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0568发布日期:2021-08-06 13:0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水贮肥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



背景技术:

冀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坡地土壤瘠薄,大部分板栗园没有灌溉条件,加上栗农精细管理技术不高,导致板栗树出现生长衰弱、结果晚、大树产量低、品质差的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栗园没有灌溉条件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包括窖体,所述窖体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窖体的斜面和底部均填充有第一填充物,所述窖体的内部铺设有第一塑料布,所述窖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窖盖,所述第一塑料布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底部两侧,所述固定框的内侧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与固定框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转轴的外侧套设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框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过滤网远离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在固定孔内部的卡勾。

优选的,所述窖盖包括第二塑料布,所述第二塑料布设置为具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塑料布的内部填充有第二填充物。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第二塑料布开口的一端插接在u型架和压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均设置为秸秆或杂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位于坡地内侧,既能有效拦截土壤流失,又能收集天然降水,减少天然降水浪费,同时沟内放秸秆、树叶、杂草等,贮蓄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及肥力,不仅通过土壤渗透滋润根系、增加土壤肥力,栗农还能随浇随用,操作简便、节本增效,较好地解决了瘠旱山地果园浇水难、施肥难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农用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设置的过滤网在打开窖盖集水过程中,避免外部树叶或塑料袋等杂物落至窖体内部,从而使得水质变质以及窖体内部异物沉积较多的问题,设计较为合理,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的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窖体;2、第一填充物;3、第一塑料布;4、固定框;5、窖盖;6、转轴;7、扭簧;8、过滤网;9、固定孔;10、卡勾;11、第二塑料布;12、第二填充物;13、u型架;14、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包括窖体1,窖体1呈直角梯形结构,窖体1的斜面和底部均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窖体1的内部铺设有第一塑料布3,窖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4,固定框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窖盖5,第一塑料布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框4的底部两侧,固定框4的内侧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外侧与固定框4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7,转轴6的外侧套设有过滤网8,固定框4远离转轴6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9,过滤网8远离转轴6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在固定孔9内部的卡勾10。

窖盖5包括第二塑料布11,第二塑料布11设置为具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第二塑料布11的内部填充有第二填充物12,具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的第二塑料布11便于填充第二填充物12,且长时间使用后,便于将第二填充物取出回填窖体1。

固定框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u型架13,u型架1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压板14,第二塑料布11开口的一端插接在u型架13和压板14之间,通过设置的压板14和u型架13便于固定和拆卸窖盖5,且通过u型架14与固定框4转动连接,避免了恶劣天气中,大风将窖盖5刮走。

第一填充物2和第二填充物12均设置为秸秆或杂草,秸秆或杂草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及肥力,且秸秆或杂草在室外便于收集成本较低。

工作方式;工作时,雨天时,使用者可以转动打开窖盖5,使得雨水可以通过过滤网8进入窖体1的内部进行储存,设置的过滤网8可以有效的阻止外部异物进入到窖体1的内部,从而使得沉积的杂物过多,旱时,使用者可以打开窖盖5,将卡勾10从固定框4的固定孔9的内部取出,在扭簧7的作用下,转轴6转动带动过滤网8回缩,使用者即可将窖体1内部的水取出对栗园进行灌溉即可,4-5年秸秆腐烂后,拆卸固定框4并将第一塑料布3从窖体1的内部取出,将压板14拆卸,并取下第二塑料布11,将第二填充物12回填入窖体1内,平整培土,隔株继续挖窖,周而复始,直到完成全园,设置的固定框4在拆卸后还可以循环利用,绿色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包括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窖体(1)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窖体(1)的斜面和底部均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所述窖体(1)的内部铺设有第一塑料布(3),所述窖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窖盖(5),所述第一塑料布(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框(4)的底部两侧,所述固定框(4)的内侧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外侧与固定框(4)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7),所述转轴(6)的外侧套设有过滤网(8),所述固定框(4)远离转轴(6)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9),所述过滤网(8)远离转轴(6)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在固定孔(9)内部的卡勾(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其特征在于:所述窖盖(5)包括第二塑料布(11),所述第二塑料布(11)设置为具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塑料布(11)的内部填充有第二填充物(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u型架(13),所述u型架(1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压板(14),所述第二塑料布(11)开口的一端插接在u型架(13)和压板(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物(2)和第二填充物(12)均设置为秸秆或杂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水贮肥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包括窖体,所述窖体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窖体的斜面和底部均填充有第一填充物,所述窖体的内部铺设有第一塑料布,所述窖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该瘠旱山地栗园微型集水贮肥窖位于坡地内侧,既能有效拦截土壤流失,又能收集天然降水,减少天然降水浪费,同时沟内放秸秆、树叶、杂草等,贮蓄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及肥力,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设置的过滤网在打开窖盖集水过程中,避免外部树叶或塑料袋等杂物落至窖体内部,从而使得水质变质以及窖体内部异物沉积较多的问题,设计较为合理,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金铁娟;耿睿;王瑞江;张春博;罗文靖;耿秀林;任晓峰;白亮;徐树生;丛林;孙力男;白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