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台杯口基础钢柱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80391发布日期:2021-09-18 00:43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台杯口基础钢柱固定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台杯口基础钢柱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承台杯口基础钢柱的施工固定中,先将钢柱吊装至杯口内,再用钢楔、顶紧装置使其平面位置符合要求,同时用经纬仪、水准仪及缆风绳调节钢柱垂直度及标高。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及标高同时满足要求后,再将钢楔、顶紧装置及揽风绳固定牢,并再次检查上述参数,确认无误后,解除吊装绳索,吊装下一根钢柱。这种做法的缺点是:1、需要大量钢材作为固定钢柱使用,在现阶段钢材价格飞速增长,造成成本增加;2、施工也较为麻烦,大量钢楔子的加工制作也会增加人工、时间和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台杯口基础钢柱固定方法,施工方便,能够有效解决施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承台杯口基础钢柱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设计需求在钢柱的四个侧面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安装一块定位钢板,所述定位钢板位于竖直平面,且垂直于相连的钢柱侧面;2)在杯口基础的底部铺设混凝土找平,并在杯口基础的各侧壁的上端面铺设垫板;3)在钢柱的柱脚下方铺设枕木,然后通过起吊机构将钢柱吊起,在吊起过程中,起吊机构先带动钢柱顶端向上移动,使钢柱的柱脚随柱顶端的上升而滑行,直至柱子直立后吊离地面,带钢柱的柱脚上移至杯口基础上方后,起吊机构带动钢柱旋转至杯口基础正上方,然后逐渐下放钢柱,使钢柱的柱脚插入杯口基础;4)当钢柱的柱脚与杯口基础的底部接触后,在定位钢板与垫板之间安装楔形调节板,通过调节板将定位钢板托起,并移动调节板的位置,使钢柱顶端位于设计标高位置;5)在钢柱插入杯口基础部分的各侧面分别焊接至少一组角钢组,所述角钢组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两根角钢,其中,所述角钢的一侧壁与钢柱焊接,且两角钢相背离的一端延伸至与杯口基座的侧壁贴合;6)最后,往杯口基础内浇筑混凝土,直至将杯口基础填满;待混凝土凝固后,沿钢柱表面将定位钢板切割下来,取下垫板和调节板,完成施工。
5.进一步地,步骤5中),当角钢组为一组时,该角钢组位于杯口基座的上部。
6.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定位钢板下方的楔形调节板为两块,且两块楔形调节板的尖端相向设置,并从定位钢板的两侧插入定位钢板与垫板之间。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调节板、垫板能够重复使用,能有效减少钢材施工用量,节约成本。
8.2、用定位角钢、调节板、垫板及在杯口内部角钢固定,使钢柱更加稳定;并且施工更加方便,能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
9.3、角钢、调节板、垫板及杯口内部角钢可用加工废料制作,从而进一步节约材料,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发明施工过程中的结构俯视图。
11.图2为本发明施工过程中的结构侧视图。
12.图中:1—杯口基础,2—钢柱,3—定位钢板,4—垫板,5—楔形调节板,6—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4.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承台杯口基础钢柱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设计需求在钢柱2的四个侧面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安装一块定位钢板3,所述定位钢板3位于竖直平面,且垂直于相连的钢柱2侧面;其中,定位钢板3与钢柱2采用焊接固定,并在加工车间直接加工后运到施工工地,从而减少现场安装,能有效提高定位钢板3的安装一致性,从而提高钢柱2的安装准确度。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定位钢板3采用25*300*300钢板:同钢柱2一起在工厂加工制作,焊接到钢柱2下部四周,其主要作用是将钢柱2放在杯口中,达到暂时固定的作用。
15.2)在杯口基础1的底部铺设混凝土找平,并在杯口基础1的各侧壁的上端面铺设垫板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垫板4采用12*150*150木板:钢柱2安装前将垫板4放置在杯口上,其作用是起到衬垫作用,不让钢板和承台直接接触造成承台的破损。
