方铺设的路面砖和花台;砌砖沟槽内设有钢制支撑框架,钢制支撑框架内通过螺栓固有流水收集管;砌砖沟槽背部固有混泥土安装座,其下部设有连通流水收集管的泄流沟、上部固有连接过滤格网的钢环,花台固定安装于钢环上方,混泥土安装座左侧壁上水平设有连通流水收集管的连通节管。本实用新型增设花台下方的泄流沟,跟随人行道下方的主流排水沟槽排水,在暴雨天气或遭遇洪流,能够及时泄流,避免大流量雨水溢流出人行道。避免大流量雨水溢流出人行道。避免大流量雨水溢流出人行道。


技术研发人员:何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中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