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2294发布日期:2021-09-04 09:3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无声井盖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声井盖。


背景技术:

2.井盖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公共设施,种类繁多,作用也不同,大部分以铁制品以及水泥材质制成,由于安装精度不高,且随着井盖或井口的长时间磨损,会导致井盖与井口间存在间隙,行人或车辆通过时会发出声音,处于松动状态的井盖在这种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造成损坏,影响井盖使用的耐久性,且会带来噪音污染,对行人、车辆的舒适度及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
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4.申请内容
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声井盖,降低盖体与盖托之间发出噪音,增加盖体与盖托的使用寿命。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声井盖,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的盖托和设置于所述盖托上的盖体,所述盖托与所述盖体之间设置垫圈,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盖体周壁上,其中,所述盖体周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垫圈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出部以及沿内壁周向凸出的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盖体底面抵接,所述盖体的上表面铰接有至少一个拉手。
7.进一步地,所述盖托与所述盖体轴接。
8.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设有容纳拉手的凹坑,所述拉手的厚度小于凹坑的深度,所述凹坑的一侧设有抠槽。
9.进一步地,所述拉手设置于靠近盖体的边缘处。
10.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11.进一步地,所述垫圈的材料为高分子丁基橡胶。
12.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沿所述盖体外壁周向设置,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垫圈内壁周向设置。
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盖体与盖托之间设置垫圈使盖体与盖托之间具有缓冲区,避免盖体与盖托之间的直接触碰撞击,增加盖体与盖托的使用寿命的同时避免盖体与盖托撞击产生噪音污染。
14.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申请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申请整体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1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20.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在本申请描述中,轴线方向与高度方向一致。
21.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无声井盖100,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的盖托1和设置于盖托1上的盖体2,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无声井盖100的丢失,将盖托1设置在井口的地面上通过浇筑混凝土与地面紧固连接,盖托1和盖体2轴接,其中,盖托1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槽11,凸槽11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盖体2上设有凸出盖体2外壁且宽度小于凸槽11的凸块21,凸块21上设有贯穿凸块21的第二通孔,当盖体2安装在盖托1上时,凸块21设置于凸槽11内,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位置中心线重合,转轴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盖托1与盖体2实现轴接,此时,盖体2通过转轴可相对盖托1转动。
22.为便于盖体2与盖托1之间的开合与安装,盖体2与盖托1之间留有间隙,此时,当车辆等其他物件从盖体2上行驶过时,盖体2会与盖托1发生碰撞,产生噪音的同时还容易对盖体2产生破坏,为防止盖体2与盖托1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磨损和降低盖体2与盖托1撞击发出的声音,在盖托1与盖体2之间设置有垫圈3,其中垫圈3的材料可采用高分子丁基橡胶,有效避免盖体与盖托撞击产生噪音污染,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垫圈3的材料也可设置为其他。垫圈3通过套设在盖体2外壁上隔绝,盖体2外壁与盖托1内壁之间的接触,为防止盖体2底部与盖托1发生碰撞产生,在垫圈3靠近底端设置有沿内壁周向凸出的挡圈31,挡圈31与盖体2底面抵接,通过挡圈31隔绝盖体2底面与挡圈31底面接触。为使垫圈3与盖体2连接紧密,挡圈31还包括沿内壁轴周向凸出的凸出部32,盖体2上设置有沿外壁周向凹陷的凹槽22,凸出部32卡和在凹槽22内使垫圈3与盖体2卡和。
23.为便于盖体2的打开,盖体的上表面铰接有至少一个拉手4,盖体2上设置有容纳拉手4的凹坑23,拉手4的厚度小于凹坑23的深度,凹坑23的一侧设有抠槽24。这样拉手4就可以放在凹坑23内,这样就不影响过往的行人和车辆,设有的抠槽24可以供手指伸入,方便将拉手4提起。为便于通过拉手4将盖体2打开,本实施例中,拉手4设置一个,且将拉手4设置在盖体2的边缘处,其中拉手4设置在盖体2远离盖体2与盖托1轴接的一端。
24.为便于盖体2的排水作用,本实施例中,盖体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25,让无声
井盖100自身也具备排水能力。
2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2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声井盖,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的盖托和设置于所述盖托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托与所述盖体之间设置垫圈,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盖体周壁上,其中,所述盖体周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垫圈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出部以及沿内壁周向凸出的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盖体底面抵接,所述盖体的上表面铰接有至少一个拉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声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托与所述盖体轴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声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容纳所述拉手的凹坑,所述拉手的厚度小于凹坑的深度,所述凹坑的一侧设有抠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声井盖,其特征是,所述拉手设置于靠近盖体的边缘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声井盖,其特征是,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声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的材料为高分子丁基橡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声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所述盖体外壁周向设置,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垫圈内壁周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声井盖,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的盖托和设置于所述盖托上的盖体,所述盖托与所述盖体之间设置垫圈,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盖体周壁上,其中,所述盖体周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垫圈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出部以及沿内壁周向凸出的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盖体底面抵接,所述盖体的上表面铰接有至少一个拉手。挡圈为盖体与盖托之间提供缓冲区,避免盖体与盖托之间的直接触碰撞击,增加盖体与盖托的使用寿命的同时避免盖体与盖托撞击产生噪音污染。产生噪音污染。产生噪音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王显臣 曾剑 刘成 朱德海 刘斌 洪立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