16.3)在钢柱2的柱脚下方铺设枕木,然后通过起吊机构将钢柱2吊起,在吊起过程中,起吊机构先带动钢柱2顶端向上移动,使钢柱2的柱脚随柱顶端的上升而滑行,直至柱子直立后吊离地面,带钢柱2的柱脚上移至杯口基础1上方后,起吊机构带动钢柱2旋转至杯口基础1正上方,然后逐渐下放钢柱2,使钢柱2的柱脚插入杯口基础1。
17.4)当钢柱2的柱脚与杯口基础1的底部接触后,在定位钢板3与垫板4之间安装楔形调节板5,通过调节板将定位钢板3托起,并移动调节板的位置,使钢柱2顶端位于设计标高位置。其中,所述定位钢板3下方的楔形调节板5为两块,且两块楔形调节板5的尖端相向设置,并从定位钢板3的两侧插入定位钢板3与垫板4之间;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定位钢板3进行支撑,从而有效调节钢柱2的高度位置。所述楔形调节板5为25*100*50钢楔子:其作用是起到调节标高,使钢柱2达到设计标高。
18.5)在钢柱2插入杯口基础1部分的各侧面分别焊接至少一组角钢6组,所述角钢6组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两根角钢6,其中,所述角钢6的一侧壁与钢柱2焊接,且两角钢6相背离的一端延伸至与杯口基座的侧壁贴合;其中,当角钢6组为一组时,该角钢6组位于杯口基座的上部;当角钢6组为多组时,沿竖向间隔分布。施工时,钢柱2安装固定后,用角钢6和钢柱2通过焊接连接,这样,杯口基础1内浇注混凝土后,使得钢柱2的连接稳定性更好。
19.6)最后,往杯口基础1内浇筑混凝土,直至将杯口基础1填满;待混凝土凝固后,沿钢柱2表面将定位钢板3切割下来,取下垫板4和调节板,完成施工。
20.采用本方案调节板、垫板能够重复使用,能有效减少钢材施工用量,节约成本;用定位角钢6、调节板、垫板4及在杯口内部角钢6固定,使钢柱2更加稳定;并且施工更加方便,能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角钢6、调节板、垫板4及杯口内部角钢6可用加工废料制作,从而进一步节约材料,降低施工成本。
21.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承台杯口基础钢柱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设计需求在钢柱的四个侧面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安装一块定位钢板,所述定位钢板位于竖直平面,且垂直于相连的钢柱侧面;2)在杯口基础的底部铺设混凝土找平,并在杯口基础的各侧壁的上端面铺设垫板;3)在钢柱的柱脚下方铺设枕木,然后通过起吊机构将钢柱吊起,在吊起过程中,起吊机构先带动钢柱顶端向上移动,使钢柱的柱脚随柱顶端的上升而滑行,直至柱子直立后吊离地面,带钢柱的柱脚上移至杯口基础上方后,起吊机构带动钢柱旋转至杯口基础正上方,然后逐渐下放钢柱,使钢柱的柱脚插入杯口基础;4)当钢柱的柱脚与杯口基础的底部接触后,在定位钢板与垫板之间安装楔形调节板,通过调节板将定位钢板托起,并移动调节板的位置,使钢柱顶端位于设计标高位置;5)在钢柱插入杯口基础部分的各侧面分别焊接至少一组角钢组,所述角钢组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两根角钢,其中,所述角钢的一侧壁与钢柱焊接,且两角钢相背离的一端延伸至与杯口基座的侧壁贴合;6)最后,往杯口基础内浇筑混凝土,直至将杯口基础填满;待混凝土凝固后,沿钢柱表面将定位钢板切割下来,取下垫板和调节板,完成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台杯口基础钢柱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当角钢组为一组时,该角钢组位于杯口基座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台杯口基础钢柱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定位钢板下方的楔形调节板为两块,且两块楔形调节板的尖端相向设置,并从定位钢板的两侧插入定位钢板与垫板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台杯口基础钢柱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钢柱的四个侧面安装定位钢板;2)在杯口基础的底部铺设混凝土,在杯口基础的上端面铺设垫板;3)通过起吊机构将钢柱吊起,使钢柱的柱脚插入杯口基础;4)在定位钢板与垫板之间安装楔形调节板,使钢柱顶端位于设计标高位置;5)在钢柱插入杯口基础部分的各侧面分别焊接至少一组角钢组;6)最后,浇筑混凝土,将定位钢板切割下来,完成施工。本发明施工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高,提高施工效率。工效率。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罗术荣 李欣 陶思宇 邹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6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