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1385发布日期:2021-12-25 01:0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检查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


背景技术:

2.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路线等的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通常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检查井主要由井座、井筒、井盖和相关配件等组成,用以清通、检查的井状构筑物。目前,现有的检查井井筒周边刚柔冲突较大,井筒凸出或井筒周边下陷现象明显,容易发生位移的情况,井筒侧面长期受不均匀土的压力,砌筑式井筒易破碎,路面之间开裂破坏致使井盖移位损坏而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能够有效防止井筒突出、下陷和位移的情况、能够减少井筒发生破碎的现象、安全性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包括井座、井筒和井盖;所述井座的上端侧面设有井筒,所述井筒的上侧安装有井盖,所述井盖的中部等距开设有不少于四个导流孔,所述井筒的内腔后侧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六个爬梯,所述井筒的上端侧面自下而上为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所述井筒的左侧底端设有污水进入管,所述污水进入管的出水口与井筒的内腔连通,所述井筒的右侧底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进水口与井筒的内腔连通,所述井筒的侧面固定有不少于四个支撑架,且支撑架绕着井筒的中心轴等距阵列设置,所述支撑架为三角形结构,所述井筒上端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所述第一限位盘位于第二限位盘的上方,且第一限位盘的直径大于第二限位盘的直径,通过设置支撑架,且支撑架为三角形结构,对井筒侧面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减少了井筒周边土质受力不均而导致井筒受损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盘位于第二限位盘,能够有效防止井筒突出和下陷的情况,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导流孔,防止井盖上方因积水导致打不开的现象。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的侧面分别等距开设有上下对应不少于四个滑槽,所述井盖的底侧设有与滑槽一一对应的卡杆,所述卡杆配合卡接在滑槽内,通过设置卡杆和滑槽,防止汽车和行人通过井盖时,使井盖脱离井筒,提高了井盖使用时的稳定性。
6.进一步的,所述井筒的内侧均匀喷涂有铝硅合金层,通过设置铝硅合金层,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增加了井筒的耐磨和耐腐蚀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7.进一步的,所述井盖的底侧设有橡胶垫圈,且橡胶垫圈的底侧与第一限位盘的上侧配合接触,通过设置橡胶垫圈,能够减小汽车通过井盖时发出的噪音。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市政污泥检查井,具有以下好处:通过设置支撑架,且支撑架为三角形结构,对井筒侧面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减少了井筒周边土质受力不均而导致井筒受损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盘位于第二限位盘,能够有效防止井筒突出和下陷的情况,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卡杆和滑槽,防止汽车和行人通过井盖时,使井盖脱离井筒,提高了井盖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铝硅合金层,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增加了井筒的耐磨和耐腐蚀性,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橡胶垫圈,能够减小汽车通过井盖时发出的噪音。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井座、2井筒、3井盖、4污水进入管、5排污管、6支撑架、7第一限位盘、8第二限位盘、9滑槽、10卡杆、11导流孔、12橡胶垫圈、13铝硅合金层、14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实施例一
14.请参阅图1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包括井座1、井筒2和井盖3;井座1的上端侧面设有井筒2,井筒2的上侧安装有井盖3,井盖3的中部等距开设有不少于四个导流孔11,井筒2的内腔后侧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六个爬梯14,井筒2的上端侧面自下而上为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井筒2的左侧底端设有污水进入管4,污水进入管4的出水口与井筒2的内腔连通,井筒2的右侧底端设有排污管5,排污管5的进水口与井筒2的内腔连通,井筒2的侧面固定有不少于四个支撑架6,且支撑架6绕着井筒2的中心轴等距阵列设置,支撑架6为三角形结构,井筒2上端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盘7和第二限位盘8,第一限位盘7位于第二限位盘8的上方,且第一限位盘7的直径大于第二限位盘8的直径,通过设置支撑架6,且支撑架6为三角形结构,对井筒2侧面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减少了井筒2周边土质受力不均而导致井筒2受损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盘7位于第二限位盘8,能够有效防止井筒突出和下陷的情况,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导流孔11,防止井盖3上方因积水导致打不开的现象,第一限位盘7和第二限位盘8的侧面分别等距开设有上下对应不少于四个滑槽9,井盖3的底侧设有与滑槽9一一对应的卡杆10,卡杆10配合卡接在滑槽9内,通过设置卡杆10和滑槽9,防止汽车和行人通过井盖3时,使井盖3脱离井筒2,提高了井盖3使用时的稳定性,井筒2的内侧均匀喷涂有铝硅合金层13,通过设置铝硅合金层13,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增加了井筒2的耐磨和耐腐蚀性,提高了使用寿命,井盖3的底侧设有橡胶垫圈12,且橡胶垫圈12的底侧与第一限位盘7的上侧配合接触,通过设置橡胶垫圈12,能够减小汽车通过井盖3时发出的噪音。
15.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支撑架6,且支撑架6为三角形结构,对井筒2侧面具有良好的
支撑作用,减少了井筒2周边土质受力不均而导致井筒2受损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盘7位于第二限位盘8,能够有效防止井筒突出和下陷的情况,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卡杆10和滑槽9,防止汽车和行人通过井盖3时,使井盖3脱离井筒2,提高了井盖3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铝硅合金层13,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增加了井筒2的耐磨和耐腐蚀性,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橡胶垫圈12,能够减小汽车通过井盖3时发出的噪音。
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包括井座、井筒和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的上端侧面设有井筒,所述井筒的上侧安装有井盖,所述井盖的中部等距开设有不少于四个导流孔,所述井筒的内腔后侧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六个爬梯,所述井筒的上端侧面自下而上为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所述井筒的左侧底端设有污水进入管,所述污水进入管的出水口与井筒的内腔连通,所述井筒的右侧底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进水口与井筒的内腔连通,所述井筒的侧面固定有不少于四个支撑架,且支撑架绕着井筒的中心轴等距阵列设置,所述支撑架为三角形结构,所述井筒上端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所述第一限位盘位于第二限位盘的上方,且第一限位盘的直径大于第二限位盘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的侧面分别等距开设有上下对应不少于四个滑槽,所述井盖的底侧设有与滑槽一一对应的卡杆,所述卡杆配合卡接在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内侧均匀喷涂有铝硅合金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的底侧设有橡胶垫圈,且橡胶垫圈的底侧与第一限位盘的上侧配合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泥检查井,包括井座、井筒和井盖;所述井座的上端侧面设有井筒,所述井筒的上侧安装有井盖,所述井盖的中部等距开设有不少于四个导流孔,所述井筒的内腔后侧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六个爬梯,所述井筒的上端侧面自下而上为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所述井筒的左侧底端设有污水进入管,所述污水进入管的出水口与井筒的内腔连通,所述井筒的右侧底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进水口与井筒的内腔连通,所述井筒的侧面固定有不少于四个支撑架,且支撑架绕着井筒的中心轴等距阵列设置,该市政污泥检查井,能够有效防止井筒突出、下陷和位移的情况、能够减少井筒发生破碎的现象、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中 闫畅 李明 张子翔 刘益甫 徐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惠洁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8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